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冷戰結束後,各軍事大國都在調整軍隊的結構,優化軍隊的力量,根據未來的戰爭模式摸索出最合適的軍隊規模,最明顯的例子是美軍最初在中東地區打的那幾場仗,以絕對優勢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打出了摧枯拉朽的氣勢,這種大空海小陸軍的全新搭配,震驚了世界也成為了各國軍方研究學習的榜樣。

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進入21世紀,大兵團的編制慢慢被淘汰,師改旅的風潮席捲整個世界,傳統的“師團營”架構變成了“旅營”架構。師改旅的目的就是為了適應未來局部戰爭的需要,的確在集成度、信息化、靈活性方面,旅比師更有優勢也更加便於部署,但這是基於大規模機械化戰爭不會爆發為前提的。俄國近年來卻反其道而行,把旅又改回師了,到底誰才是對的呢?

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俄國前任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被西方吹捧為俄國“最偉大的軍事改革家”,按我們多年的經驗教訓來分析,被西方吹捧基本上不是什麼好事,這代表著被吹捧者不是已經踩進坑了,就是催促被吹捧者趕緊去踩坑。謝爾久科夫在成為防長之前只是一個在預備役待了一年半的中尉,對俄軍的瞭解只能算是一個外行,就是這樣的外行卻醉心於模仿西方的一切。他對俄軍中的陸軍與空軍的改革力度很大,師改旅的直接後果導致了20萬中基層官兵解甲歸田,有10個軍事單位被撤,大量空軍基地被棄置,而且連軍事裝備也儘量從西方採購了。最後他成功地把一支足以應付核大戰的俄軍改成了一支“短小精悍”的適應局部的新型軍隊。

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不能說俄軍的改革沒有任何的正面意義,最起碼裁減大量兵員後,軍費也比較寬裕了,“短小精悍”的部隊換裝新式武器也容易多了,應付那些頻發的低烈度武裝衝突的確更加得心應手了。不過,俄國目前面對的外部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它被一個擁有30個成員國與500多萬軍隊的龐大軍事組織所包圍,而軍改後的俄國陸軍只剩下100多萬人。

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俄軍除了核威懾能力外,在常規作戰力量上不佔任何優勢,一個擁有龐大國土的國家如果沒有若干支規模化的軍團,是很難抗衡北約與美國的,尤其在蘇聯解體之後,俄國已經處於守勢,這意味著未來如果爆發戰爭將會在俄國的國土上進行,大軍團作戰成了唯一選擇。

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2012年紹伊古成為新國防部長後,開始對前任過激的改革措施進行糾正,首先將鎮守首都地區與西部地區的部隊恢復師級建制,在第2近衛摩步師、第4近衛坦克師的基礎上整合成第1坦克集團軍,並在西部軍區再增加3個師,這並非簡單的恢復原編制,而是與之前有著實質的區別,在作戰能力上有了大幅的提升。並且還在營的基礎上恢復了團的建制,並讓之前被裁撤的5.5萬名准尉歸伍。紹伊古認為這些基層幹部是軍中最寶貴的骨幹力量,之前的改革不但浪費了國家投入的資源,也讓軍中專業骨幹嚴重短缺,造成戰鬥力的急劇下降。另外,俄軍還重新恢復了負責政工的崗位。俄軍的改革“翻案”並非真的在走回頭路而是在糾偏。

俄羅斯軍隊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師改旅本來沒什麼對與錯,改革的目的只是為了創建一支精簡有效的軍隊,但是如果改革只是為了改而改,不考慮本國的實際情況盲目的跟風,最後就會陷入教條主義之中,輕則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重則連國家的安全都無法保證。俄軍就是一個現實例子,軍隊被強行裁減與縮編已經引起將校們的強烈不滿,軍心的動搖對俄國來說就是一場大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