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60歲退休,但一般招工超過50就不要了,難道說50-60歲的人不用吃飯了?

樂在其中L


這個問題是當今最現實的。工廠招工誰都喜歡招年青的,年青人血氣剛旺做事靈活,許多有技術性的就更有希望他們來年回來一直幹,這就是每個老闆都希望的。五、六十歲的是老年人,社會經歷多自然鬼點也多,身體素質比年青人差,今年幹下去沒事明年就不知會發生什麼事。許多老闆私下語言:買棺材板送人不是明智之人。


金通硬1


男人真是悲哀,一輩子做牛做馬,比女人早死,但還比女人遲退休10年,女人50歲就可以去跳廣場舞,活得比男人久,男人得勞動到60歲,領退休工資沒幾年就掛掉的太多太多,不知道媽逼哪來的啥男女平等?過了50歲找工作也沒人要,大部分男的還是家裡的頂樑柱,真他媽悲哀


魚兒在池塘飛


樓主您好,國家規定60歲辦理退休,一般指的是男性,女性的話法定退休年齡是50週歲和55週歲,如果說你到了50歲的年齡,並且你又是個一個女性,那麼基本上按照一定的規定是可以辦理退休待遇的,所以說是不需要來工作。

當然作為男性來講,那麼必須要到60歲辦理退休。所以這是法律所規定的一個退休年齡!但確確實實會遇到一般招工不超過50歲這樣的一個要求,實際上,一些崗位甚至35歲以上都是比較難以找到工作的,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確實是比較尷尬。那麼我們說退休年齡,現行的一個法定退休年齡可能不會就這樣執行下去,可能還會實行一個延遲退休政策,那麼將來我們男性的退休年齡甚至達到65歲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只是說現在還沒有執行延遲退休。

所以說在最後這10年的時間內,如果自己找不到工作,那麼可以暫時停止自己社保的交費,一方面只要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在15週年以上,那麼暫時停止交費也沒有問題,在最終5年也就是說在55歲的時候自己在交這個社保的費用,因為這樣一來是可以享受到社保補貼待遇的,自己對於這個社保的交費會減輕一定的壓力。所以說採用這樣的一個辦法,也是可以為自己減輕一定的經濟負擔。


社保小達人


這個問題太現實了,規定的是60歲退休,但實際上到了50歲找工作就非常不容易了。

我小叔家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家裡經濟比較緊張,因為我們在農村生活,所以40歲的時候他就去崑山打工供孩子上學,大字不識幾個,去了就在塑料製造廠做保安,40歲去的時候人也精神,腰板很直,也有力氣,廠裡偶爾有個出力氣的急岔活的時候他總是搶在人先,很快就能幫著幹完了,幹了10年保安,連社保什麼都沒有,週六日休息的也不規律,有時候有休息,有時候沒有。

第5年的時候就做了保安頭兒,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現頭髮也慢慢花白,看著也有些彎腰駝背了,幹活的時候根本大不如從前,廠裡新來的保安年輕人幹活比他手腳還麻利,反應也快,加上很多文憑不高的人都去廠裡應聘工作,慢慢的年老的一批人開始不中用了,單位就找人辭退這些年老的保安。

我小叔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腦子挺豁亮的,看著跟他年紀差不多大的人都開始被辭退,他買了幾條煙去找廠長,說了些煽情的話,說自己沒文憑出去也找不到別的工作,家裡還有幾個孩子在上學,家裡還有老母親要贍養,整個家庭都需要他養活,說的都是實話;然後自願放棄了自己保安主管的這個職位,說現在年輕人也多,應該給一些表現機會,他們這些老年人按照年輕人的思想做一些基礎工作就行了。

結果說了一番話後,居然把廠長說動了,沒有開除他,只把他的主管位置讓給了別人,工資減了,讓他平時按時值班就行,別出大的差錯。

你看,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這麼基層的工作你年紀大了,領導都不願意要你了,明明知道你50歲以上還需要正常吃喝拉撒,但就是想辭退你,因為提供的勞動價值不足了,加上現在勞動力太多了,年輕人很多都是未就業的,所以一個崗位可能很多人在等著了,導致這個崗位的人還沒有老去,就有新人要進入代替了,所以憑力氣吃飯的人在年輕人年前就不佔優勢了,因為年老力邁這是自然規律。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到了50歲都沒有單位要,一些大企業管理層的人到了50歲還是很吃香的,因為他們是靠專業能力吃飯的,年齡大經手的案例,遇見的場面更大,處理事情的方案比較全面,管理人才的手段比較靈活,是市面上比較吃香的一類人群。

而至於單位招聘要在50歲設限,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比如有一些高危行業,年紀大了就顯得笨重,發生危險的概率比較高,所以越年輕越好,再比如一些苦力行業,年紀大了力氣不足,幹活慢,單位也不願意要,其實就是各種嫌棄了。

每個人都會到達50歲,為了自己在50的年齡到來時不被職場拋棄,就只有現在多吃學習的苦,讓自己有一些硬本領,才不會在50歲時處於被動場面,比如學一門技術學到精湛,或者多學一些管理方面的東西都是非常實用的;改變職場招人的條件很難,但是改變自己全由自己說了算,如果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老了就得吃生活的苦。


筆記簿杏豆


還是讓我這個內行人來告訴你是什麼原因吧。這和50到60歲的人吃不吃飯是沒有一點關係的,為什麼?因為出發點不一樣。

今年的養老保險繳費工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到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從原公司解聘而轉到我們這裡以自由職業的身份參加保險,他們大多是到50歲的時候就會被原公司開除,也就是說你到了50歲,很多公司就會和你解除勞動關係,更別說是50歲的人出來找工作,想成為公司中的一員那簡直難如登天啊!

那麼為什麼很多公司工人一到50歲就會和員工解除和同呢?有的人身體還很棒,完全可以勝任現在的工作,舉個例子最近有好幾個被某公司開除的工人,幹到50歲公司就不要了,那麼為什麼不不讓他們幹到60歲呢?其實並不是他們幹不動了,而是因為如果在公司待的時間長了,公司就不能輕易的把一個即將退休的人解聘。

我的一個親戚就是在一傢俬營公司幹活,50歲了公司就會採用各種方法逼你離職,比如給你調換工種,比如給你降工資,使你不得不選擇離開,即使是連打掃衛生,人家也都不會要50歲以上的人了。

當然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但是作為企業主資本家他們才不願意讓員工幹到退休,五六十歲的人也要吃飯,五六十歲的人也要掙錢,但是想找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還真的是很難很難,相信這一點對於那些下崗職工是有深刻體會的,五六十歲的人出來找工作真的很難。


鄉村小二哥


國家規定60歲退休,但一般招工超過50就不要了,難道說50-60歲的人不用吃飯了?


當一些專家在鼓吹延遲退休、國家似乎也在穩步推進延遲退休的計劃時,有考慮過很多人面臨的中年危機這樣的困境?


只要找過工作,都會留意到不同公司的招聘條件,其中對年齡的限制:中資企業通常都有明確的年齡限制,根據不同的崗位要求的最高年齡有所不同,極少會將年齡放寬到50週歲;相反國外的一些跨國公司,在發佈的招聘廣告上是不限制年齡的,雖說年齡偏大實際也沒有太多機會(現在很多外資企業已經本土化,裡面大多也是中國人),但至少不會這麼公開的年齡歧視。


這其實就是問題所在。在歐美髮達國家、甚至我國的港澳地區,年齡偏大者如果有意願,找一份與自身履歷有關的工作是有可能的,因為僱主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履歷及經驗;而在我們國家目前的環境,則幾乎不可能(除去極少的通過熟人介紹),因為招聘條件就將某一個年齡段的人排除在外了。


整個社會現在就是這樣的氛圍。在一些國企,企業改制或企業破產,就是將一部分未到年齡的員工提前正式退休或內退(未到退休年齡前由工廠支付生活費,到政策允許的退休年齡就辦理正式退休),所以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十幾年時間,通過一刀切(比如女職工45歲、男職工50歲),大量的在職職工變成退休人員,很多幾千上萬職工的國企,最終減員到一兩千人,這其實也是導致一些地方養老基金入不敷出的原因。當然能享受這樣的政策的,也只是國企員工。


現在在外企、私企工作的人員遠遠超過國企,不論是從事什麼行業(國企從事有害作業崗位,比正常退休年齡還有提前5年),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男60、女55才能退休。在私企或外企工作,穩定性不如國企,承受的壓力比在國企更大,難免不會遇到各種問題,尤其是因為公司或個人原因需要更換工作。但目前的用工環境是過度消費勞動力,歧視年齡大的人員,當社會都沒有營造一種健康的氛圍,大量既找不到工作又無法領取養老金的中老年人,會給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whitedeer


國家規定60歲退休,但一般招工超過50就不要了,難道說50-60歲的人不用吃飯了?

這個問題是指:國企職工一般是工作到60歲退休。可是民企,私企那要是幹到60歲基本在50多歲就不要你幹了。現在招工基本招年齡在35歲以下人員。老職工可能幹到50歲。最後叫你走人。一般民企都不願意招50歲以上人員。所以50歲後很難找工作。


鬱金香137652766


50到60歲的人當然要吃飯,一方面,喊著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另外一方面,卻不使用五六十歲的人,裡面究竟是什麼原因?大概原因如下:

1、五六十歲重新找工作的,個人能力欠缺。大多數50多歲的人,基本就是在單位的技術崗位或者領導崗位,為單位奮鬥一輩子,不會出現失業、下崗或者被單位買斷等(企業辦不下去破產等除外),出現50多歲出來找工作的,大多數工作能力比較欠缺,或者是被單位邊緣化,能力不突出、工作平庸之人。


你想一下,真正技術厲害、管理突出的人,不會在50多歲被單位拋棄,單位無論效益如何不行,肯定要留住那些技術骨幹和管理骨幹,能夠出現50多歲二次就業的,確實自己工作能力、動力存在問題,這樣的群體,原單位不要,私人企業,或者民營企業,你覺得會要嗎?

2、五六十歲人,已經沒有了工作激情和鬥志。大多數50多歲的人,一輩子,給企業奉獻了青春和夢想,高生活成本、高房價、醫療、子女上學等生活重壓下,早已經把身體掏空,因此,在這個時候,一方面,是身體不行了,另外一方面,確實也沒有了鬥志,因為在他們看來,馬上就要退休了,你還那麼操勞,有啥意思呢?也蹦噠不了幾年就退休了,幹嘛還那麼賣命工作?正是這一種心理,導致這樣的人群,上班的時候,混日子,不好好工作,讓單位不敢要。

我們單位,或者朋友單位,大多數50多歲的人,基本是這個心態。


3、勞動力過剩,供大於求,導致企業有選擇的空間和餘地。雖然我們在喊勞動力緊缺,實際上,我們的勞動力還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年輕人的勞動力,是過剩的,你看一下,每一年大學畢業生,多少人找不到工作,企業正是抓住這個情況,知道市場廉價勞動力,特別是沒有工作的大學生多的去,因此,不會使用五六十歲的人,而是選擇年輕人。

4、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大多數去市場上招工的,是私人企業、民營企業或者個體,他們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把你的利益,最大化使用,如此下來,年輕的勞動力,特別是有工作經驗的35歲以下的勞動力性價比最好,而50多歲的,性價比最差,這些私人企業老闆,比你算的精多了,他們都在算計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給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


5、新老員工的心態,以及年紀大的“老員工”的自我退化。不得不說,50多歲的“老”員工,不好管理,一些人甚至擺老資格,覺得你一個年輕人來管理我,我跟你父母一樣大,你有什麼資格來指手畫腳,讓我幹這幹哪,50多歲員工毛病多,不好管理是一個重要因素,而年輕人便於管理,比較聽話,工作又有激情和熱情,是其主要原因。

6、關於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問題。一些企業不願意招聘50多歲的員工,就是因為他們的學習能力、創造力,以及思維能力在下滑,思維死板,缺乏創新,相對於年輕人來說,思維活躍,創新力強,而且,年輕人富有激情和熱情,執行能力比較強。


7、沒有一個明確的處罰措施。針對一些企業,明確要求不要45歲以上的,特別是一些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寫著:30歲以下,或者35歲以下,明顯做出了年齡要求,但是,即便如此公開對上了“年紀”的人拒之大門的招聘要求,沒有一個具體的管理部門去處理,責令整改等等,滋生了此類現象的產生。

實際上,50多歲的人,雖然有很多缺陷,同樣有很多年輕人沒有的優勢,如他們有工作經驗,工作成熟、穩重,小心謹慎,工作中,不會犯啥大錯誤,此外,他們在溝通能力和與人打交道方面,也是比較放心的,不會亂說話,與人和諧相處,他們將人生閱歷和沉澱的東西,並用到工作中,是那些毛頭小夥子們沒法比的。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由於人力資源緊張,社會制度完善,可以通過立法和公會解決這個矛盾問題。但是我們國家雖然也有立法保護勞動者權益,但是對於40到50人員沒有一個真正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至於公會,筆者只能呵呵了。我只是想呼籲一下國家一方面加速相關立法,另一方面把公會這個組織真正利用起來,不要只做裝飾。能稍微為勞動者,特別是40.50的弱勢群體做一些實在的工作,我想這個社會會更和諧吧?另外根據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理論:推動社會發展的不是隻有資本積累吧?社會的消費良性循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吧?提高勞動者的消費能力也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國家不能只重視短期的社會收益卻不重視勞動者的權益。否則很可能走入產品相對消費的過剩。可能帶來社會經濟疲軟,甚至是危機。國家實力既要有經濟上的硬實力,又要有消費能力的軟實力。隨著我們國家人口紅利的日益減少,國家應該重視40.50人員的重要性。別說什麼平均工資之類不切實際的指標,要看到廣大勞動者真正的收入相對於生活存成本的日益降低。要讓勞動者真正得到重視,真正可以有能力消費。


榮譽利劍


國家規定60歲退休。把一般招工超過50歲就不要了。難道說50一60歲人不用吃飯了?

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有點繞腦筋。國家規定男性滿60週歲、女職工滿50週歲,女幹部滿55週歲即可退休。

50歲的人,還要應聘於企業?不知50歲以前是什麼職業?是下崗?還是退崗?還是內退?

一、下崗?

如果是50歲現在下崗,企業是有後續安置措施的,根本不用再去應聘的。

二、退崗?

如果是退崗、即退出現崗,企業是另有按排的。崗位有變動,工資也可能有變動。但身份沒改變、仍是職工,是無須再應聘其它企業的。

三、內退?

如果是內退、除工資有調整外,其它仍有企業承擔的。身份不變、待遇不變,也無須再應聘企業。

四、女職工?

如果是女職工,現在就可退休。人都退休了,還談什麼招聘條件?

五、女幹部?

如果是女幹部,那就工作至55週歲退休。還有後顧之憂?

六、早期下崗職工?

如果是早期下崗的失業人員,50一60歲了是不會再去企業應聘的。儘管生活艱辛,但也生活就序。

人是要吃飯的,無關年齡的大小。50一60歲的人和年輕人一樣去企業應聘,說實話、就沒有一家企業願意招聘、面臨退休的人員。

七、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養老院。

企業是生產經營單位,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養老院。企業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或專業知識、身體健康的適齡青年。

特殊行業對年輕人還有特別要求,例如化工行業。

有的個別行業所從事的是體力勞動,對年齡和身體健康還另有要求。

現實就是現實,高調沒用。50一60歲的人無論原來從事過什麼職業,再進企業、除非有特別技能、是企業所需(臨時聘用),否則這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