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爸媽們多少會補充一些營養素,經常各種營養素買一堆,不知道怎麼吃。總是被”先吃什麼,後吃什麼,這個和那個能不能一起吃“等問題困惑。既然大家都這麼關心這些問題,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吧。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與寶寶有關的營養製品大致有這些:魚肝油、維生素AD、維生素D、鈣、鐵、鋅、DHA(魚油、藻油)、益生元、益生菌、其他維生素。

怎麼服用這些營養素更好呢?根據營養素的相互作用,共以三種補充方式說明:

1、同補不同服:可同一天補,但在不同時段分開吃;

2、同補同服:同一時間一起吃;

3、不能同補:同一天不能一起吃。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一、“同補不同服”有哪些?

目的:幾種營養素同時補充時,為了避免相互干擾,影響吸收,可以相隔一定時間段分別服用,還可以減少對胃的刺激,最終得到所需營養的有效補充。

1、 早鐵、中鋅、晚鈣

鈣鐵鋅只能以二價離子的形式,進入體內參與血液循環和利用,他們在細胞膜上的蛋白結合位點相同,三者同服會競爭結合位點,使吸收都不好。當這些營養素都缺乏時,可以同補,但是不能同一時間服用。

三者的服用時間最好間隔3小時以上,鈣在晚上需求量大更易吸收,可晚餐後1小時服用;鐵和鋅時間比較隨意,可分別在早餐和午餐後1小時服用。

鈣鐵鋅怕草酸、鞣酸,別用果汁水、蔬菜水沖服,餐後1小時服用也是為了減少食物中的這些成分影響其吸收。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注意:

1、缺鈣的寶寶易缺鋅,可先補幾天鋅,再補鈣,更利吸收。2、治療缺鐵性貧血時,鋅易流失,補鐵期間需補鋅。

2、早維D,晚鈣

維生素D俗稱"鈣伴侶“,能促進鈣、磷吸收,維持骨骼鈣密度,預防軟骨症及小兒佝僂症。常

見製品有維生素D2/D3製劑、魚肝油、維生素AD製劑(以下都用維D代替)。

從維D與鈣的作用機理看,分開服用效果更好。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原因並不是鈣會影響維D的吸收,而是補充的維D多為D2和D3,需要在體內轉化為具有生理作用的1,25(OH)2D2和1,25(OH)2D3等活性物質

,才能更好地參與鈣的運轉,鈣、磷的調節和骨代謝。吃進去的維生素D並不能馬上起作用

所以,早上吃維D,晚上正好迎接鈣的到來,吸收效果會更好。當然,實在容易忘記時間的,兩者餐後同服也是可以的。

3、 葉酸與維生素C間隔2小時

從備孕的前三個月到孕後的三個,準媽媽都應該每日補充0.4mg葉酸,甚至可持續到整個孕期,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和巨幼細胞貧血。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在服用葉酸的同時最好別和維生素C同服,因為葉酸在鹼性環境穩定,維C在酸性環境下穩定,兩則同服影響利用率,服用間隔時間最好大於2小時左右,一般喜歡吃水果蔬菜的媽媽,不容易缺乏維生素C,可不用額外補充。

4、益生菌和抗生素間隔3小時

抗生素是藥物,不算營養素,也放在這一併提出吧。

在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時,服用用益生菌,對減輕副作用和腸健康恢復很有幫助。在治療這種腹瀉時往往會搭配益生菌。由於抗生素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會殺死益生菌,不能同時服用,兩者需間隔3小時左右。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二、“同補同服”有哪些?

目的:一是當兩者同時服用時,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更利於身體健康;二是兩者同時服用並不會相互干擾,對健康都有益。

1、益生菌和益生元

益生元是一類不被人體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能被腸道益生菌發酵分解,並能促進益生菌的增殖。簡單講就是,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服用益生元,對調節腸道健康更有益處,在購買益生菌製品時可以選同含益生元的。

PS:益生菌利於營養素的吸收,補充益生菌時可不必與其他營養素,如鈣鐵鋅、維生素等分開吃。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2、魚肝油和魚油

魚肝油主要成分為維生素D和維生素A,與預防佝僂症和夜盲症相關;魚油主要為DHA,與大腦及視覺發育相關。名稱相近,卻不是同一種營養,吸收原理也不相同,所以可同時吃。

維D與維A為脂溶性維生素,魚油對其吸收還有促進作用,同時服用有益。(澡油DHA同理,澡油DHA的純度高,腥味不重,寶寶補充可以優選澡油DHA。)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3、維生素C和鐵

維生素C能促進鐵吸收,不用間隔時間,與鐵同服效果好。不過維生素C容易從食物中獲取,一般不用額外補充。補鐵的同時,多攝入新鮮的水果蔬菜。

三、不可同補

目的:兩者同時補充,可能會造成營養的浪費或有過量的危險。

魚肝油和維生素AD

初次帶寶寶的爸媽,可能對他們比較陌生,不知道他們的區別。其實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主要區別是,魚肝油是從深海魚的肝臟提取,來自天然;後者多是人工合成;如果兩者同時服用,易過量,選其一便可。當然,維生素D製劑也不能與其中任何一種同時服用。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另外,補充魚肝油或維生素AD時,也沒有必要補充維生素D,除非醫生有特殊建議,比如早產兒對維生素D需求比較,可能會搭配兩種製劑。

寶寶缺鋅有哪些表現?如何補充?何時開補?

缺鈣症狀

  1. 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2. 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髮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3. 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4. 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5. 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 由於同時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7.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
  8. 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補鈣方法

中國居民膳食鈣參考攝入量: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0-6個月的嬰兒每天對鈣的攝取量為200毫克,因此,寶寶只要每天喝母乳600ml左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

寶寶到了4-6月大時,已經開始添加輔食,每天的喝奶量會逐漸減少。而6-12個月的嬰兒對鈣的攝取量卻每天增至250毫克,因此,這時候開始,寶寶通過添加輔食來補鈣或者補充鈣劑!

1.多食用鈣質含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鰍、河蚌、螺、蝦米、小蝦皮、海帶、酥炸魚、牡蠣、花生、 芝麻醬、豆腐、松籽、甘藍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2.對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壞草酸(草酸能影響鈣的吸收),然後再烹調。如:甘藍菜、花椰菜、菠菜、莧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筍。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3.單獨補充:補鈣和補充其他礦物質分開補充。

4. 吃含有維生素D的鈣片補充

5. 鈣劑在臨睡前食用,或午餐和晚餐之間食用更容易被吸收。

6.多曬太陽:紫外線能夠促進體內VD的合成利於鈣的吸收。但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

寶寶缺鐵有哪些表現?如何補充?何時開補?

缺鐵症狀

寶寶多在3、4個月以後,胎儲鐵用完,母奶含鐵少。孩子缺鐵可致缺鐵性貧血,3歲內的小兒最常見。

小兒面色變蒼白(以唇、眼瞼、指甲最明顯),食慾不振,煩躁不安,活動後呼吸急促、脈搏加快,還可有肝、脾腫大,異食癖,嗜睡且睡眠質量不好、頭髮乾枯、易落。

小嬰兒大哭時可有呼吸暫停(背過氣);幼兒及學齡兒童可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上課做小動作等。還可致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輕症血紅蛋白9—11克/百毫升,中度6—9克,重症6克以下。紅細胞小,為小細胞性貧血。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補鐵方法

嬰兒在4~5個月後急需從膳食中補充鐵,如強化鐵的配方奶、米粉、肝泥及蛋黃等。我國6月齡-1歲嬰兒鐵的每日適宜攝人量是10mg。

AAP(美國兒科協會)推薦,純母乳餵養、混合餵養中母乳量過半的嬰兒,從4月齡開始強化補充1mg/(kg·d)的口服鐵劑(比如寶寶體重6kg,那就每天補充6毫克鐵),直到飲食中(輔食或配方奶)有足夠的鐵。

1.多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

血紅素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不受其它食物成分干擾,吸收率較高,如肝臟中鐵的吸收率達10%-20%,能讓大家補鐵補血更充分。

2.多吃促進鐵吸收的食物

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能使食物中的鐵轉變為能吸收的亞鐵,獼猴桃、柑橘、橙子、西紅柿等果蔬都富含維生素C。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3.吃強化食物

在奶粉、米粉、豆漿中,有很多都是特別添加了鐵的,“鐵”的強化食物中食物標籤上都有特別註明,選擇合適的購買就可以。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強化食品,一類是按嬰兒食品國家標準強化的,每100 克含鐵6-10毫克。

另一種屬於特殊的鐵強化食品,每100克含鐵高達40 毫克。後者不適合給寶寶食用。建議補鐵同時補點維生素。

4.如果孩子的飲食結構不利於鐵的獲取和吸收,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孩子的缺鐵情況口服補充液態鐵劑。目前市場常見的口服補鐵製劑最好選擇乳酸亞鐵,對腸胃刺激小。補鐵製劑要在飯後服用,不要與牛奶同服。鐵的補充至少要堅持3個月左右的時間,鐵一般建議在午飯後補充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寶寶缺鋅有哪些表現?如何補充?何時開補?

缺鋅症狀

  1. 食慾減退:挑食、厭食、拒食,普遍食量減少,孩子沒有飢餓感,不主動進食;
  2. 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髮、紙屑、生米、牆灰、泥土、沙石等;
  3. 生長髮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的低3—6釐米,體重輕2—3公斤;
  4. 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等;
  5. 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
  6. 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7. 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8. 皮膚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容易癒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溼疹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容易缺鋅的寶寶

  1. 懷孕期間鋅攝取量不足的孩子。孕期對鋅的需求量約為100毫克,其中大概50%被胎兒吸收,而胎兒對鋅的需求在孕晚期達到峰值。
  2. 如果準媽媽的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鋅食品,勢必會影響胎兒對鋅的利用,使體內貯備的鋅過早被吸收,孩子出生後就易出現缺鋅症狀。
  3. 發生早產的孩子。早產將導致孩子失去在媽媽體內貯備鋅元素的黃金時間,造成先天性鋅不足。
  4. 非母乳餵養的孩子。母乳含鋅量極豐富,可達正常人血鋅濃度的6~7倍,更重要的是其吸收率高達42%,這是任何非母乳食品都不能企及的。
  5. 偏食多動的孩子。愛動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因愛動每天隨汗液排出的鋅丟失量可達2-3毫克,如果恰恰你的孩子又存在挑食偏食的情況,那難免要中招了。
  6. 體弱多病的孩子。體弱多病的孩子往往食慾減退,動物性蛋白攝入較少,導致食物中含鋅量不足;有些孩子因生病長時間依賴單純性靜脈輸液也易出現鋅攝入量不足。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6、另外還有一些個別的孩子,如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容易腹瀉的孩子也容易缺鋅。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的最新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少年兒童的缺鋅率高達60%,這60%的兒童每日鋅攝入量不足世衛組織推薦量的一半,也就是說每2個孩子中就有1個缺鋅!

補鋅方法

方法一:母乳餵養

因為初乳的鋅含量特別高,所以在孩子出生後,建議給孩子喝初乳,至少餵養6個月。

方法二:及時添加富鋅輔食

寶寶6個月以後,需及時添加蛋黃、豬肝泥、豬肉末、核桃仁粉、芝麻粉等含鋅豐富的輔食。

當寶寶輔食添加有困難時,擔心營養攝入不足,可以適當配合服用鋅補充劑(液)。

多吃含鋅多食物:瘦牛肉、豬肉、羊肉、雞心、魚、牡蠣、蛋黃、脫脂奶粉、小麥胚芽、芝麻、核桃、牡蠣豆類、花生、小米、蘿蔔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鋅在什麼時候吃比較好呢,建議在早飯後或者早飯前吃比較好吸收

鋅是比較好補充的一款營養素,也是比較容易流失的,鋅會隨著我們的汗液、尿液流失,尤其是在天氣比較炎熱的季節,建議給寶寶適當補充鋅。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保健品裡不僅僅含有硒,還含有其他成分,如礦物質、維生素等。因此,在服用時,一定要明確其中的含量,結合自己的飲食和所用藥物,避免發生過量或與藥物相沖

嬰幼兒可以天天吃維生素AD嗎?

維生素A和維生素D在母乳中含量較少,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需求。出生後15天就應該補充魚肝油,以獲得每日400IU(10ug)的維生素D和1000IU(300ug)的維生素A。

母乳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每日按產品劑量服用是有必要的,奶粉餵養的寶寶,配方奶粉中含量能夠滿足到寶寶日常需求的,可以適當減量。配方奶粉中含量較低的,需要每天額外補充。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如果寶寶大些了能夠每天接觸2小時左右的日曬,也可以停停補補,當然多數情況下能夠接受這麼長時間曬太陽不太現實,寶寶的皮膚受不了。所以,3歲以前最好每日都補充魚肝油。

孩子若果出現偏食,飲食結構不合理,戶外活動較少,3歲-18歲以前都可以補充維生素D,但不必再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A容易從食物中獲取。

哪些人群需要益生菌?

8類寶寶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

  1. 腹瀉的寶寶;
  2. 便秘的寶寶;
  3.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
  4. 剖腹產兒、早產兒、低體重兒、人工餵養、免疫力低的寶寶;
  5. 胃腸脹氣的寶寶、腸痙攣的寶寶;
  6. 積食、消化不良的寶寶;
  7. 因治療需使用抗生素的寶寶;
  8. 哭鬧的寶寶。
鈣鐵鋅、DHA、益生菌、魚肝油等什麼時間吃?哪些營養不能一起補

有以上問題的寶寶,可以嘗試補充益生菌製劑來抑制有害菌,幫助平衡腸道,促進身體康復。

DHA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孕婦及嬰幼兒對DHA有一個攝入量的推薦:

1、孕期及哺乳期婦女:建議DHA平均攝入量不低於200毫克/天。相對於正常人,孕期及產後哺乳期DHA需求量較高,這是因為此階段媽媽們不僅要應付自身需求,同時還要滿足胎寶寶和新生兒的營養需求。在孕期,寶寶對營養的所有需求均來自於母體,同時這一階段是寶寶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而DHA是大腦組織發育的重要成分。對於哺乳期媽媽,母乳是母乳餵養寶寶唯一的營養來源,這個時期對DHA的需求量自然也是更加旺盛。

2、嬰幼兒:建議0-6個月每天DHA適宜攝入量為0.2-0.36%總脂肪酸,6-24個月根據嬰幼兒體重每日適宜攝入10-12毫克/公斤。2-4歲,EPA+DHA的每日適宜攝入量為100-150毫克。嬰兒出生前三年是一生中腦部發育的黃金期,而DHA又是腦細胞及視網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DHA也有一個通俗而響亮的名字“腦黃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