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陰山腳下的呼和浩特

是一個多民族混合及移民城市

如果你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一定對

“一家村”“范家營”“攸攸板”“溝子板”

···

這些地名有印象

但是

你知道這些地名是怎麼來的嗎?

彆著急

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以“板升”和“板”為名

明清時,外來移民主要在今呼和浩特東郊至托克托縣城的大黑河兩岸定居,“板升”房子綿延百里。漢人在戰爭中被蒙古貴族擄掠到陰山一帶,在某種意義上也成為移民,建起大大小小的土屋“板升”。“板升”為移民住地地名。移民來到土默特,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安居問題。

一般而言,移民以原有的傳統和習慣搭建住宅,或搭建簡易的房子,或“近山住戶多鑿崖為窯舊作為棲身之所。蒙古族人居住的是傳統的蒙古包,流遷而來的漢人所建的房屋結構、造型與蒙古包完全不同。當地給這種房屋取名不用漢語,而是採用蒙古語音譯的方式,稱“板升”,或作“板申”,簡稱“板”。“板”是蒙古語“房屋”的意思。

呼和浩特地區以板升命名的村莊主要有:

  • 新城區


麻花板:麻花板,是蒙古語“邁汗板升”的轉音,意為“帳篷房子”。

甲蘭板:甲蘭板蒙古語“甲蘭板升”的諧音,意為“六十間房”或轉意“多間房子”。

古路板:蒙古語“古日半板升”的簡化,意為“三間房子”。

  • 回民區


攸攸板:蒙古語“攸其白赫板升”,意為“百貨俱全的房子”。

塔布板:蒙古語“塔布板升”的簡稱,意為“五間房”。

廠漢板:蒙古語“廠漢板升”的簡稱,意為“白房子”。

刀刀板:蒙古語“刀刀板升”的簡稱,意為“下邊的房子”。

  • 玉泉區


辛辛板:明嘉靖年間在此建村,該村原是官府存放玉米高粱等糧食的倉房,故名“西信板申”,意為糧倉,後來演變為現名。

桃花板:蒙古語“陶海板升”,意為“河灣處的村子”,後演變為“桃花板升”。

密密板:意為“母親的房子”。

溝子板:為藏語即格惠執事喇嘛。清乾隆年間形成村落,因村有召廟的執事喇嘛居住,後演變為溝子板。

  • 賽罕區


口可板:蒙古語“口可板升”的簡稱,意為“青房子”。

乃莫板:蒙古語“乃莫板升”的簡稱,意為“八頂房子”。

討號板:清康熙年間建村,該村坐落在小黑河和哈拉沁河匯合拐彎處,故而得名“討號板申”。討號板申意為“河灣處的房子”。

圪老闆:蒙古語“郜令板升”演變而來,意為“靠河的村莊”。

黑炭板:蒙古語“赫登板升”演變而來,意為“幾間房子”。

羊蓋板:藏語村名,意為“潔白”。

色肯板:清乾隆年間,蒙古人在此定居,蓋了幾件非常漂亮的房子,得名“色肯板申”。意為漂亮的房子。

旭泥板:蒙古語“旭泥板升”的簡稱,意為“新房子”。

這些“板升”中大多從蒙古語而來,極個別是從藏語,而且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大都簡化為“板”。今天村名中“板升”的存在,正是向人們昭示著呼和浩特的發展歷史。

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以“營”、“村”、“房”、“窯”命名的

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 “窯”


窯是北方地區建造的供人居住的土室。這些詞語本來表示房屋,人家數量很少,正反映了移民者是逐漸遷居到該地,而不是以組織性遷移的方式來此定居。後比戶聚居,漸成村落,表示房屋的詞語引申為村名。作為最初的村名,並沒有因此改變,而是被延續下來。

東瓦窯:清雍正年間,位於舊城東,修築新城時,在此建造了磚瓦窯,得名。因位於舊城東,故得名東瓦窯。

  • “房”


前一間房”:因清朝乾隆年間,畢克齊韓氏遷居此地,蓋一間房居住,因位於“一間房村”南,故名“前一間房”。

“北淖”,蒙古語為北面的小湖泊,此外如“東地”、“南店”、“南火盤”等等。

  • “營”


其中的“營”給人以軍人居住區的印象,從字面意思上看很容易理解為戍邊的人所聚集的地方。但實際上這裡和軍事沒有任何關係,“這種村子裡住的都是老實敦厚的農民,他們恐怕從來也沒有當過兵,打過仗一。“營”源於蒙古語“阿寅勒”,意為牧場中的定居點。

  • "村"


村,顧名思義,就是以村落命名

營”、“村”、“房”、“窯”等是通名,以這些詞組合的地名生動反映了民族雜居地帶的文化涵化特徵。大概包括以下兩類情況

  • 以初始定居者的姓氏而命名


呼和浩特地區,有的村莊冠以始居者姓氏,以“某家村、某家窯”命名。如:姜家營、范家營、郭家營、楊家營、連家營、師家營、陳家營、喬家營、羅家營、賈家營、寇家營、段家窯、大段家窯、秦家窯、郝家窯、韓家窯。這些詞透視出某一姓氏家族首先遷居到此地。

  • 以初始定居者的祖籍地命名


明清時期,晉冀陝人特別是晉人走西口,來到土默川,舉目無親,為了互相幫助和易於交流,通常以同鄉的形式聚居。他們出於對故土的懷戀,就以祖籍的縣名命名住地。如:代州營、忻州營、壽陽營、崞縣村、陽高村、三應窯(即音轉“山陰縣”)、陽曲營。

代州、忻州、壽陽、崞縣、陽高、山陰本是山西地名。後加“營”、“村”、“窯”形成呼和浩特地名。

從這兩類村名,就可以推知其最早的居民構成。而隨後來的移民,也多是投親奔友。這樣逐漸形成的村落,其居民往往人口來源單一,絕大部分為某地的移民。一個村與一個村的居民構成不同,其社群認同度也要高於其他方式形成的村落。

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其他地名分析

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街道


曙光街:清代,有個叫“計喀拉”的蒙古人住此街,當時稱計喀拉街。民國時期,此街東頭開設一名為“乾泰泉”的面鋪,改成乾泰泉巷。1956年改成曙光街。

蘇虎街:清末有一個叫蘇老虎的官員住此街,民國20年(1931年)命名為蘇老虎街,1975年更名為紅星西街,1982年更名為蘇虎街。

建設街:清代有一個叫“諾戛拉”的旗管住此街,因此得名諾戛拉街。民國時期,建設廳駐此街命名為建設廳街。1956年更名為建設街。1975年又更名為建設西街,1982年恢復建設街。

新建西街:新城建成後,此地叫西街。民國21年,以傅作義的號“宜生”,更名為宜生西路。1956年更名為新建西街。

西落鳳街:清道光年間,慈禧太后之父惠徵曾任歸綏道臺,居住此街。當慈禧升為太后以後人們稱這裡落鳳街。1975年更名慶豐西街。1982年恢復原名。

北垣街:位於老城牆北側,所以叫北垣街。1975年命名為北垣街。

太平街:太平召古遺址。該召位於太平街北。有大殿一座,(49間)殿後兩側各有白塔一座,東西廂房各六、七間。南面是一座天王殿。1960年拆除大殿,“文革”期間拆除白塔。

五十家街:明清時,該地設有50個服務人員的大驛站,俗稱五十家子。後又以小召前街南口為界,分別稱為東、西五十家子。民國20年綏遠省整頓街道名時,命名為五十家街,沿用至今。

呼和浩特這些村鎮地名都來源於蒙古語

村莊


後巧報/前巧報:清乾隆年間,蒙古人去遊五臺山,路經此地時經常祭祀敖包,蒙古人祭敖包不在路邊祭祀,會走一段路後在山丘上立敖包進行祭祀。因祭祀的人多,漸漸走出了一條“小路”,從而得名。巧報意為“小路”(choboo或chorboo)。

雙樹:清順治年間,蒙古族牧民在此建村,以地形得名“雙順爾”,意為“兩邊低中間高”,後演變為現名。

大臺/小臺:原為明代臺什臺吉住地得名。

西龍王廟:清嘉慶年間,該村建有一座龍王廟,因位於舊城西,俗稱西龍王廟。

什拉門更:明代建村,此地為黃色沙質土壤地帶,得名。“什拉門更”,意為“黃沙地帶”。

白塔:該村西南有一座遼代萬部華嚴經塔,俗稱“白塔”由此得村名。

格爾圖:清雍正年間,有名叫格日勒圖的蒙古官員在此統轄,以人名得村名。

毫沁營:清順治年間,有幾位蒙古族居民在此駐牧建村,後來村址廢掉。清末又有人來此建村,故得名。毫沁營是蒙古語的“舊村莊”。

西把柵:清雍正年間建村,因此地水草茂盛,得名“白音巴什爾”(bayin belqeer),意為“富饒的草場”,後來演變為“把柵”。西把柵東面的村莊叫東把柵。

什蘭岱:“什蘭岱”人名。以什拉爾岱臺吉名,得名。後演變成現名。

不塔氣:清代建村,因此地灌木叢生,故名“不塔氣”,意為灌木叢。

如意和:清嘉慶年間建村,因褚、楊兩家在此經商,為使買賣如意,兩家和睦相處,取名如意和。如今如意河在如意和村範圍內建造。

小廠庫倫/大廠庫倫:清康熙年間建村,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建了白顏色的圍場。廠庫倫意為“白色的圍場”。

在呼和浩特,

還有哪些你知道的地名解析,

歡迎大家留言~

轉自:呼和浩特熱線、蒙古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