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司馬奕,真是難以置信

自古以來,大多數傀儡皇帝都生活得很差。由於政權的旁落以及他們的特殊地位,很容易被捲入政治的漩渦,成為朝臣權力鬥爭的犧牲品。直截了當地說,皇權史就是帝王權力與臣民權力的廝殺。一旦朝臣的野心大爆發,沒有顧慮了,傀儡皇帝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隨意捏造一個理由就能被殺害,被拋棄。說皇上昏庸殘暴,年幼無知,或是荒淫無度這類的理由比比皆是。然而,有一位皇帝被廢掉的理由卻讓人目瞪口呆,那就是東晉的皇帝司馬奕,被廢的理由居然是大臣們說他患有不舉之症。司馬奕,晉成帝司馬衍之子,初封東海王,後改封琅邪王。

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司馬奕,真是難以置信

公元三六五年二月,晉哀帝因為長期服用靈丹妙藥導致中毒身亡,無一子女。國不可一日無主,於是褚太后下旨了,書寫了一些列的誇讚之詞由司馬奕繼承皇位,司馬奕就這樣成為了東晉第七任天子。只可惜在位期間,實權都被握在了上將桓溫的手中,而有名無實的司馬奕就變成了一個可憐的傀儡皇帝。桓溫是個傲慢專橫的人。據歷史記載,桓溫從小就是一個有雄才偉略的英俊男兒。長大後更是姿顏雄偉,當它成了皇帝的親戚後,就更加目中無人了。晉哀帝在位時,他就開始掌權,待到司馬奕在位時,桓溫更是權傾朝野,無人能及了。司馬奕遇到他也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司馬奕,真是難以置信

司馬奕登基時,東晉王朝正處在皇權沒有著落的風口浪尖上。那時,桓溫一人身兼數職,後勤、部隊、中央、地方,哪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幾乎所有的職位權力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而我們的傀儡皇帝司馬奕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看著他的臉色行事。而桓溫卻是有意要取代他,為了在朝中樹立威信,獲取政治資本,桓溫做了一個計劃。公元三六九年四月到九月,恆溫北伐前燕,鎩羽而歸,百姓哀聲怨道。戰爭的失敗是由於桓溫指揮失誤造成的,而且還輸得很慘,桓溫無法推脫其責任。而這場戰爭的失敗,無疑給了桓溫當頭一棒,使其名聲大挫,遭到了沉痛的打擊。面對這個命運的轉折點,桓溫是一蹶不振還是要繼續逞英雄,他與覬覦皇位已久的司馬昱達成了協議。十一月,桓溫秘會司馬昱,二人密謀欲廢掉司馬奕。

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司馬奕,真是難以置信

通過廢立,聲望暴跌的桓溫就可以藉此機會挽回面子,重建威望。廢立可不是一件小事,拿不出殺手鐧,褚太后這一關肯定是過不了的。再者,自司馬奕登基以來,處處循規蹈矩,並拿不出什麼錯處,無端行廢立之舉,恐怕會遭人非議。因此,桓溫不敢輕舉妄動。在朝堂上找不到藉口,他就從皇帝的私生活下手,這是歷代朝臣罷免皇帝的慣用手段。公元三七一年十一月,桓溫在聽取手下意見後,誣衊司馬奕猶如宦官,早在封地之時就患有不舉之症,他的幾個兒子都是他的妃嬪與其男寵私通所生的。廣佈謠言、製造輿論、混淆視聽。一國皇帝身患隱疾,皇子不知究竟是真是假,這可是一件關乎皇室尊嚴的驚天事件。褚太后知道這樁宮庭醜聞後,頓覺心如刀割,不分青紅皂白的對著司馬奕就是一通指責。

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司馬奕,真是難以置信

而後,以皇太后的名義下旨廢除了司馬奕。那一年司馬奕歲才三十歲。被廢之前,司馬奕也經常對本身的處境感覺不安,他曾隱秘的算過一卦,卦象為"晉室有磐石之固,陛下有出宮之象",而今被廢,似乎就印證了卦象之言。在桓溫的陰謀詭計之下,司馬奕終結了自己六年的傀儡生涯。要說這個桓溫還真是陰險惡毒,非要將一個傀儡弄得身敗名裂。最後司馬奕是在一片唏噓中,灰頭土臉的逃離皇宮的。自己都保護不了了,還怎麼保護你的妻兒呢?!司馬奕走後,他的妻子以及三個兒子就都被桓溫害死了。司馬奕即使是個廢帝了,依然還有一定的影響力,這讓桓溫坐立難安。

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司馬奕,真是難以置信

於是又心生一計,他奏請褚太后,將司馬奕改封為海西縣公,並派遣心腹有意防守監管,為防其死灰復燃。而司馬奕在受到接連的重創後,萬念俱灰,心知天命不可逆轉,再加上還有人在虎視眈眈,不得不處處提防,夾著尾巴做人,為求保命。在此期間,司馬奕也受到過不少的威逼利誘,他只能裝作一副聽天由命,無所事事的樣子,整日吃喝享樂。甚至有了孩子都不敢生下來,怕揭穿桓溫的謊言,自己會被滅口。桓溫見此情形,心知他萬念俱灰,無意東山再起,終於放下了心,也就沒有再多加迫害他了。

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司馬奕,真是難以置信

太元十一年十月,司馬奕病重死於吳縣,死後被稱為晉廢帝或是海西公。在中國歷史上,司馬奕是唯一一位因"不舉"而被罷免的皇帝。明明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卻硬生生的被人說成是不舉,也真是夠憋屈的。一旦皇帝成為了一個工具,那他就註定會成為一個政治上的弱者,並且不可避免地會被那些懷有不良想法的朝廷大臣從王位上拽下來。整個事件可以說是專制制度下權力鬥爭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