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鏈日報:詹克團: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

熱點:詹克團: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 結束這段非常時期;經濟日報: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潛力可期。

1)詹克團: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 結束這段非常時期。詹克團在朋友圈髮長文《讓我們一起努力,共渡比特大陸非常時期》。在文章中,詹克團表示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結束這段非常時期,恢復公司的正常秩序。

2)經濟日報: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潛力可期。11月7日,經濟日報刊文《區塊鏈:邁好金融創新這一步》。文章稱,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部分業務場景已從概念驗證逐步邁向業務實踐,包括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資產證券化、證券結算等,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潛力可期。業內專家表示,本質上區塊鏈是一種技術革命與創新。區塊鏈技術特別是聯盟鏈適用於跨機構的金融業務場景,能夠對業務起到促進作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包括金融資產交易、支付結算、供應鏈金融等在內的業務模式,通過區塊鏈技術,都可以低成本地填平交易各方之間的信任鴻溝,使得交易環境更為安全可信,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率,簡化了業務流程,降低了成本。

3)基於區塊鏈的保單理賠流程優化正遇到新的挑戰。基於區塊鏈的保單理賠流程優化正遇到新的挑戰。一是區塊鏈技術在高併發性能方面明顯不足,即它在同一時間只能處理6-8件理賠案例,一旦理賠案例在同一時間超過10件,整個系統就會招架不住;二是部分醫院與醫療機構對接入區塊鏈平臺提供並確認醫療單據心存顧慮,導致整個系統運營效率不如預期。(21世紀經濟報)

4)深圳區塊鏈人才需求領跑全國 平均薪酬大幅領先於全國平均水平。日前區塊鏈再次湧上風口,成為當仁不讓的熱點。智聯招聘近日發佈的《2019年區塊鏈人才供需與發展報告》顯示,區塊鏈領域持續吸引大量人才求職,三季度求職人數是需求的7.12倍;招聘需求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深圳領跑需求,北京人才扎堆;深圳平均招聘薪酬達到16317元,是全國平均的近兩倍。(深圳特區報)

盈鏈日報:詹克團: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

應用:區塊鏈在移動通信,溯源等方面落地

1)銀聯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的區塊鏈基礎技術平臺BSN啟動內測。銀聯與中國移動合作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內測已經啟動,這個國內目前最大的跨行業、跨市場、跨地域的區塊鏈基礎技術平臺預計將於明年4月正式啟用。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研究院區塊鏈負責人周鈺表示,“此次區塊鏈測試平臺將是國內最大的平臺,不僅可以容納多種區塊鏈底層語言,還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進行接入。這是一個跨公網、跨地域、跨機構的全國性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同時,周鈺透露稱,“內測6個月後,將有望正式商用。”(上海證券報)

2)多式聯運一單制首個區塊鏈平臺正式發佈。11月6日,全國首個多式聯運一單制跨境區塊鏈平臺“中歐e單通”,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發佈。該平臺由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研發,標誌著中歐班列物流與金融服務相結合邁出一大步。“中歐e單通”10月20日投產以來,已有多家企業近百筆業務上鍊,與工商銀行阿布扎比、華沙、東京等多家海外機構成功實現數據“秒碰”,涉及貨值金額摺合人民幣近億元。(四川日報)

3)沃爾沃將藉助區塊鏈證明電動車原材料來源可靠。沃爾沃已發佈第一款全電動汽車XC40 Recharge,為確保其鋰電池中的原材料來源是可靠的,沃爾沃汽車將與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CATL)和韓國的LG Chem,以及區塊鏈技術公司合作,追蹤其鋰電池所使用的鈷的生產全過程。區塊鏈中的數據將包括鈷的來源、重量和大小等屬性,以及產銷監管鏈等信息。(科創板日報)

盈鏈日報:詹克團: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

政策:深圳人大報告建議應促進數字貨幣試點

1)SEC年度報告披露針對加密貨幣公司的執法行動。11月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佈了其2019財年的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共暫停了271項證券交易,其中包括一些數字資產公司,總數量僅略低於去年的280個。該報告指出,一家內華達州公司錯誤地聲稱已與SEC合格的託管人合作進行加密交易,並提供SEC監管的代幣產品作為示例。4月,由於擔心市場信息的準確性和充分性,SEC暫時停止了加密貨幣交易所Bitcoin Generation的證券交易。此外,2019年SEC因各種不當行為而執行了31項有法院命令的資產凍結,高於2018年的26項。根據該報告,SEC在2019年針對欺詐或違反聯邦證券法註冊規定對許多數字資產發行人採取了行動。

2)深圳人大報告建議應促進數字貨幣試點,研究發行可行性。深圳市人大今日公佈《構建適應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法律體系推動前海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建設專題調研報告》。報告提到,全球數字貨幣迅速發展,各地監管皆面臨新挑戰。建議研究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數字貨幣促進條例》或前海自貿區規範性文件,從數字貨幣的定義內涵、數字貨幣的發展目標、數字貨幣的監管機構、數字貨幣的發行體系與技術路線、數字貨幣的運營體系、數字貨幣兌換機制、數字貨幣的保存和使用、數字貨幣與貨幣協調運行和法律責任等方面,研究數字貨幣發行的可行性和主要內容。

3)亞洲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區塊鏈標準化將變得至關重要。最近,亞洲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ASIFMA)發表了一份題為“代幣化證券-市場參與者和監管機構的路線圖”的報告。該報告詳細介紹了代幣化對市場參與者的影響,以及跨區塊鏈生態系統的證券生命週期各個階段需要考慮的當前領域。該報告由花旗、野村、普華永道和渣打銀行的員工共同撰寫。報告還建議,代幣交易需要一致的機制,以確保結算的最終結果符合區塊鏈生態系統的監管要求。在設計體系結構和在不同參與者之間就協議達成一致時,還需要考慮存儲和共享個人數據的監管要求。

人物:工行陳滿才、肖磊等談區塊鏈與數字貨幣

1)肖磊:內地香港同時出手,中國官方數字貨幣呼之欲出。財經作家肖磊發文《內地香港同時出手,中國官方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肖磊表示,關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中國已經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和執行邏輯,而且已經開始集中實施。穆長春在香港介紹中國官方數字貨幣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及央行跟香港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協議,同時香港證監會發布了虛擬資產交易所監管細則,這絕對不是巧合,這是中國在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的另一個佈局,即香港在這一領域扮演的重要角色已經清晰。

2)納斯達克前首席執行官:加密貨幣應去除博

彩元素。納斯達克(Nasdaq)前首席執行官Bob Greifeld表示,他沒有任何比特幣,既不相信也不懷疑比特幣作為投機性投資的價值,但加密貨幣要發揮其潛力,博彩元素必須去掉。Greifeld相信數字貨幣為社會提供了價值,減少了摩擦成本。 就穩定幣而言,他認為數字貨幣的價值與主權財富聯繫在一起。

3)工行陳滿才:區塊鏈適合用於信息的共享和透明、業務流程的優化及資金的高效清算。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科技部副總經理陳滿才表示,經過幾年的運用,我們感覺基於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不可纂改、可追溯這些特點,它比較適合用於信息的共享和透明、業務流程的優化以及資金的高效清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