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上市利好誰?

京滬高鐵上市利好誰?

下週如果證券市場會有什麼大事,那我認為就是11月14日,京滬高鐵的上會。

這是八橫八縱鐵路網的第一條面向資本市場的舉措。同時也是八橫八縱中最掙錢的一條,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賺錢的鐵路線。

通過信息披露,我們大概可以瞭解這條“最賺錢”鐵路的大概。

  • 2011年實現全線通車,而總投資達到2290.4億
  • 2013年依舊虧損,但是到2017年已經達到淨利潤127億,累積利潤達到288億(如果有2018年數據,這個數字還將大幅增加)。而根據這個利潤累積速度,整個項目的回本速度大致在16-18年之間,若根據PEG來計算,每年13%的複合增長率,那麼13倍-18倍市盈率都不算高估
  • 京滬高鐵主要收入來源,本身列車的票務收入以及佔線列車的線路使用費,基本已經構成了全年近90%的收入
  • 京滬高鐵的平均上座率據統計為80%,也就是往返京滬沿線,高鐵才是第一選擇

看了這些數據後,我們感嘆一句——“真厲害”以外,我們還能看到其他什麼京滬高鐵的利潤增長點?在和朋友聊天時,我們就“設想”出了這麼幾個方向:

  • 票價的差異化,目前京滬高鐵的高鐵票價不會因班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是這其實並不符合市場規律。發現現在“炒鞋”都會依據尺碼來區別價格,那麼對於時間影響很大的高鐵而言,不同時段的票價差異也許不僅是票價上的收益,更是進一步提升列車上座率的促進手段,通過價格機制合理分流部分客流至非熱門時段,從而彌補了相關時段上座率不高的情況
  • 廣告及服務的加強,雖然現在高鐵的客車服務,特別是販賣服務比之前兩年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相對而言,其品類依舊不夠。那麼上市後,更加市場化的對接,是否能夠促進這一發展。同樣廣告收入也同樣,高鐵的廣告都比較無聊而且表現形式也不怎麼樣,是否未來視屏化、電子設備的嵌入,能夠使得京滬高鐵具有更多試聽體驗,也提升了廣告的收入
  • 而這點,也是我們想到最為可能,而且也許業績貢獻度可能最高的,加開夜間“貨運”班次。京滬鐵路並非24小時運營,那麼夜間時段其實有了一定的可利用空間,而這時候加開郵政專線、順豐專線、或其他快遞專線,這可能會對其業績帶來極大的影響

而與此同時,這第三點的設想也讓我對於已經沉寂多時的快遞股有了更多的期許。我們知道空運貴,但是因為高速過路費的存在,其實公路運輸的成本並不便宜,那麼作為人口密集度最高京滬高鐵沿線地區,如果能夠利用“空置”時間增開更多貨運專列,無疑會對快遞行業帶來巨大的福音。

所以在京滬高鐵如果過會上市後,如果其定價不高的話。我認為以預期而言,京滬高鐵股價上漲一倍還是非常有希望的。而與此同時,是否如我們猜測的,鐵路資產的上市,使得更有可能接近市場化運作,那麼給快遞行業可能能夠帶來巨大的控制成本空間。

對於京滬高鐵這類超一流的資產進入市場,可能用上一句古玩行業的說辭“買到就是賺到”就比較合適。

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股票地圖”,也歡迎支持我們的書《股海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