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二戰勞工上訴聯合國,欲借國際平臺就日本二戰罪行發聲

10月30日,兩名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強徵的韓國勞工向聯合國相關機構提起上訴。

據《韓國先驅報》30日報道,二戰期間被日本強徵為勞工的兩名韓國受害者本週三(29日)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起上訴。據受害者的代表律師稱,受害者們尋求在國際平臺上就此問題發聲,希望聯合國介入並向日本政府和企業施壓。報道稱,這是被強徵的韓國勞工首次向聯合國提出上訴。

據《韓國先驅報》報道,提出上訴的兩名韓國勞工是楊錦德(Yang Keum-deok,音譯,下同)和李俊植(Lee Chun-shik)。在1910年-1945年日本對朝鮮殖民統治期間,他們曾被迫在日本鋼鐵廠勞動。兩位受害人呼籲日本政府向戰時受害者道歉並對他們遭受的苦難做出賠償。

楊錦德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一想起日本人像對待牲畜一樣對待韓國同胞,我就無比憤怒……我希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下跪,並儘快向我以及受難同胞道歉。”

2018年10月30日,韓國最高法院判決日本公司新日鐵住友金屬公司(Nippon Steel&Sumitomo Metal Corp.)賠償包括李俊植在內的四名二戰勞工,這是有關被強徵勞工問題的首項裁決。但日方企業並未採取任何行動來執行法院的裁決。

自韓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以來,又有82名受害人向韓國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日本企業賠償,訴訟對象包括日本的11家企業。

對於韓國法院的裁決,日本政府聲稱殖民時期的問題在1965年雙邊關係正常化的相關條約已經解決。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道,韓日雙方政府都有意向就戰時強徵勞工問題進行談判,但均以失敗告終。韓國最高法院去年10月的這一判決在今年7月引發了日本一系列的報復行動——宣佈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的措施,並將韓國排除在具有貿易優惠地位的“白名單”國家之外。

《韓國先驅報》報道稱,在日本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期間,約有261000名韓國人被日方強迫勞動,目前尚無官方數據證實其中還有多少人在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