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臨床問答」NO.1-洋地黃用藥的禁忌症及機理是什麼?

「心血管系統臨床問答」NO.1-洋地黃用藥的禁忌症及機理是什麼?

—— 高煦博

首先,從一個浪漫的故事拉開序幕——

「心內科臨床問答」NO.1-洋地黃用藥的禁忌症及機理是什麼?

但是,在用藥的同時,再掌握適應症後,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它的禁忌症!

洋地黃的禁忌症口訣:

肥厚梗阻二尖窄,急性心梗伴心衰。

二度高度房室阻,預激病竇不應該。

低鉀緩率也不該。

先說洋地黃的作用機制

I、洋地黃會與心肌細胞上的Na-K-ATP酶結合並致其失靈,使細胞內Na增多K減少,多Na狀態會使Na-Ca雙向交換通道(NCE)開放,導致Na外流Ca內流,從而使心肌細胞收縮力增強——正性肌力作用

多提一下這個Na-Ca通道,第八版生理書P17提到了Na-Ca通道是反向轉運:由於Na泵的作用,Na離子順電化學梯度從細胞外流入細胞內,同時排出Ca離子,多以3Na-1Ca的形式進行。和上面說的進Ca出Na貌似是矛盾的,其實一開始就提到了,這個通道是個雙向通道,和細胞的狀態有關,既可以是傳統的繼發性主動轉運,也可以使Na外流Ca內流。

II、心衰時由於心搏量不夠,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加快,使用洋地黃後搏出量增加,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抑制竇房結和房室結,使心率減慢傳導減慢,同時還會增加心肌對迷走神經的敏感性——負性頻率作用、負性傳導作用

第一句:肥厚梗阻二尖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單純性二尖瓣狹窄)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肥厚梗阻型多由於肌原纖維蛋白基因突變,使其鈣敏增強,ATP酶活性改變,引起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異常、舒張受損,心肌肥厚。

使用洋地黃後,Ca離子內流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強,血流加速進一步加重流出道梗阻,而舒張期細胞內的Ca離子更不易排出,同時加重舒張功能障礙,所以慎用。

而β阻可以減緩心率的同時不增強心肌收縮,可以顯著改善舒張功能,所以肥心病首選β阻。

單純性二尖瓣狹窄

由於二尖瓣狹窄,左心房到左心室的通道受阻,多有肺循環血液瘀滯導致的肺水腫。

使用洋地黃後,左室收縮力增強,但由於左房到左室受阻,心搏量增加不明顯,而右室搏出量反倒增加明顯,加重肺淤血,所以慎用。

此時最好的治療措施是利尿劑,減少肺淤血癥狀同時降低前負荷。

(當房顫合併二尖瓣狹窄時,心房收縮期消失,E峰降低,充盈時間顯著減少,左室前負荷不足,左室不能泵出足夠血液到體循環,此時若心室率過快,會進一步誘發和加重心衰,所以控制心室率是第一要務,首選洋地黃控制心室率)

第二句:急性心梗伴心衰

顧名思義,心梗急性期,一般是24小時內,若伴發心衰,本來心肌就缺血,氧供不足,此時用洋地黃,心肌收縮力增強,耗氧進一步加劇,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慎用。

此時若血壓低首要是補充血容量,如果PCWP>18血壓仍不見升高,可以選擇用多巴胺, 如果還是低,適量硝普鈉靜注,減輕心室前負荷使充盈壓下降,若還是不行,考慮主動脈球囊反搏(也可以作為PCI的輔助手段)(以上是教科書上的意見,臨床可能不一樣)

第三句:高度二度房室阻(二度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

這句就很簡單了,洋地黃的負性傳導作用會進一步加重房室傳導阻滯,所以慎用。

第四句:預激病竇不應該(預激綜合徵伴房顫、病竇綜合徵)

預激綜合徵除了本來存在的心房到心室的傳導組織,還存在一些異常的傳導纖維——房室旁束、Kent 束等,這些房室旁路傳導速度快,會比正常通路快一步激動心室。

本來房室結有延緩心房衝動信號的作用,但當房顫合併預激綜合徵時,異常的旁路會不斷把衝動信號傳遞到心室,導致過快的心室率,而洋地黃的負性傳導作用是通過興奮迷走神經實現的,而迷走神經對旁路的傳導幾乎沒有作用,此時使用洋地黃,會進一步抑制正常的傳導通路,同時還會縮短旁路的不應期,結果就是旁路興奮更厲害,所以洋地黃禁用。

維拉帕米同理,作為鈣通道阻滯劑會抑制正常的傳導通路,而旁路多屬Na依賴性通道,CCB沒有作用。

而胺碘酮的作用是減少K外流,延長心肌動作電位和有效不應期,可以有效緩解房顫伴預激時的心動過速。

(當預激不伴房顫時,旁路通道多是向上傳導,此時用洋地黃不會像預激伴房顫一樣導致衝動從旁路下傳增多,所以並不是禁忌症,但是有更好用的維拉帕米和腺苷,所以臨床一般都不用)

然後是病竇綜合徵,這個也很好理解,洋地黃的負性頻率作用會進一步加重症狀。

第五句 :低鉀緩率也不該。

鉀離子在細胞內佔多,鈉離子細胞外多。鉀離子進入細胞內,需要在Na-K-ATP酶的作用下才能進行,而西地蘭有抵制Na-K-ATP酶的作用。低鉀時使用,會進一步使細胞缺鉀,導致症狀加重。尤其是心肌細胞,對缺鉀更敏感,缺鉀應用西地蘭會導致更多的心律失常,甚至誘發室顫,危及生命。

「心內科臨床問答」NO.1-洋地黃用藥的禁忌症及機理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