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我們從黑柳朝的身上,學習如何做一位好媽媽

巴學園的成功不僅在於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更在於“小豆豆”有一位好媽媽。

如果沒有開明陽光,和欣賞孩子的媽媽黑柳朝,可能小豆豆的狀況更為糟糕,不僅原來的學校認為小豆豆是“不可救藥”的孩子,小豆豆當時知道自己是個壞孩子的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恐怕會埋下自卑的種子。

黑柳朝在小豆豆黑柳徹子二十歲時才將一年級時轉學的原因告訴她,黑柳朝問成年後的小豆豆“那時,我們為什麼要換一所學校,你知道嗎?”“其實是退學了。”

如果當時黑柳朝像很多媽媽一樣,這樣教育孩子“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再找一所學校,如果你還這樣,就沒有學校要你了。”那麼結局就不一樣了。

現實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方式上有很多問題,或許家長們沒有察覺到,一位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我們從《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媽媽黑柳朝身上,學習如何做一位媽媽。

《窗邊的小豆豆》:我們從黑柳朝的身上,學習如何做一位好媽媽

01 每一個孩子是否都是天使,取決於家長的教育方式

《窗邊的小豆豆》是影響二十世紀兒童文學的傑作,併入選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本,是一本經典育兒類書籍。

故事講述一位名字叫小豆豆的一年級學生,因為在學校調皮淘氣,被學校勸退。小豆豆的媽媽不得不再給孩子另選一所其他的學校。這所學校就是巴學園。

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重視孩子的傾聽、尊重、自由,和巴學園獨特的辦學風格,吸引小豆豆的喜愛,從此小豆豆由一名“學渣”變為一個好孩子。並且巴學園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小豆豆的一生。

作者黑柳徹子即是小豆豆本人。黑柳徹子是日本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根據自己親身經歷的小學教育,創作這本膾炙人口的作品《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書中向我們娓娓道來小豆豆在巴學園所經歷的事情,其中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貫徹其中,從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把孩子當天使的學校,也能看到小豆豆有一位把小豆豆當天使的媽媽。

當小豆豆在車站看到售票員,很羨慕售票員的工作,便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想當一名售票員,媽媽此時並沒有表示吃驚的樣子,她對孩子的天真爛漫的想法給予的是默許和鼓勵,“不過,你不是一直想做間諜嗎?這可怎麼辦才好呢。”

這個情景是小豆豆去新學校的路上發生的,媽媽和小豆豆還是像往常一樣聊天,而沒有急躁地催促著並數落著孩子“你快點,再不快點就遲到了”,“就你這樣的孩子,沒人學校要你”,“到了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不好好學習,就別唸書了。”這樣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作為家長說了多少?

當媽媽黑柳朝面對小豆豆老師找談話時,媽媽沒有說一句否定自己孩子的話,她瞭解小豆豆,知道小豆豆古怪行為背後的原因。

小豆豆上課時不停地抽拉抽屜,是因為小豆豆從來沒有見過那樣的抽屜,覺得有趣,等她習慣了,就不會不停地開關開關了。

站在窗前看宣傳藝人,從窗口探出頭去看燕子,在繪畫時把旗子的穗子畫到桌子上,對於小豆豆在學校的這些,在老師眼裡所謂“壞孩子”的行為,媽媽沒有表示責怪小豆豆,而是對於小豆豆乾擾老師和同學們上課,表示十分地抱歉。

黑柳朝的想法是,想辦法找到一所能理解小豆豆性格的學校,而不是去責怪孩子的不聽話,在學校搗亂,才讓學校不要她了。

我們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去抹殺孩子的天性,而要向小豆豆的媽媽黑柳朝那樣去鼓勵、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長。

《窗邊的小豆豆》:我們從黑柳朝的身上,學習如何做一位好媽媽

02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巴學園是這樣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大門是用矮矮的樹做成的,樹上還長著綠色的葉子;教室是六輛廢舊的電車。這是巴學園給小豆豆和媽媽的第一印象,但媽媽沒有提出否定,而是讓小豆豆去試一試。

如果現實中看到這樣情形的學校,恐怕不少媽媽會擔心學校的教育問題,這學校一點都不正規,在電車裡上課夏天孩子會不會熱,冬天會不會冷。如果真的有一所學校,在家長們面前,能否給孩子選擇這樣不是“重點”的小學,還不得而知。

校長小林宗作先生讓孩子準備中午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小豆豆的媽媽按照巴學園的要求給孩子做了午飯,並非常佩服校長先生,能把午飯的特點用這麼簡練地話說出來,並讓孩子充滿期待和喜歡。

媽媽給小豆豆準備的午飯,黃色的煎雞蛋、綠色的豌豆、茶色的魚鬆,鬆鬆的粉紅色的鱈魚子,在小豆豆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第一頓午餐記憶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小豆豆不小心把心愛的錢包掉在廁所裡,並自己在掏廁所找錢包弄得髒兮兮時,媽媽聽說這件事,很贊同校長的教育方式:即校長對這件事沒有生氣,信任孩子,並讓孩子做事有始有終。

對於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許多家長炸了鍋,不是找老師,就是找學校。怎麼能讓孩子幹這樣髒的事情呢,或者錢包掉在廁所就掉了吧,再買一個新的就好啦,不要去掏廁所,多麼噁心多麼骯髒啊。

日本有句教育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媽媽黑柳朝和校長都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在讓小豆豆通過勞動去學習,去體會生活,自己把廁所的東西掏出來,也要原原本本地放回去。小豆豆雖然沒有找到錢包,但她體會到勞動的快樂。

巴學園的要求,小豆豆的媽媽都照做了,她認可學校的教育方式,理解教育方式的原因,以及目標。孩子良好的教育,離不開家校地密切合作與相互配合。

《窗邊的小豆豆》:我們從黑柳朝的身上,學習如何做一位好媽媽

03 媽媽對孩子的無私的愛,不只是照顧和呵護孩子,更需要信任和放手

心理專家說:“為什麼父母總不相信父母放手,孩子也能發展得很好呢?鞭打著孩子只能養出奴隸,不能養出學習的主人。”

家長們把全部的愛都給予孩子,不僅給予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孩子的學習上更加上心,嚴加管控。

抖音、快手等小視頻流行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搞笑段子,媒體報道有家長陪孩子寫作,被氣出了心臟病。

家長們不停地鞭打著讓孩子在嚴格監控下學習與成長,就像今年熱播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喬英子,媽媽為監控她的學習,在家中牆壁上裝上透明的玻璃,這樣可以時刻監控喬英子的學習。

而小豆豆的媽媽黑柳朝對孩子的教育則是信任和放手。她放手讓孩子去參加夜間露營,給小豆豆準備溫泉旅行三天兩夜的行裝,儘管媽媽開始對於一年級小朋友去“溫泉旅行”有些驚詫,但媽媽讀了校長先生的信之後,還是信任老師,讓小豆豆去度過了一個難以忘懷的旅行。

有一次,小豆豆跳進抹牆妮,媽媽沒有嚴厲的責怪小豆豆,而是跟小豆豆提醒說,以前不是說過了嗎?看到什麼有趣的東西,不能立刻跳上去。要先在旁邊觀察一下,知道到底是什麼後,才能決定怎麼做。

曾經一天中午小豆豆看到地上一張報紙,覺得非常有趣,然後便跳了上去,結果掉進了廁所。小豆豆不免吃了許多苦頭,才又變回乾淨的孩子。媽媽用這件事來給小豆豆警醒,希望小豆豆以後謹慎一些。

媽媽從來不對小豆豆說“應該去幹什麼”,小豆豆如果說“我想幹什麼”的時候,媽媽就會說“好啊”,然後並不多問,但她會把孩子們做不了的手續上的事情幫孩子做好。

比如小豆豆學芭蕾舞這件事,媽媽黑柳朝就是這麼做的。

黑柳朝對於小豆豆的教育,信任和放手的例子還有很多,諸如小豆豆放學回家拿回來的樹皮要媽媽咬一下,測試一下媽媽是否身體健康,媽媽明知道這是騙人的把戲,還是鄭重的按照小豆豆的要求做了,這對小豆豆來說,是多麼大的信任。將來長大之後,小豆豆就會明細樹皮的原理,和媽媽的無條件信任和愛了。

我們從小豆豆的媽媽黑柳朝身上,學習如何做一位好媽媽,好家長。首先要把孩子當作“天使寶寶”,去幫助他們成長;理解和配合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得到家校互動最好的教育;對孩子信任和放手,讓他們自己鍛鍊身心,學會長大。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不僅要得到學校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也非常重要。《窗邊的小豆豆》一本中小豆豆的媽媽就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