催收也在變溫柔?從暴力到佛系,借款人:都不好意思不還錢了!

催收最怕的是什麼?

有三年催收經驗的大湖說:催收最怕的,當然是要不回來錢啊,畢竟全靠提成吃飯……

而某知名網貸平臺的催收人員趙哥卻告訴我:自己目前最怕的就是被投訴,這個月已經被投訴了5次,工資都要扣沒了……

身為銀行外包催收工作人員的老柯,給出了不同答案:他最怕的是借款人硬碰硬——一言不合就“派出所見”,催收活動根本開展不下去!

催收員也有難題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催收員往往是“暴力”的代名詞,他們常常追在借款人後面惡語相向,讓人牴觸。

然而,隨著催收行業逐漸規範化,以及掃黑除惡行動中的大力整治,催收江湖也有了不小的振動。特別是今年以來,對於暴力催收的查處,可以說是極其嚴厲,從近期頻頻爆出的新聞案例中也可見一斑。

於是,不少平臺為了規避自身風險,也紛紛制定了新的規範,來約束自身的催收行為,讓催收變得意想不到的“溫柔”了起來。

文明催收行為規範

大家可能也有所發現,此前動輒辱罵威脅借款人的催收,最近卻彷彿被帶上了“緊箍咒”,突然變得文明瞭。

催收也在變溫柔?從暴力到佛系,借款人:都不好意思不還錢了!

前幾天我就看到了一家銀行為自己的外包催收機構制定的行為規範,其中規定的催收行為之“剋制”,實在令人咋舌。

比如:

1、借款人如因重大變故需申請減免或分期的,需在電話中明確告知:就該變故我們深感歉意,我行將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核實,並及時給出相關減免意見。

不得不說,這麼人性化、有禮貌的催收行為規範,小編還真是第一次見。

2、電話催收過程中,不得告知借款人逾期對孩子、家人造成的影響,禁止告知借款人上報徵信黑名單、禁止提及公檢法司部門介入。

其實簡單點說,就是任何威脅性話語都不能和借款人說。催收表示:我太難了,難道今後只能和借款人談談心,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了嗎……

3、未經銀行允許,禁止給借款人寄送律師函、法務通知等文件。

這條規範,對於屢次遭受“律師函警告”的借款人來說,可以說是喜從天降,從此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4、逾期60天內的借款人不得聯繫其聯繫人和工作單位,60天以上的失聯借款人,可視情況聯繫其緊急聯繫人。除聯繫人有意願進行三方代償的,否則禁止透露欠款金額、工作單位等信息,禁止對聯繫人威脅恐嚇。

這條規定想必也是廣大借款人及其聯繫人都願意看到的。不錯,建議其他催收平臺也都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一下。

看完這些催收禁令後,小編還是不得不感慨,相較於暴力催收來說,這樣溫柔且人性化的催收方式,確實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借款人的話,估計也會心甘情願的把錢還了。

催收員也要轉型

上述催收行為規範並非個例。最近許多催收人員都已經採取了這樣的文明催收方式。就連屢遭投訴的趙哥也不甘落後,開始將佛系催收話術列入了學習計劃。

催收也在變溫柔?從暴力到佛系,借款人:都不好意思不還錢了!

趙哥反思,此前自己的催收方式比較粗獷,往往會使用一些粗鄙之語,讓借款人產生牴觸情緒,從而“兩敗俱傷”——不僅欠款人的錢沒還,自己也因業績差被開除。

趙哥表示,佛系催收方式大有可為。他希望自己能通過學習,做一名和藹可親、溫文爾雅的催收員。與借款人保持親切友好的互動,採取風趣幽默、交流談心、心靈雞湯式話術,給借款人最佳的催收體驗與感受,讓他們能夠在交流與溝通中放鬆警惕,昇華自我,找到問題關鍵,償還逾期債務。

那麼問題來了,遇到這樣走心的催收員,你會願意還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