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軍人散文集》之二

《當代軍人散文集》之二

《當代軍人散文集》之二

3.氣鑄英雄

英雄是氣鑄的。

翻開中國的革命史,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英雄。他們或者以衝鋒陷陣的勇敢而令人欽佩,或以不懼嚴刑拷打,不畏死別生離而讓人崇敬。他們生存就是山峰,死後便成化石。山峰讓人感受他們的高大和豐厚,感受他們生命的力量。化石凝結著一種精神,讓審視人類生命的後來者能從中找到一個時代精神的記憶,一種人類精神的銜接。

英雄以靈肉和血淚都獻給一種道德,一種文明,一種精神而成為英雄。所有的英雄為什麼能把自己生命的原力擠逼出來呢?隨便面對一塊英雄的墓碑或者一個英雄的名字,我都能感到一股浩然正氣逼近自己的心靈。這股正氣首先讓人感到:如果你想成為英雄,你就不要把自己的生命當成你的私有。只有這樣,你才會義無反顧地去為他人謀幸福,才會在任何時刻都敢挑戰邪惡。

英雄是戰鬥邪惡而成立的。劉胡蘭在雲周西村站了幾十年,她一直沒有長大,但她也永遠不會變老。她15歲的青春形象曾經傾倒了和還要傾倒多少大大小小的男女。黃繼光作為肉體的胸膛已被邪惡的子彈洞穿,而他精神的胸膛已化作一道銅牆鐵壁,衛護著朝鮮和中國人民的和平。面對這些老的故事,所有善良的人哪一次不心靈震盪?不祈願他們的靈魂安詳呢?

革命的英雄是以浩然正氣站立的,民族的莢雄也是以浩然正氣站立的.吉鴻昌死在同一個隊伍人的槍下,是因為抗日而死的。時光遠去,許多留在什麼名人字典或者地方史志的人物都會被人遺忘,而吉鴻昌面對槍口的冷峻使行刑者發抖的場面卻永遠不會遠去。和吉鴻昌命運相同而英名更著的是古人岳飛,他們為了民族的利益,死在了出賣自己民族利益者的手下。

為正義含憤而死,是一種英雄底氣,為偉業忍辱求生,同樣是一種英雄底氣。司馬遷同樣是英雄,儘管他遭受了腐刑,但在歷史的長河裡卻是個雄氣勃勃的男人,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畢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當代軍人散文集》之二

英雄不把自己的生命看重,但也決不把它作為兒戲。英雄以目己血肉的付出必須為他人謀幸福,為真理以展現。

如今不管是古代的文物,還是今人的字畫,都可進行拍賣。還有一個城市的戶口,一個國家的國籍,也都可以待價而沽。生活,離錢是越來越近了。英雄卻總是離錢很遠。10餘年前發生在南邊的一場戰爭曾留下這樣一個話題,說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戰士們一分錢不要可以衝進槍林彈雨,但如果說許諾哪一個衝上山頂可得10萬、100萬的錢誰也不會去冒險。因為,生命無價。沒有發現哪一個國家和民族禮讚的英雄不是捨身取義,不是造福他人。

忘記自己,才會心生豪氣;懲惡揚善,才會凝聚正氣。

氣鑄英雄,從遠古到特來。(王建雲)

4. 給遠方的愛

曾是那樣真誠而熱烈的渴望著愛,而此刻,當我面對著這一份無盡的思念與等待,你知道,我將要述說的,是這一世永遠也無法終止的情懷。當我帶著青春甜美的夢,怯怯地走進愛的空間,當我用心靈的語言,虔誠地描述著愛的美妙時,你卻已行色匆匆地遠行,遠行到遙遠的海角。這份幸福便分割成兩半,烙刻在時光永不能撫平的心裡。冬去春來,花開花落,許多動人的故事,就這樣悄悄地流逝,而你,卻在遠方。

在岸草初齊的5月,我多渴望自己變成一隻斑斕的粉蝶,落在你的衣襟,再出其不意地嚇你一跳。或者是一朵小花也好,悄悄地碰碰你的手,遞上一個甜蜜的祝福。然而,我只能躲在叢林的後面,默默地把心敞向路的方向,在無人迎送的月臺,等待便成了自己寂寞的悽美的風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詩句裡是這樣說的,但我們是活生生的人,不是飄渺空靈的詩,我們要朝朝暮暮,我們要活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時間,我們要相廝相守,相牽相掛,要和一切平凡的人同其平凡。可是,你軍帽上的徽記,註定了我們只能低吟《十五的月亮》,註定了我們的幸福是為了那萬家燈火的輝煌。我還能說什麼呢?愛不僅僅是獲得,也必須懂得付出,正如燕妮對馬克思所說的: “我希望卡爾跟我茌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樣,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我不僅應該成為一個賢妻良母,而且,要成為他的同志,他的謀劃人,不僅要相愛,而且要尊重。”同樣,我選擇了你,也就別無選擇地接受了你的一切。去投入你所鍾情的事業吧,只要它能使你充實;去追求你為之奮鬥的理想吧,只要它能使你脫俗;去盡心盡力地做你想做的一切吧,只要它能使你擁有無怨無悔的人生。只是,你千萬要記得,記得那個在月夜裡,為你流淚為你歌唱的女子。

在這如水的月夜,我低喚著你,一如清風中舞蹈的翠竹,綿長而深情;在這迢遙的星光下,我低喚著你,一如窗欞上棲息的飛蛾,無奈而執著。風起了,夜深了,多想在這溫馨的夏夜,為你執一把扇,泡一壺茶,唱一首溫柔而婉轉的歌啊。(梁萍)

《當代軍人散文集》之二

我是一名跨世紀之年的退役軍人,每當想起在部隊的一個個日日夜夜,每每回憶在軍營一段段往事就心潮澎湃,思緒盪漾。“生命裡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後悔。”儘管當時自己要求申請轉業,且選擇了復員,但對軍營領導的提攜之恩,戰友的關心之情,我記憶猶新,也切齒不忘。我懷念軍營,因為軍營給了我智慧和榮譽;我懷念軍營,因為軍營給了我健康的體魄和優良的氣質;我懷念軍營,因為軍營有真摯的戰友情和樸實的官兵愛。為表達對軍營的懷念,本人擬將把在部隊十幾年來所閱讀的軍旅文化知識,分《當代軍人散文集》、《當代軍人格言集》、《當代軍人詩歌集》、《當代軍人小說集》、《當代軍人言論集》等編輯成叢書,分期推薦在頭條,供相識不相識的戰友、對軍人有興趣的同學、朋友分享。歡迎賜教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