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戰中,人才濟濟的闡教為何一個陣也擺不了?

囿山綠城


在古代戰爭中,行軍佈陣是將領們必備的基本素質,所謂“佈陣”,指的就是一種戰鬥隊形的配置,佈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通過合理排兵佈陣發揮最佳效能,克敵制勝。比如孫臏的十大陣法,諸葛亮的八卦陣,戚繼光的鴛鴦陣等,在歷史上都很著名。




在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也出現了許多陣法,有十絕陣、九曲黃河陣、誅仙陣、萬仙陣等。不過,這些奇妙的陣法都出自截教通天教主這邊,闡教元始天尊這方則沒有布過一個陣,封神大戰的基本格局就是截教負責佈陣,闡教負責破陣,好像事先分工好似的。

那麼,是不是闡教沒有能力佈陣,或者根本不會佈陣?


在封神原著第八十二回三教大會萬仙陣中,通天教主曾經問過老子和元始這個問題,原文是這樣寫的:通天教主道罷,走進陣去;少時,布成一個陣勢,乃是一個陣結三個營壘,攢簇而立。通天教主至陣前問:“你二人可識吾此陣否?”老子大笑曰:“此乃是吾掌中所出,豈有不知之理。此是太極兩儀四象之陣耳!有何難哉!”元始曰:"你且聽吾道來。"

這裡清楚地告訴大家,闡教這邊不但會佈陣,甚至能創造許多陣法,聽老子的口氣,他自己就是行兵佈陣的老祖宗。



顯然,闡教這邊不但會佈陣,而且很精通陣法。 那麼,元始天尊為何不擺個厲害的大陣,也顯得闡教有手段? 其實,如果對古代冷兵器戰爭有所瞭解,就會明白闡教為何不佈陣了。

首先,在古代戰爭中,佈陣的這一方往往是守方,破陣的這一方往往是攻方。佈陣最需要什麼?除了陣法,還需要時間和場地。試想一下,進攻一方本就是為了佔領對方的領土,戰爭未分勝負之前,哪來的時間和場地佈陣?相反,守方原本就佔著地,自然有條件佈陣。



封神大戰中,闡教幫著西岐這邊打商朝,是進攻方;而截教幫助商朝保衛皇土,自然是守方。其實很容易理解,截教這邊事先佔著地,闡教是來進攻的,比如萬仙陣擺在界牌關,這裡原本就是商朝的地盤。所以說,截教具備佈陣的客觀條件,佔著天時、地利,闡教則不具備這些。

再有,就是佈陣需要很多的人手,十絕陣、誅仙陣、萬仙陣需要很多的仙人站隊,人太少了根本列不成陣形。在這一點上,截教擁有優勢,畢竟他們秉承"有教無類"招收弟子,所以才有"萬仙來朝"的盛況。而闡教這邊奉行精英路線,門人弟子雖然素質很高,但人數較少,十二金仙加三代弟子如楊戩、哪吒等人,總共不到百人,怎麼可以佈陣呢?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封神大戰的總體態勢是截強闡弱,元始天尊想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必須絞盡腦汁採用非常手段。最後,他以輸送門下弟子給西方教的巨大代價,請來接引、準提兩大聖人,加上自己和老子,以四聖對一聖的優勢,最終戰勝截教,成為了封神大戰的勝利者。


囿山綠城


雲中答題,相互學習。

兩軍對壘,排兵佈陣,這是古代戰爭中的常用套路。其陣法也星羅棋佈不勝枚舉,像常用的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等,兩軍對敵佈陣,破陣即可退敵。



各小說中,也不乏陣法的介紹,諸如《薛仁貴傳奇》裡的龍門陣、《三國演義》諸葛亮的八陣圖等等。

但以上這些陣法,與《封神演義》裡的陣法比起來,似乎都是小兒科了。因為“封神”裡的擺陣人是神而不是人。

封神演義中,同樣也是兩軍對峙,不過分為天上地下,天上是闡教與截教,地下是西岐的武王與商朝的紂王。估計這是規模最大,也是最精彩熱鬧的一次王朝更迭了。在這次號稱“武王伐紂”的戰爭中,天上封神人間換王,人神混戰其中的陣法更是千變萬化神出鬼沒。



來看看“封神”裡出名的陣法,十絕陣:

秦完的“天絕陣”、趙江的“地烈陣”

董全的“風吼陣”、袁角的“寒冰陣”

金光聖母的“金光陣”、孫良的“化血陣”

白禮的“烈焰陣”、姚賓的“落魂陣”

王變的“紅水陣”、張紹的“紅砂陣”。

這十陣,陣陣都是玄妙無窮誅仙殺神。那麼對陣闡教眾仙,十絕陣結局如何呢?



文殊廣法天尊慶雲護身,手託七彩寶蓮,用遁龍樁收了秦完天君,破了天絕陣。

懼留孫用捆仙繩,命黃巾力士綁了趙江,扔至蓬蘆。破了地絕陣。

慈航道人瓶口朝天,瓶底朝地,一道黑氣噴出吸走了董全,破了風吼陣。

普賢真人金燈罩身,用吳鉤劍將袁角斬於臺下。破了寒冰陣。

廣成子身穿八卦紫綬衣,祭起翻天印正中金光聖母腦門,破了金光陣。

太乙真人腳踏蓮花,九龍神火罩將孫良化為灰燼,破了化血陣。

陸壓用自己的寶貝葫蘆破了烈焰陣。

吃精子破了落魄陣。

道德真君用七禽扇破了紅水陣。

南極仙翁與白鶴童子破了紅沙陣。



從這十絕陣可以看出,擺陣的都是截教門人,破陣的除了散仙陸壓,皆是闡教眾仙。闡教是武王的靠山,截教是紂王的後臺。武王是進攻一方而紂王是處於防守。截教擺陣是阻擋武王前進,闡教破陣是為了加快伐紂。

所以“封神”裡我們看到的陣法,都是截教門人所設。闡教既然能破陣也肯定能擺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並不是擺不出陣,總不能擺個陣為自己填障礙吧。

再一個,截教門下所擺的“十絕陣”,其實是臭名昭著的。身為修道修仙之人,卻無絲毫慈悲憐憫之心。十絕陣個個凌厲狠辣傷人性命,大多皆是爭強好勝陰險狡詐之徒。明知天數已定,周室當興卻倒行逆施助紂為虐。

後十天君全被殺死,魂入封神榜,成為“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



再來看下,通天教主的誅仙陣與萬仙陣,此二陣據說能誅殺大羅金仙,最後,被東方二聖與西方二聖合力破掉。同理,既然能破陣那就肯定也能擺陣。碧遊宮初立“封神榜”,通天教主也是最大的知情人之一,並且囑咐門下:

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奈何自己經不住門徒挑唆,也卷身其中。只不過通天是鴻鈞的徒弟,反派的大首領,即使落敗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最後總結一下,闡教並不是不能擺陣,是因為設陣有阻攔之意,代表武王的闡教是攻方,沒必要為自己的前進道路,而去自設障礙。二來闡教眾仙皆是修行的善良之輩,不像截教門人,多是飛禽走獸之類,像十絕陣那樣的惡真,闡教的人是不會去擺的,即使擺陣也是普度眾生,感應其上天。


大家好,我是雲中。歡迎朋友們留言點評,一起互動交流,我在頭條等你,不見不散!

雲中之筆


這個問題提得真好,不提還真沒注意到。我是《封神演義》愛好者,讀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借題主的問題聊一聊吧。

首先,我認為闡教是有能力擺陣的,只不過沒有擺罷了,因為他們自信個人能力足夠強,用不著使用陣法這樣的東西,想憑硬實力打天下,這也是個人自信或者說是性格上的傲氣決定的。

其次,陣法通常意義上屬於守勢,因為人是活的,但放在那的陣相對是死的(不是絕對的,戚繼光的鴛鴦陣就是活的,進攻性的),比如諸葛亮的八陣圖。《封神演義》中西岐(闡教鼎力支持)從戰略層面看,總體屬於攻勢(即便開始朝歌打西岐,從戰略上看也屬於被動以攻為守性質),出擊一方一般不會使用防守能力更強的陣法。

最後,體現西岐的仁至義盡。借鑑很多武俠小說,都是反派擺擂,正派打擂就是這個道理。正面人物總會擺出“你畫道我就走”的態度,既體現主角的自信,也體現主角的光明磊落,不屑於用這種歪門邪道(其實擺陣也是能力的體現,不見得真的就是歪門邪道,只是給人這種感覺)的辦法,還能最大限度得展現主角實力,我在你的地盤,用你的規則,在你優勢情況下戰敗你,這才是真牛逼。做到了“仁至義盡”,讓你想辦法,讓你充分準備,讓你確定規則,讓你發揮優勢,一切都讓你佔主動,這時候我再出手,大家風範呀!

以前是個人的分析,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