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縣:鋪好“三條路”造福新農村

日前,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發佈2018年度“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評選結果,茶陵縣被評為2018年度“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

這是茶陵縣努力改善居民出行條件的重要成果。近年來,該縣交通運輸局緊扣“加快高質量發展,推進湘贛邊界中心縣建設”目標,精心謀劃,狠抓落實,傾力打造出行“便捷路”,著力修建鄉村“美麗路”,全力守護身邊“安全路”,為農民致富奔小康、實現鄉村振興、構建平安社會提供更好保障。

便民出行,打造“便捷路”

11月1日清早,虎踞鎮石朱村70歲的村民陳凡新騎著摩托車,拖著兩大框土雞、草魚去縣城農貿市場擺攤。“家門口的路通了,騎摩托車趕集出攤方便多了!”他笑呵呵地說道。

陳凡新告訴記者,石朱村靠近雲陽山,山地較多,他家住在村裡水庫旁。以前由於水庫至村部的道路沒有硬化,摩托車開不進來,外出只能靠步行。去年,該村啟動了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項目建設,拉通了水庫到村部之間的道路,他的出行方便了。如今,他在縣農貿市場租攤位做生意,日子過得紅火。

像陳凡新一樣,享受到這樣便捷出行變化的居民,在茶陵還有很多。2017年,該縣啟動了脫貧攻堅“一五十百千”工程,其中貧困村路網提質改造計劃1020.3公里,總投資5.53億元,現已完成路面鋪設963.447公里。隨後,該縣還啟動實施了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省交通廳下達的茶陵縣項目計劃356.554公里,現已完成344.157公里。

一條條農村道路被拉通、拓寬、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

改善村貌,修建“美麗路”

國慶節期間,在山西務工的小王帶著妻兒回秩堂鎮探親,驚喜地發現回家的村道大變樣:曾經坑窪的村道變成了平整的瀝青路,路中間畫著車道線,沿路種上了桂花樹,路上還設有限高架。

“沒想到老家的村道修得這麼好,贊一個!”10月7日,在返回山西的路上,小王掏出手機,拍了幾張村道照片發到朋友圈,引得紛紛點贊。

去年來,在“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過程中,茶陵縣投資1000萬元,規劃文明示範路16條128公里,創建了洣江街道、嚴塘鎮、腰潞鎮、火田鎮、秩堂鎮5個管養示範鄉鎮,完成了重點路段嚴重破損路面換板修復2171平方米,清挖水溝75.38公里,剷除路肩34240平方米,綠化修枝刷白18200棵,人工打草75.38公里,路肩培整3300立方米,路面保潔68.48公里,路肩播撒花種6公里,並安裝玻璃鋼公里碑、百米樁、限高架、反光鏡、標誌牌等設施。

“四好農村路”逐步成為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提升百姓出行品質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多管齊下,守護“安全路”

9月25日起,茶陵縣交通運輸局、縣“三治三保”聯合執法大隊聯合開展以“防風險、保安全、迎大慶”為主題的治超、治非、治亂專項聯合整治和馬路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該局執法人員利用電子顯示屏、出租車、執法車輛等進行宣傳,從源頭監管,並對轄區內貨源企業進行走訪,與源頭企業責任人簽訂責任書,確保企業嚴格按國家規定裝載,無違法超限超載貨車出廠(場)。執法人員兵分四路,聯合交警等部門分別對全縣違法超限超載現象多發、頻發重點路段進行巡查,加強G322線施工現場管控,對28個趕集日鄉鎮馬路市場進行道路疏通,對人員、車輛進行勸導、勸返工作,保障國慶期間百姓安全出行。

該縣交通運輸局將百姓出行安全放在首位,加強運輸市場監管,重點對4家客運企業、226臺客運班車、113條客運線路、35臺公交車、100臺出租車、2019臺貨運車輛、7個駕校經營全面監管。共檢測車輛6萬餘臺次,查處超限超載車輛131臺、非法營運車23臺、無牌無證摩托車20臺、普通客車3臺,行政處罰48萬元。該局治超工作“路警聯動”在上半年全省暗訪檢查中得到省廳充分肯定和表揚。

同時,茶陵縣交通運輸局還投資350餘萬元在G106平水段、S320棗市段新建2個不停車檢測系統,現已完工。投資485萬元新建的界化壟聯合治超執法站,已完成設計、評審,啟動徵地程序。(株洲日報記者 陳洲平 通訊員 尹美林 王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