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說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合格“吃貨”嗎?

很多人自詡為“吃貨”,其實吃貨不僅只是愛吃,更重要的是要懂吃、會吃,吃出學問、吃出健康。

研究證實,維繫人類生命需要40多種必須營養素,世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滿足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日常可供人體消耗的食物多種多樣,功能不一,因此日常膳食需要對食物進行合理科學搭配,食物多樣和營養均衡是合理膳食的基礎。

你敢說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合格“吃貨”嗎?

1)穀類及薯類:米、面、雜糧、馬鈴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

2)動物性食物:肉、禽、魚、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D、B族等 。

3)豆類和堅果:大豆、其他幹豆類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堅果類,主要提供:蛋白質、 脂肪、 膳食纖維、 礦物質、 維生素E, B族等。

4)蔬菜、水果和菌藻類,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

5)純熱能食物: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類,主要提供能量,動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你敢說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合格“吃貨”嗎?

怎麼吃最有營養呢?

那就是要注重食物的多樣性,不要偏食,不要過量,吃的品種要多要雜,這樣吃人體的各種營養素才會最齊全。

反之,吃的太單調會引發某些營養素缺乏,帶來健康危害。比如缺鐵,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缺維生素A,會出現“夜盲症”;缺鈣,會出現骨質疏鬆;缺蛋白質,會出現免疫力下降、消瘦等。

此外,營養過剩也會引發疾病。比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脂肪肝、肥胖等。

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說過:“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 醫學研究證明,有一半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預防的,而飲食調節是預防的主要手段。

你敢說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合格“吃貨”嗎?

飲食可以改變人的健康走向:一日三餐,吃不好,體質虛弱,疾病纏身;吃好了,身強力壯,防病治病!

飲食養生,不是講究吃山珍海味、人參鹿茸,而是在常見食物的使用方法上講科學、會搭配、善平衡。比如主食與副食的平衡,葷與素的平衡,飢與飽的平衡,雜與精的平衡,寒與熱的平衡,干與稀的平衡,攝入與排出的平衡。

大部分人不認為食物有藥性,事實上它是我們攝入量最大的“藥物”。當你坐下來吃飯時,實際上等於你每日三次自己服用大量的“藥品”

你敢說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合格“吃貨”嗎?

“這些藥品將決定你的動脈和血管內部在非進食時流動什麼和怎樣流動”,華盛頓特區責任醫療外科醫生委員會主任、醫學博士尼爾·巴納德這樣說。

他在《生活中的飲食:延長你生命的四種食物》和有關食療書籍中指出,十種主要致人死亡的原因中,四種與飲食關係密切。

我認為懂得這些吃的學問,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吃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