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在網上不經意間看到消息,說李銀河出版新書,書寫自身的“編年史”,回顧一生歷程,還談到了自己的初戀和失戀後有割腕自殺的想法。我以前就在期待她的自傳,這回突然得知竟已出版,興奮得要亂扭,立馬就訂購了一本預售的簽名本。不過這書讓我等得好苦,一直沒到貨,足足二十天後我才拿到手,而且還不是那種親筆的簽名本。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愛看她的博客,而且是從最早的開始看。很受觸動,尤其是稍後面的部分,也就是關於“為什麼”“美”“生命意義”的敘說,毫無偽飾,像是低沉自語,又似娓娓道來,是直抵心靈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反覆想到生命、存在、死、自殺、宗教、絕望、虛無、孤獨這些沉重的語詞所代表的事物與感受,不由自主地苦苦思索“人生有沒有意義”“怎麼活”“到底做什麼”這些問題?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作者直言從很年輕時起,虛無主義對她就一直有很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大到令她“膽戰心驚”的地步,“有一段時間,我的情緒有周期性的起落,差不多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生存意義’的危機。在情緒低落時,就會有萬念俱灰的感覺”。沒有她寫血書“請命”後在內蒙兵團屯墾、精神幾近崩潰的經歷,也沒有吃過肉體上的多少苦。然而彷彿命定,類似作者的感受,我也在哪一個節點上遭逢了。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最精彩的我覺得是“編年史”,也就是自傳部分。“初戀”那一節真好看。學軍打靶,高大英俊的男孩打了7環、8環、脫靶,而一見鍾情陷入“狂熱愛戀”的作者打了8環、7環、脫靶,她為這一偶合心中暗喜。其後,打靶歸來,居然還收到了男孩遞過來的一張畫有她趴著打靶樣子的鋼筆速寫小紙片,“心中的狂喜是難以形容的”,“被我當寶貝似的珍藏了很長時間。”再往後,男孩知道了她的小名“三反”,兩人還“常常在能躲開人的時候偷偷接吻,吻得如火如荼”。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讓生命歡樂》裡寫道:“最近有太多的不愉快。忽然想起很小的時候媽媽給我講釋迦牟尼的情景······現在,小波死了,媽媽死了,爸爸也死了;身邊有幾個親人病了,癌症;姐姐老了,哥哥剛過了60歲生日,我也在漸漸老去。”平寂、安詳又落寞的一段話,讀來卻是受觸動。這篇文章可以和《媽媽印象》《我的兄弟姐妹》參照著讀,可以看出作為女兒、家中老么、一位普通老人的李銀河。 ●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媽媽印象》裡,李銀河談到了她的母親李克林,《人民日報》的一位元老,原農村部主任。在母親生命的最後時刻,她曾問母親什麼是她心中理想的女性,母親卻答非所問地說了一句:我所寫的那些東西都遠遠不是我想寫的。其中深意,自當細細體會。而母親在革命年代的獨立與先鋒,工作中對農民的感情,將遺產的不小一部分留作老保姆的退休金,在小書店對不識人的售貨員笑稱認得幾個字的情景也留在了我的腦海裡。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再是作為母親的李銀河。《壯壯趣事》裡談到作者領養的孩子壯壯。實在是非常有意思。作者在電話這頭聽到要動眼部手術的小壯壯說想媽媽而在被子裡悄悄地哭,自己也止不住流淚;小壯壯做了幾個丸子後說“我是大廚師了,我不是人了”;小壯壯被問將來想當什麼時,答曰“狗”,因為“小狗多可愛啊”。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有人說李銀河的文字並不美。怎樣才是美?書中作者也談到了王小波曾對她的文字作出評價,很不低,但少了點彈跳起來的感覺。在我看來,她的文字的確是“清通簡要”,而這一點已經很難能可貴了。怕就怕我們中的一些人,明明飛昇不起來,卻要鼓著一股虛勁。魯迅先生說作文要“有

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我覺得李銀河是一位絕好的實踐者。

《生命哲學》:李銀河,生命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智力高王小波十倍”的小波哥哥王小平在《我的兄弟王小波》一書中的話結尾說:“據我看來,李銀河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自信心和不畏挫折的人生勇氣,當時她把這種勇氣像內力一樣灌輸給小波,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使他覺得內氣充盈,天下事無不可為,好像就要風生肘腋,摩翅雲天了。”“他們放棄了平庸的世俗享受,在精神的餐桌上大快朵頤,浪跡天涯,遍歷天下美景,處處尋找美的感受,好像要乘著浪漫的雲霓翩然仙去。這是我輩塵世中的俗物拍馬難及的。” 李銀河說:“

生命是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我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