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蠶絲業的開創者沈世基——《閒話筠連蠶絲業》之一

清朝乾隆九年(1744)四月,筠連縣衙裡來了一位中年人,他從筠連知縣江倫手中接過官印,成為繼任的筠連縣知縣,由此,筠連縣衙迎來了新的主人,他的名字叫沈世基,是清朝時期筠連縣的第二十位知縣。

筠連蠶絲業的開創者沈世基——《閒話筠連蠶絲業》之一

民間傳說中的種桑養蠶制綿始祖——黃帝夫人嫘祖


筠連蠶絲業的開創者沈世基——《閒話筠連蠶絲業》之一

清朝筠連縣境全圖

沈世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生於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今屬杭州市)一個農桑家庭,十八年歲時,沈世基考中舉人,以後屢考進士不中,成為候補知縣,不料這一候補就是二十多年,沈世基只得在家栽桑養蠶,耐心等候。乾隆八年(1743)年底,44歲的沈世基才被補上筠連縣知縣,離開家鄉到接近有三千里外的四川省筠連縣上任。

沈世基到任筠連後,發覺筠連人民生活困苦,雖種有一些經濟作物,但不得法,收入不高。於是,他派人到杭州仁和老家將桑樹種和蠶種帶回筠連,並親自教授筠連人民栽桑養蠶、繅絲做綿。四五年後,筠連蠶桑業開始發展起來,人民獲利頗豐。十一年後,沈世基卸任筠連知縣,此時筠連的蠶桑業已形成種、制、銷的產業鏈條,成為敘州府的蠶桑大縣,筠連也因此比鄰近縣“稍稱富庶”。沈世基作為筠連蠶桑業的開創者,也是當之無愧的。

筠連蠶絲業的開創者沈世基——《閒話筠連蠶絲業》之一

清朝筠連城池圖

沈世基擔任了十一年的筠連知縣,除發展蠶桑外,還整頓治安、培修廟宇、編纂縣誌等,史書上稱:“政簡刑清,四民樂業。”,清同治年間,沈世基的牌位被迎入筠連的名宧祠。清乾隆、清同治、民國等三個版本的《筠連縣誌》,均對其載譽有加。

我在故紙堆裡,翻到了沈世基當年向上級敘州府知府寫的工作報告《通稟》,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瞭解清朝乾隆年間筠連縣的狀況,現將原文翻譯在下,並將原文附於本文後。

通 稟

筠連知縣 沈世基

一、筠連縣幅員東西北三面與高縣接壤,南及西南與雲南省的昭通、鎮雄接壤。東西五六十里,南北將近有一百里,一直是邊防要區。自昭通、鎮雄改土歸流,彝族等已歸化,今已成為樂土,但山多田少,每年的條銀僅有七百九十二兩零。

二、筠連縣學校風氣頗為醇良,勤於誦讀,每科都有考中者,即近年軍隊需要緊急之時,辦夫辦馬亦都能勇躍支援國家。只是書籍缺少,購求很不容易,致使學生的見識尚未能開闊。

三、筠連縣民風尚該樸實,勤於耕作。春耕時只靠牛力,夏季則多用人工。早稻六月望後登場,晚收的稻穀有遲至八九月者。山地上種黃豆、菽、小麥、稗谷、雜糧,不致於少數有空餘土地存在。當春夏之交,也知道養蠶做絲,但未得方法,做絲不多。我的家鄉在浙江,深知養蠶之好處,乾隆十年教以繅絲做綿之法,現在開始以蠶桑獲利,曾經通稟在案。

筠連蠶絲業的開創者沈世基——《閒話筠連蠶絲業》之一

桑樹

四、筠連縣的集市僅有縣城一處,每逢單日即系場期,高、珙、昭通處人民都來趕場,每場約計一二千人不等。其場市即在縣城,易於查察,是以嚕嘓等土匪類不敢停留。

五、筠連縣的祠廟因年代久遠,已經傾倒毀壞,如文廟系教諭徐思賢節省祭需銀兩,(原文缺)……。武廟系駐防千總方顯祖與卑職捐資修葺。壇宇及各衙署尚俱堅固,惟監獄很久沒有關犯人,未免上漏下溼,現正在修葺。

六、筠連縣有不合禮制、不當祭的淫祀五靈神郎、江浙五聖五通之類。縣民於康熙四十年間方始崇奉,每於端陽日迎神賽會,以致人民雜集,還多有酗酒不法等事。我於乾隆十年嚴行禁止。其正殿供奉武侯關帝、春秋一體舉行祭祀。移置五靈神於後殿,刻碑石於廟庭,告誡大家永為遵守,業經通稟在案。

筠連蠶絲業的開創者沈世基——《閒話筠連蠶絲業》之一

蠶蟲

下期將講述《陳先湖與利金絲廠的故事》,敬請關注。

附:通稟原文

通 稟

沈世基

一、卑縣幅員東西北三面與高縣接壤,南及西南與滇省之昭通、鎮雄接壤。東西五六十里,南北幾及百里,向為要區。自昭通、鎮雄改土歸流,倮彝向化,今成樂土,但山多田少,每年條銀僅有七百九十二兩零。

二、卑縣士習頗為醇良,勤於誦讀,每科有中選者,即近年軍須緊急之時,辦夫辦馬亦俱勇躍急公,惟書籍缺少,購求匪易,以致聞見尚未能廣。

三、卑縣民風尚該樸實,勤於耕稼。春耕惟籍牛力,夏耘則用人工。早稻六月望後登場,遲谷有至八九月者。山地則種黃豆、菽、麥、稗、雜糧,不致稍有曠土。當春夏之交,亦知養蠶做絲,但未得法,做絲不多。卑職籍隸浙西,深知養蠶之益,乾隆十年教以繅絲做綿之法,今始蠶桑獲利,曾經通稟在案。

四、卑縣場市僅有一處,每逢單日即系場期,高、珙、昭通處人民,俱來趕場,約計一二千人不等。其場市即在縣城,易於查察,是以嚕嘓匪類不敢停留。

五、卑縣祠廟年久傾圯,如文廟系教諭徐思賢節省祭需銀兩,卑職陸續協(注:原文下缺。)。武廟系駐防千總方顯祖與卑職捐資修葺。壇宇及各衙署尚俱堅固,惟囹圄久無人居,未免上漏下溼,現在修葺。

六、卑縣淫祀有五靈神郎、江浙五聖五通之類。縣民於康熙四十年間方始崇奉,每於端陽日迎神賽會,以致人民雜集,還多有酗酒不法等事。卑職於乾隆十年嚴行禁止。其正殿供奉武侯、春秋一體致祭。移置五靈神於後寢,勒石廟庭,永為遵守,業經通稟在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