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保險的跟我說,一個月交幾百塊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但是能在危急時救你,我該怎麼拒絕?

創意雷達


如果經濟允許,可以考慮買保險的,但如果要買一定要多瞭解選好。之前有朋友在太平洋做保險,另外兩個朋友就幫父母買了個保險,今年一個人的媽媽住院了不是大病,想起了那個保險就去了解了下,發現和賣的時候講的並不是一回事。被這個保險吸引,是因為說這是大病保險,如果繳費結束沒有生大病可以轉成養老保險。一個總保費超過五萬,保額卻只有五萬的大病保險,轉養老要計算現金值什麼的,也就是說轉完還沒有自己交的保費多。我家是比較偏的縣城,保險公司很不規範,招的一大批兼職什麼的,發動親戚朋友買,培訓的時候不給帶手機,給下面的業務員培訓很多風險什麼的避而不談,等到出了事兒理賠的時候麻煩就來了。還有個那家賣保險的時候說全國都能理賠什麼的,但不告訴業務員和客戶在外地理賠需要轉保險辦蠻麻煩的手續。總之買保險確實是買保障,但一定要選好


金桔檸檬小溪


我幫我老公買了重疾險,因為他胃不好怕以後有病變,還買了個附加險是住院報銷的。投保三年後一次老公胃出血住院,我就想到了有副險可以報銷,就找了保險公司。可保險公司居然說我老公胃出血反覆多次住院了,不能報。不能報就算了,我就問了一聲萬一以後胃病變成胃癌了能走保險不?保險公司居然也說胃癌就不行其他的可以。我果斷退了。買保險就是怕有意外,我老公胃不好我就怕他以後有不好的情況發生,結果保險公司說這種不保,不保當初體檢的時候,繳費的時候怎麼不說清楚,一直強調重疾險怎麼怎麼好,能為我解除後顧之憂什麼的。保險公司太噁心


Honey42764627


不要拒絕,我現在在icu門外,我老公12號晚車禍,很嚴重,開顱手術完了到現在一直在icu,三天,已經五萬多了,雜七雜八誤工費,住宿,吃飯等等還不算,好在我給他買了保險,我不擔心費用問題,包括以後康復費用問題,和我們隔壁床的一個小夥子媽媽,也是車禍,兩天,欠費兩萬多了,父親又有病,雪上加霜,所以,不要去拒絕賣保險的,我一直希望別人去買正確的保險,做宣傳,厄運這次發生在我老公身上,意外無處不在,保障太重要了。



貓一樣的丫頭


我姐就進了保險,讓後給我推銷,一上來就說,假如你發生了什麼意外,你爸媽怎麼辦,要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balabala,最後讓買保險一年8000多,交滿10年還是15年終身受保。。。

我就說,假如我買了,可能在某一天我發生了意外,這個保險真的能給我雪中送炭,但是我下個月就沒錢吃飯餓死了,所以,未知的未來和可以預見的死亡你選哪個?


懶得想名字68l


我是做人才中介的,給我服務的那個“保險合夥人”離職換新人了,約我聊聊。我和她約了星巴克(談大生意的地方[呲牙]我先到自己買了自己的咖啡)。聊了以後發現她對醫療流程、醫保、職工互助保障幾乎不瞭解根本聊不下去,我建議她瞭解下這樣才能更好為客戶做規劃。之後她好像不想再說服我增加購買我個人的保險了,讓我介紹她做公司團體意外險,聊了一下發現我們人才中介服務行業裡的合作公司比她公司優勢更大[我想靜靜]。最後她說她年薪百萬讓我考慮加入她們百年老牌公司做合夥人,我去!大概他們公司就培訓了這點套路話術吧。中間還有個小插曲,說她有個經手的案例,客戶生病了本來按照保險合同是不陪的,他們也二話不說就陪了,強調“手續也不用”…[捂臉][捂臉][捂臉]我就想說做保險的門檻太低了。


ZXshg


你就直接跟他說,世界上最不保險的就是買保險!我是對傳統的商業保險公司相當反感的,還沒買保險的時候他叫你爸,要理賠的時候就你要叫他爸了,還懶得搭理你呢。


我是做工程的,每年都會有大大小小工傷保險要理賠的,只要拿到理賠保單,頭都大了,因為要跟保險公司的人打交道就是最煩的事了,去年我公司一個工人在下班的時候,還沒走出工地,發現外架上有危險物在外架上,在二樓的位置,大約離地五米高,當工人清理完障礙物下到地面的時候,突然一根30釐米長的角鐵滑下來了,剛好從工人頭部擦過,送到醫院縫了八針,檢查和醫療費一共是3000多元,完事後打電話給保險公司過來理賠,就在什麼單都簽完的時候,保險公司的人要去現場瞭解一下情況和拍照,到了現場說明情況後,他們竟然說我們是違規操作,沒有佩戴安全帽,這個不能理賠,我聽了都傻眼了,我們買的是意外保險,何為意外?就是在沒有防備發生的事情就是意外,有防備還叫意外嗎?我知道後果還需要去買保險嗎?後面叫律師去協調,雖然理賠了,但是過程不死也得脫層皮吧。


沒有經歷過就不會明白,傳統的商業保險公司在購買前一定要看上好幾天合同再簽字,那些要帶著放大鏡才能看清楚的條條款款一定要熟知,這個文字遊戲還真心跟他玩不起。


粵看粵美


看到朋友圈的眾籌,滴水籌,我內心都鄙視,說實話,這這人裡面,周圍或多或少有人給他們說過保險,但是他們都覺得那是騙人的,不靠譜,等自己真正得病了,又跑出來賣慘。所以現在一般我都忽略了,那些喊捐錢的,我今年28歲,出學校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買一份重疾險,覺得這個很有必要,等你用到了的時候,那就不是騙人的,當然希望你一輩子用不到。我一個月交360多塊錢,說實話不多一頓火鍋的錢,今年給自己買了一份重疾加強險,一年300那種。不要覺得沒得必要,現在的人都很冷漠,你看那些朋友圈籌錢的,有幾個是捐了的,反正我周圍的那些朋友都說,只要看到那些,直接忽略


逆風617


你跟他/她說,我寧願每個月花幾百塊錢給我老婆/老公買禮物,增進感情,這樣當我得病時能得救。

以上是開個玩笑,這個推銷保險的雖然也是為了業績而說,但是他說的這句話確實沒毛病,雖然我不是

一般來說,保險銷售人員還會給你舉一個對比的例子

甲先生,有100萬存款,月收入5萬,每月花1000元買保險,保額100萬,不幸得病了,花了100萬醫療費,保險賠了100萬,他還剩100萬。

乙先生,同樣有100萬存款,同樣月收入5萬,沒買保險,不幸得病了,花了100萬醫療費,存款沒了。

保險,真的有可能是花小錢辦大事。

在理財領域,有一張廣泛流傳的圖-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象限圖。

它建議家庭資產分為四個部分,要花的錢、生錢的錢、保本升值以及保命的錢,分別佔10%、30%、40%、20%

要花的錢,是指的是用於日常開銷的錢,一般來說,家庭應該準備足夠6個月日常開銷的備用金,這樣即便出現突發情況失去收入來源比如失業,也可以保證家庭的正常生活短期不受影響。

生錢的錢,是指的是目的為獲取較高收益的投資,比如股票、基金、房產、黃金等。

保本升值的錢,是指的目的為穩健增值的錢, 這部分錢不求有多大的投資收益,但是要保本並且有較為穩定的升值,定期存款、國債,保本理財都可以。

保命的錢,通常來說就是保險了,現在醫療費用很高,一旦得了重大疾病,真的有可能使原本本生活很好的家庭因病返貧,所以花資產或者月收入的20%的錢購買重疾險、醫療險、住院險、壽險,應對萬一出現的疾病、死亡等意外,我認為真的值得考慮。

當然,主動權在你手上,真的覺得沒必要買或者不願買,那沒人能強迫你,直接拒絕就好了。


鑫財經


保險真的就是看個人觀念,覺得好的不用多說自己就買了,覺得不好的你就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要買,不要被保險業務員說多幾句就買了,買完又各種bb!都是大人,難道拒絕這事不會做!

我生活在深圳,工資不高但是一家人都有社保,還買了保險,錢也不多。

國慶時候10歲侄子被誤診白血病,全家基本崩潰,心情可想而知,人都是自私的,想著至少要幾十萬,我們這些舅舅舅媽不借錢又不好,借的話有去無回!幸好給他買了保險,合計醫療險有120萬,當時的感覺就是,最差也能慢慢治療救活,不至於看他走。後面誤診,住院了7天只花了8000多!去過醫院的人都知道,那裡也是很多潛規則的,醫生問你有沒有保險,如果有,各種額外的治療費用都加進來,(按摩了3天,住院也是好的房間等等,天天霧化,後面孩子精神都挺好,還各種理由再折騰)

反正就這樣吧,個人觀念,買了就買了!


吳茂娜


對保險公司的商業保險非常討厭,以前受過兩次工傷,老闆買過工傷保險,全都拒賠,各種推脫(中國人壽和人保)。對我影響不大但印象深刻!前段時間小舅子也參加保險了,天天晚上到家裡動員我們參加什麼大病險人身險,各種忽悠,總之拿錢。靠⊙∀⊙!一副欠著他的樣子,還說我們應該支持他的工作!惹惱了讓他滾蛋。社保我參加,商業保險真不想打交道,用親戚朋友的人脈來圈錢,人脈榨乾了讓你滾蛋,那幫親戚朋友用道德綁架你參保,真出了事理賠的卻不是動員你的人,沒買保險的時候各種姿勢忽悠你是大爺,理賠的時候高高在上你是孫子,做了孫子還尼瑪不一定賠你!這叫什麼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