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往實裡走 確保個個過硬

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黔南州緊盯農村領域,覆蓋其他領域,採取壓實責任、村村過“篩”、對症下藥、暗訪督促的“四步走”策略,已基本整頓完存在“病灶”的131個農村軟弱渙散黨組織,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弱項短板得到有效補強,村幹部隊伍“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的意識明顯提高,為全州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明確整頓任務,扣緊責任“鏈條”。8月以來,州委組織部先後5次行文或下發工作提示,召開2次會議對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整頓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壓緊壓實整頓責任。壓實縣委主體責任。突出縣委牽頭抓總責任,督促所有縣級領導下沉到村,包村排查整頓,縣委召開常委會對排查出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研究確定,並逐村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壓實縣委書記帶頭責任。各縣市及時成立縣委書記任組長的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負總責,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作為各級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書記抓、抓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壓實“五個人”具體責任。對排查出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明確1名縣級領導聯村、1名組織部領導包保、1名鄉鎮副科級領導包村、1名第一書記駐村和1個縣直單位幫扶,明確具體整頓責任,問題銷號後才能“脫鉤”。

開展逐村摸排,做到村村“過篩”。各縣(市)建立排查機制,堅持“誰排查、誰整頓、誰負責”原則,嚴格對照“3個問題5種類型”標準,不設比例、不定指標,由縣級領導帶隊,帶著排查表、分析表進村入戶,通過開展訪談、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摸清村情實際、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情況、村幹部隊伍建設情況、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鄉村治理情況、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等,逐項建立問題清單,逐村分析研判,簽字認定,報鄉鎮黨委和縣委組織部,組織部召集相關部門聯審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研判結果報縣委常委會研究確定。“大回訪”排查足跡遍佈全州1186個村,排查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131個,比例達11.05%,其中,村黨組織書記不勝任不稱職89個、有幹部涉及刑事前科和涉黑38個,信訪矛盾突出4個。

堅持“照單抓藥”,確保“猛藥去痾”。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聚焦脫貧攻堅、農村產業革命要求,按照“一問題一對策”要求,制定“一村一策”整頓方案,明確整改時限,實行掛圖作戰。針對“村黨組織書記不勝任不稱職”問題,對不勝任不稱職的22名村黨組織書記、14名村委會主任、25名其他村“兩委”人員進行了調整,從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中配強村“領頭雁”60人,舉辦全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將131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列為重點培訓對象,強化履職能力培訓,並組織全州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開展“學麻懷幹勁、找攻堅差距、抓問題整改、鼓決勝信心”現場教學活動,從麻懷村鄧迎香同志的典型事蹟汲取“奮進力量”。針對“村幹部受到刑事處罰、存在涉黑涉惡”問題,嚴格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制度和縣級聯審機制,對村“兩委”成員拉網式開展背景審查,對全州排查出的有刑事前科和涉黑的38名村“兩委”幹部,一律進行了調整。對福泉市鳳山鎮三根樹村主任存在涉黑問題,從嚴打擊以吳定飛為首的犯罪團伙,由市委書記進行聯村包保,抓好黨組織整頓,迅速修復政治生態,提升黨組織戰鬥力。針對信訪矛盾突出的問題,建立縣鄉領導包案化解機制,由縣、鄉、村三級派員組成調解工作組,集中上門“會診”,開展積案化解。目前所涉4個村的信訪問題已終結。

下沉暗訪督促,當好整頓“顯微鏡”。由州委主要領導帶頭,安排所有州級領導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脫貧攻堅工作,到村同步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排查整頓督導,傳導工作壓力。州級成立督導組先後開展2輪全面督導,“顯微鏡”式走訪查看各縣(市)存在排查範圍、排查程序、研判要求,整頓情況、責任落實、黨組織作用發揮等存在的問題,督促抓好整改,對工作不實、執行打折扣的嚴肅進行問責。暗訪督查發現羅甸縣龍坪鎮排查簡單化、研判不精準等問題,督促將頂訪村、七一村納入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整頓,並在全州進行通報,對2名排查的縣級領導、1名村黨支部書記進行約談,1名鎮黨委書記進行誡勉談話,兩名副科級幹部進行嚴肅問責,1名村黨支部書記進行免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