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美食海納百川,蘭州拉麵、襄陽牛肉麵、湖南米粉,桂林米粉,遍地開花。

不過最近去了一次桂林才發現,真正的桂林米粉根本就不是在武漢吃的那種。用桂林本地人的說法就是:不正宗。

其實不止桂林米粉,不少外來的美食都是“武漢特供”,這些“假美食”去了當地再難覓其蹤影。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不過這些“假美食”的存在有著必然的意義,我們稱這些美食為武漢特供。雖然武漢美食如雲包容性很強,但外來美食如果一成不變,也很難迎合我們的胃口。

這些美食裡面的區別,還得從去了一次桂林開始說起。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真正的桂林米粉幹撈不帶湯」

在桂林,桂林米粉就是一家獨大。去了桂林一週,如果不能接受螺螄粉的“芬芳”,每天就只有各家不同的桂林米粉供你選擇。

桂林米粉和武漢的“正宗桂林米粉”大不相同,都是幹撈的,幾乎不帶一點湯水,只有吃到最後,剩下少許哨子,才會加入些麵湯,緩解之前的油膩。

那麼回想在武漢吃到帶湯水的桂林米粉,幾乎就與正宗扯不上什麼關係了。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除了幹撈與帶湯的區別,差別最大的還是在哨子上,廣西口味雖然與湖北類似,吃的食材卻更為刁鑽,牛腸、豬肺、豬頭肉什麼的都是常規的哨子。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在桂林最常見的哨子是鍋燒,也就是武漢這兩年才大火的脆皮豬肉。本來以為糧道街的桂林米粉加入脆皮豬肉是跟風,原來這才是人家的傳統。脆皮豬肉泡在粉裡,就宛如油條下火鍋一樣,能迸發出意想不到的奇妙。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桂林的米粉也和武漢吃到的大相徑庭,反而和武漢這邊的細粉更為相似,都是曬乾後泡開,卻更加柔韌一些,不易散開。

桂林人似乎不喜油炸,一碗米粉配上些腐竹、豆乾或一顆滷蛋,會吃的再加杯豆漿。如此,開啟一天的序幕。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桂林米粉長什麼樣子?」

武漢的桂林米粉基本上也都是桂林本地人開的,無論是老闆還是店員,都操著一口濃重的廣西腔,把一家早餐店做成了家族生意。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桂林米粉,最有特色的就是

嬰兒手指粗細的米粉,米粉柔韌,非常筋道,卻又還有一點軟糯,與其它店家一夾就散的米粉,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老闆們肯定也還原過真正的桂林米粉,卻發現武漢人的口味更加挑剔,桂林當地的米粉,味道偏淡些,哨子也多用豬肉和內臟,而武漢人則更愛吃牛肉,老闆結合了當地的做法,整塊牛肉滷完再切薄片,不會搶了風頭。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還是要去長沙吃一次正宗湖南米粉」

在說武漢過早,天下第一的時候,不少長沙人都對武漢早餐之都的名號頗有微詞,認為長沙的米粉20多種蓋碼,不會輸給武漢,我還是想說,你們太年輕。

不過單論米粉這點,湖南米粉還是更勝一籌。湖南米粉將米粉和蓋碼都做到了極致,咱們大武漢心悅誠服。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其實幾次去湖南,才會發現湖南米粉只是一個統稱,長沙人愛扁粉潔白如玉,柔軟順滑,常德人愛圓粉,Q彈有嚼勁,韌性十足。

《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曾戲謔道“美好的米粉像少女的胸,在北京,你只能吃到硅膠”。就像熱乾麵出了武漢就無法複製,湖南米粉亦然。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除了米粉,蓋碼更是湖南人的驕傲,原湯肉絲、辣椒炒肉、紅燒肉、豬肝、卜豆角炒肉、排骨、寒菌、香菇青菜、酸辣雞雜、雪裡蕻炒肉……除了普通的炒碼,蒸煮煎炸燉,一樣也不會少。

似乎身邊的每個湖南朋友,離開家鄉後最大的思念就是那碗米粉,“回家嗦碗粉”似乎是他們對家鄉的全部思念。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湖南米粉是專屬武漢味」

武漢的湖南米粉大多用河粉代替,相較於湖南扁粉,河粉更寬更厚,口感緊實了許多,卻不太容易入味。

也有不少店子用手工粉來代替,在去湖南之前,比手指更寬的手工粉,一度讓我以為湖南米粉就是如此的豪放。手工粉相較於河粉更還原了些,米香卻還是薄弱了些。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不同於長沙的各種炒碼,武漢人似乎對牛肉格外鍾情,早餐店裡的哨子,離不開武漢人愛的牛肉、牛腩、牛雜、牛筋這幾樣。不過武漢人早已不依附於湖南米粉原本的口味,做成了專屬武漢的樣子。

是不是正宗有什麼關係,至少在武漢伢的心中,這碗粉只有在武漢才吃得到。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火遍全國的蘭州拉麵,蘭州人不認識」

在蘭州點“蘭州拉麵”,收錢阿姨一定會嗤之以鼻:“我們一直叫牛肉麵的,外邊叫蘭州拉麵的都不正宗。要幾碗面?肉要不要?蛋和小菜?”

“一清(湯清)、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蒜苗、香菜)、五黃(麵條)”,是蘭州拉麵的五大元素。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牛骨湯、水蘿蔔是基礎,辣子卻是拉麵的點睛之筆,不同於武漢油辣子重辣,蘭州的紅辣子,注重香。面上還要撒上些新鮮的蒜苗和香菜,增香的同時也緩解了些油膩。

到了蘭州,才發現,麵條還能這般講究!一般來說,牛肉麵有大寬,二寬,韭葉,蕎麥楞,細面,二細,三細,細,毛細等。(我知道你聽不懂,沒去蘭州之前誰懂呢?)想吃什麼樣,買完票和師傅說,就會給你現拉。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第一次去蘭州,7塊錢點了一碗牛肉麵,可不要覺得賺到,拿到手裡才會發現原來麵條裡是沒有牛肉的!想要吃牛肉,需要另外加錢單點一碟!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版蘭州拉麵卻接受度更高」

在武漢吃的蘭州拉麵,只有拉麵和刀削麵兩種。

全國各地的蘭州拉麵也差不多都如此,這些火遍全國的蘭州拉麵都是遠在蘭州250公里之外的青海化隆人開的,相較於蘭州拉麵的精細,化隆人將蘭州拉麵做了些減法,反而卻將蘭州拉麵帶到了全國,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喜愛。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少了蘿蔔、辣子和蒜苗,武漢的蘭州拉麵吃的就是拉麵本身,現揉現拉的面比我們吃到的掛麵和水鹼面勁道了不少。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襄陽牛肉麵在襄陽是要配黃酒的」

因為都在湖北省,襄陽和武漢之間距離不遠,牛肉麵的差異也變小了。不過區別還是有的,襄陽人口味更重!襄陽牛肉麵的湯頭都是用牛骨、牛肉、牛雜長時間熬製,踏入襄陽的第一步,似乎就已經被濃厚的牛肉香氣圍繞。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除了牛肉,我鍾情於襄陽牛肉麵的原因更是上頭的海帶,豆腐與豆芽,在牛油的浸潤下,即使沒有牛肉的加持,依舊有滋有味。

不同於武漢過早配上米酒的清淡,襄陽人吃麵必須要喝黃酒,有的還會嚼大蒜。麵條香辣、黃酒酸甜,相得益彰。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來到武漢的襄陽牛肉麵清淡得多」

襄陽牛肉麵來到武漢,其實更好復刻些,同樣鍾情於鹼面,減少了不少隔閡,可是入鄉隨俗,襄陽牛肉麵來到武漢還是清淡了不少,

濃厚的牛油也只是作為了最後的點睛之筆。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雖然大部分襄陽人都不會捧場武漢的襄陽牛肉麵,因為完全解不了思鄉之情嘛。但是誰說不是呢,這不跟在外地吃熱乾麵是一個道理。出了家門口的美食,怎麼可能沒有一絲變化。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熱乾麵走到了信陽也被當地人加以改善,更加迎合了當地人的口味,甚至已經叫囂著,信陽熱乾麵是時候自立門戶了。

討論到這,美食的正宗的定義好像越來越模糊,似乎也不再那麼重要,自己喜歡才是王道,正宗與特供,你更喜歡哪一款?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

你還吃過哪些“特供美食”?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武漢的這些“假美食”,還要欺騙大家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