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購買理念淺談(二)"被迫"買電動車,該怎麼選?

電動車購買理念淺談(二)

為什麼標題要用到"被迫"二字?要知道,以目前國內電動車的購買情況來看,除了像特斯拉這種買來當玩具來開,且不止這一輛車作為出行工具之外,其他在限牌城市購買電動車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迫於沒有汽油車指標從而被動的選擇電動車。

那麼今天我們要聊的問題,也是上一篇文章中《電動車購買理念淺談(一)你是否該買電動車?》的後續問題——如果你不得不買一輛電動車的話,該怎麼選?

首先我要和大家說明一點,千萬不要用買汽油車的套路去選擇電動車,因為在同級別的電動車和汽油車中,電動車的指導價可能要比汽油車遠遠貴出一個級別,其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方面受制於目前許多電動車的電池成本要佔整車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導致像一些既有汽油版也有電動版的車型,後者的指導價要比前者高出一倍左右。

第二方面是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變化,從2019年6月開始,電動車的地方補貼全面取消,國家補貼也相應"退坡"。另外,由於補貼政策的調整也和電池密度係數相關,所以不同車型的補貼減小金額是不一樣的,總之,補貼政策變化之後,絕大部分電動車更貴了。

下面我們進入本文重點,當你準備和電動車"相依為命"時,你該看重它哪些表現?

一、實際續航能力

電動車購買理念淺談(二)

現在有很多新能源廠商,在宣傳推廣的時候會故意把"60公里/時等速續航"的里程數放大幾十倍的字號,為的就是誤導那些小白鼠消費者,讓他們天真的以為這款車真就能跑這麼遠。

實際則不然,等速續航是新能源廠商最不要臉的傳播點,客觀上來講,電動車的實際續航表現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電池壽命、車重、風阻、天氣等因素,而主觀上還會涉及到一些複雜的路況,比如爛路、堵車以及不同駕駛員的駕駛風格等,都會影響到電動車的實際續航里程。 同時他們在等速續航測試時,一般會通過夏天不開空調,放屁不開窗戶,甚至晚上不開車燈等"反人類"的做法來測出最長續航里程,所以這樣的數據就算測出來結果是10000公里,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電動車購買理念淺談(二)

還有一個關於續航表現的數據——NEDC,要知道這個測試可是將車放在轉鼓上進行的,況且在測試過程中限定條件也很少,而且規律性也很強,所以NEDC的實際參考價值也不高。

另外,電動車在低溫環境下的續航能力通常也會大幅縮水,甚至很多電動車在氣溫低於零下的場景內使用時,實際續航往往會縮水到理想狀態下的一半里程,甚至更多!所以,這一點也是需要第一次購買電動車的朋友們來特別注意的。

那電動車的實際續航該如何考察?其實很簡單,你可以從相關車型的論壇或者車主的實際使用情況中得到答案,或者最直接的方法是,去充電站禮貌的和車主攀談,這樣還能得到除了實際續航表現之外的其他相關車型相對最客觀信息。千萬不要嫌麻煩,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你的電動車很有可能因為實際續航不夠而把你撂在寒風瑟瑟的冰天雪地中。

所以在同樣的預算情況下買電動車時,哪款車的實際續航里程數最大,哪款車就要優先考慮。

二、實際充電速度

在選購電動車時,"實際充電速度"表現的重要性是和上述"實際續航能力"劃等號的。畢竟電動車充電和汽油車加油的效率完全是天壤之別,那麼在差不多的實際續航里程數下,充電速度更快的那款車要優先考慮。

首先在通常情況下,如果你長期靠快充樁為電動車加電的話,那麼電池自身的材質會一定程度影響到實際充電速度。

其次需要考慮的是,該車型是否帶電池加熱甚至恆溫液冷系統。殊不知,鋰電池可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公舉",夏天熱不得,冬天也冷不得,就連你手機上的鋰電池都可能扛不住"冰火兩重天",何況"電動爹"呢?

可能說到這裡有的人會提出異議,我家有私人車位,也可以安裝私人充電樁,甚至90%的情況下我也都會在家慢慢悠悠的充一宿,不在乎什麼實際充電速度。要是真這麼想的話,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電動車也是汽車的一種,汽車的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給人類帶來更高效的出行。你買了電動車之後也不大可能每晚都是在家充電,也許你會在週末兩天自駕遠行,也許你某一天的用車裡程超過了實際續航里程,當諸如此類的不確定因素到來時,你才會知道什麼叫做"車到用時恨電少,電到充時直跺腳"了。

其實說到這裡已經接近尾聲了,那麼有的朋友還要問,除了實際續航能力和充電速度之外,那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要考慮呢?呵呵,別鬧了,你已經悲催的"被選擇"了電動車,就不要再挑三揀四了,什麼舒適超大的空間,什麼豐富多彩的配置,統統忘掉吧。就要寒冬數九了,多買幾條秋褲,挑一件足夠禦寒的羽絨服,才是更重要的事!

雖然最後這段話很扎心,但良藥終究苦口,烙鐵們,買電動車還是要慎重考慮!

電動車購買理念淺談(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