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趁著年輕,無所畏懼

張譯:趁著年輕,無所畏懼

張譯:趁著年輕,無所畏懼

張譯:趁著年輕,無所畏懼

我出生於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同齡人,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中國電影特別有感情,我到現在還能記得十歲的時候,第一次看電影《紅高粱》,那時候就覺得電影的世界太奇妙了。

去年有一個年輕的同行問我,說他想改行,因為他跑了整整一年的劇組,卻顆粒無收,跑劇組就是我們推銷自己最直接的辦法,演員就是要隨時面臨被選擇,我伸出一隻手告訴他,劇組我也跑過,而且一跑就是五年,那時候維繫我作為演員這個身份唯一的標誌,不是演戲,恰恰是跑劇組,那你為什麼還要堅持,我說,因為我愛電影,因為我想做一個電影演員,演員是一個多麼幸福的職業,無論何時,演員的身影都會流淌在人類文明和歷史長河中,一代一代的演員,用自己的身心記錄歷史,用自己的表演感動世人, 從想走近電影的熒幕,到真正走進電影的世界,這一條路坎坷滄桑,我走了整整三十年,有人說,你的形象沒特點,不會演戲,為了電影,我可以熬過漫長的等待,忍受清貧的日子,為了電影,我從群眾演員做起,不斷地學習和完善自己。從正式入行至今,我演了14部舞臺劇,主演了20部電影,40部電視劇,100多部廣播劇。經歷了這些豐富的作品,我終於可以驕傲地說:我是一名演員了。

每一個角色都努力做到不一樣,是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可是真正實現起來,卻難上加難。特別感謝觀眾的支持和包容,感謝每一位合作過的導演、編劇和出品人們對我的引領。他們告訴我戲比天大,讓我懂得了一個電影演員應該具備的職業操守;他們一遍遍地指導我的表演,建立了我的審美體系;他們一次次地提供給我各式各樣的角色,讓我不斷的打破和超越自己;他們讓我永遠能保持創作的快樂,在電影的世界中盡情揮灑。

電影《紅海行動》拍攝的第12天,我在現場摔斷了一條腿,看著一千多人的團隊陷入苦悶,我不願意耽誤大家,默默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國,導演林超賢抓住我的肩膀說:“隊長,沒關係,我們等你!”一句話,我熱淚盈眶。趁著年輕,山高水長,無所畏懼,一起幹吧!我放棄了治療,穿上免負重靴,帶領著蛟龍小隊穿梭在炮火連天的異國他鄉。終於,《紅海行動》在2018年的春節檔上成為冠軍,收穫了36億票房的成績。更重要的,這部作品讓海內外的觀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點贊,為我們生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生產這樣的電影,是中國電影人應該具有的擔當!

只要心中有愛,所有的苦難,都是我們電影人最好的禮物。不忘記自己的起點。當我跟隨著中國的電影作品,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上多倫多、威尼斯、戛納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紅毯上的時候,當我一次一次地像小時候站在後臺,看著銀幕上大大的自己的時候,我對銀幕有了一份新的認識:銀幕的背面不僅是電影,而是時代,偉大的國家能產生偉大的電影;電影取得的一切成就和榮耀,其實和這個國家的成就和榮耀密不可分!

四十年來,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正在富強、民主、文明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中國的電影市場也越來越繁榮。四十歲,我與時代共成長,不氣餒、不沉淪,努力奮鬥、自強不息。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光影留給銀幕,把最精湛的表演奉獻給我們熱愛的中國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