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宇新材:深陷退市泥沼,自救式收購能成嗎?

11月5日晚,紅宇新材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深圳酷賽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酷賽投資)、深圳鉑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鉑暉科技)合計持有的深圳鉑睿智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鉑睿智恆”)75%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亦構成關聯交易,公司將於11月6日停牌。

公開資料顯示,紅宇新材成立於1995年7月,於2012年8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對耐磨新材料進行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的企業,按照2019年中報披露的數據來看,磨球、襯板、錘頭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共佔營收的比例為59%。

紅宇新材:深陷退市泥沼,自救式收購能成嗎?

具體來看此次收購,紅宇新材收購鉑睿智恆75%股權交易價格預計在6億元至7億元左右,本次購買資產完成後,紅宇新材將成為鉑睿智恆的控股股東。

紅宇新材擬採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深圳鉑睿智恆科技有限公司的75%股權,但最終支付比例和金額由雙方協商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紅宇新材要求酷賽投資、鉑暉科技就鉑睿智恆本次交易完成後的淨利潤情況做出業績補償承諾並與公司簽署相關業績承諾補償協議,倘若鉑睿智恆在業績補償期間內為完成業績承諾的,酷賽投資、鉑暉科技應以股份或現金方式對紅宇新材進行補償。

據悉,此次收購的鉑睿智恆成立於2014年12月,設一家專注於智能手機領域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計算機軟件、信息系統軟件以及集成電路的研究和銷售。

據公司官網,鉑睿智恆目前已經擁有覆蓋多種場景服務能力的互聯網產品線,其中,DIDO OS、I酷市場服務於KOOBEE、海爾等知名品牌商。據相關分析人士表示,紅宇新材收購鉑睿智恆旨在避免退市,畢竟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從今年9月以來,紅宇新材已經發布了8次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紅宇新材通過收購資產避免退市,顯得尤為重要。不過,此次收購案還處於謀劃階段,具體細節有待公司日後公佈。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歷2017、2018年連續虧損後,2019年紅宇新材似乎迎來了業績反轉。

根據三季報顯示,2019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0.94億元,同比增長8.47%,歸母淨利潤0.45億元,同比增長174.92%。

紅宇新材:深陷退市泥沼,自救式收購能成嗎?

業績看似實現高增長,但根據三季報顯示,紅宇新材淨利增速飆漲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通過訴訟等司法途徑陸續收回去年收購三家公司預付的股權轉讓款,增加2019年利潤4332.41萬元。

2018年公司決定終止收購眼千里、銀浩自動化和雙十科技三家公司各50.01%股權,按照協議,上述三家公司股東需退還公司預付的股權轉讓款。因上述三家公司股東未按照協議如期退還,公司於2018年11月28日向湖南省寧鄉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9年3月,經法院主持調解,公司與上述三家公司股東達成調解協議。

根據三季報披露,公司自2019年4月29日至 2019年9月2日陸續收到上述三家公司股東退還的股權轉讓款及資金佔用費合計7663萬元。

勝訴的官司錢雖然讓紅宇新材在前三季度淨利扭虧,但公司的主營業務增長依然停滯不前。

事實上,紅宇新材自上市以來,營收、淨利增速就非常緩慢,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淨利增速均為負數。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下降23.94%,歸母淨利潤虧損0.5億元,公司稱,虧損主要是由於公司耐磨鑄件產品售價下降以及PIP技術的推廣處於初期階段歷史形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較大等因素所致。

2018年公司虧損進一步加大,根據財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同比下降30.81%,歸母淨利潤虧損2.85億元。

公司稱,虧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紅宇新材耐磨鑄件業務產業同質化較為嚴重,競爭加劇,導致業績大幅下滑,二是,第二主業PIP技術產業化處於爬坡階段,還未真正實現盈利,三是,因公司個別客戶停產、限產等原因經營困難,導致紅宇新材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擬單項計提壞賬準備。

公司業績在大幅下降的同時,銷售毛利率也在下滑,截止今年三季度末,這一指標為24.44%,雖然較2018年、2017年分別提升18.58%、7.6%,但與之前的數據相比,下滑趨勢明顯。

紅宇新材:深陷退市泥沼,自救式收購能成嗎?

此外,公司股權質押率也較為嚴重,根據Wind數據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硃紅玉、朱明楚股權質押率分別為100%、99.98%。

紅宇新材:深陷退市泥沼,自救式收購能成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業績不斷下滑之際,紅宇新材的股價卻一路飆漲,從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296%,最新總市值為60億元。

紅宇新材:深陷退市泥沼,自救式收購能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