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了,南昌这个小镇万人备战


江西进贤县文港镇,著名的“中国毛笔之乡”,在长达1600多年的时间里享受着制笔带来的财富和荣耀,一支毛笔已成为进贤文港家家户户的富民产业。全镇大小毛笔生产作坊和经营企业共有2100多家,从业人员达1.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60%,年产销毛笔6亿支。这些年,小镇人投入电商的怀抱,家家户户都从事文房四宝的电商产业。双11临近,也成了小镇人最忙碌的时候。

11月7日,进贤县文港镇“中国文房四宝电商示范基地”,一家名为“醉墨坊”的电商企业,工作人员正在为“双十一”上架的商品做最后的调整。

这家入驻电商基地的公司,是小镇的几个年轻人创立的。公司的老板燕裕典83年出生,毕业后也曾在外闯荡过几年,最终回来了家乡,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把家乡的传统产业搬上了网。

“这几天公司全员加班,为‘双十一’的到来提前备货,确保产品及时下线出单。”燕裕典告诉记者

燕裕典的公司主要经营画笔。在文港镇,毛笔如今只是产品之一,产业已经拓展延伸到油画笔、化妆笔、钢笔、中性笔等各种笔类。他们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保证货源,双十一前已经备足了产品。

周鹏程,生于制笔世家,8岁开始学习制笔,由于掌握了最古老、完备的制笔技艺而被誉为“笔王”。他制作的毛笔,每支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文港毛笔制作工艺繁琐,共有30多种器具、126道工序,也正是其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选择文港毛笔。

“因为纯手工制作,一天能做出100个笔头就算不错的了。”周鹏程告诉记者。

早年,为了能制作出一支精良的毛笔,周鹏程跑了大半个中国,“制作毛笔是为了给人用的,那我就要把我的毛笔送给一些书画大师试用,听听他们的意见。” 如今,周鹏程每年还会为一些书法家、画家等“定制”毛笔。

周鹏程不懂市场营销,他选择用最认真的态度守护古老的制笔技艺,而他告诉记者,在年轻人的帮助下,他也毛笔早已上网,有了自己的天猫的旗舰店。

在文港镇,几乎家家都是一个小的毛笔作坊,街头巷尾,每家都在忙碌。在当地,毛笔产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60%。

在文港镇,电商所销售的不仅只是“一支笔”,通过毛笔带动了整个文房四宝产业。邹老板在镇里有个750平米的仓库,他告诉记者,他的文房四宝等产品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通过电商平台每年的销售额超过千万。

一批通过电商销售的定制毛笔,正在进行最后的上蜡,准备发给客户。

经过几年发展,文港毛笔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文化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文港镇依托文化用品产业,开辟了“线下生意线上发展”营销模式。何昭斌是赣州人,几年前他被蓬勃发展的电商产业吸引而来,主要在淘宝天猫等平台销售水写布等产品。他告诉记者,为了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他的公司已经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年双十一,单店的销售达到4000多件,今年有信心超过6000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