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局,低利率時代來了

好宏大的選題...但是會很有趣。

從哪開始說起呢?

先聊聊怎麼就變成了低利率時代吧。

其實,看待經濟增長的角度有很多,比如GDP,這個我們最熟。

還有一個角度就是從生產要素看待經濟增長,公式是這樣的:

經濟增長=技術水平x組織方式(勞動力,資本,資源)

解釋下,所謂經濟增長,就是勞動力、資本、資源三個要素以何種方式和效率組織生產的產出

大变局,低利率时代来了

放到這個體系裡,利率也就是用錢的成本,只是「資本」要素的一部分。它作為價格型工具,調低可以提升資本要素的產出。

那為什麼要把利率調低呢?

核心原因是其它幾個生產要素並沒有變好:

· 技術要素—沒有飛躍,移動互聯網之後,5G、區塊鏈等還處於萌芽階段;

· 組織方式要素—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全球化基本接近飽和,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還在XXXX,算是全球化的一種倒退;

· 勞動力要素—主要經濟體全部面臨老齡化問題;

· 資源要素—這個用處不大,資源價格一般順應經濟週期,經濟增長它就漲,經濟變差它就跌;

· 資本要素—簡單說就是貨幣的價格和數量,這兩樣資源就躺在各國央行的貨幣工具箱裡,可以隨時拿出來用。

比如昨天國常會上釋放出的「降準降息」預期,就同時調用了價格型和數量型工具。

哦對了,9月份也是美聯儲調整利率的窗口,市場預測這個月降息50BP的概率非常高。

降準就是央媽跟商業銀行們說:你們以後給我的上供少交點兒吧,把這些錢拿去放貸,支持實體經濟。

降息就是降低錢的價格,讓大家用錢的成本更低。估計本次會依靠調整LPR利率來實現。

豈止是低利率,很多地方已經進入「負利率」時代了,體現有三種:

· 負政策利率,央行把存款準備金收益設為負的,逼著銀行去放貸;

· 負利率債券,因為大家對未來的經濟很悲觀,集體買入長期國債,導致國債價格越來越高——票面值100元的10年期國債,交易價格飆到了

130元,最終倒置收益為負;

· 負貸款利率,銀行求著借錢給你,不僅不要利息,還倒貼。這種好事兒我怎麼遇不上呢,哼~

··· ···

低利率有什麼影響?

簡單來說,利率降低可以拉高所有資產的價格

但2%、3%這種低利率水平,資產沒啥機會的,因為價格已經很高了。

反倒是利率6%降低到3%的過程中,買資產大有可為,因為僅這一個變化就可以讓資產價格翻倍。要是再疊加供不應求、貨幣放水,嘖嘖嘖,那可真是...

不好意思,又拐到一線房價上去了

大变局,低利率时代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