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兩艘滑躍起飛航母可以部署固定翼預警機嗎?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航母上面的戰鬥機,起飛並不是問題,主要是降落。所以想要將固定翼預警機在航母上起降的話,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解決預警機發動機的功率問題,我國的航天航空發動機一直是短板,預警機也是這樣,預警機整個噸位要比殲15重型艦載機重很多,如果不能突破發動機技術的話,那麼固定翼預警機的短途起降能力根本不足以在滑躍式航母上起飛。所以以現有的技術,除非是對001和002型航母進行改造加裝電磁彈射裝置,否則的話我國的固定翼預警機是沒有辦法在這兩艘航母上起降的。

因為如果使用單純的滑躍式起飛方式對於發動機功率的要求很高,以現有國產發動機的推重比根本無法為這種重量的飛機進行起降。所以最佳的方式是採用003型航母的電磁彈射起飛方式起降固定翼艦載機。

美國是現在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在航母上面起降固定翼預警機的國家。前蘇聯也曾有過這樣的研究,為固定翼預警機裝載推重比更高的發動機,使預警機可以在滑躍式航母上起飛。不過最終的結果差強人意,不過這也倒是為我國提供了經驗,讓我國少走了一條彎路。以現在的形式來看,想要用滑躍式起飛方式來起飛固定翼預警機,幾乎是不太可能,就算可以實現也是問題重重。

而美國的路子也給了我們一個借鑑,可以用彈射起飛方式,這樣就不必執著於研究發動機的推重比了。而我國的電磁彈射新技術,更是遠遠超過於美國,只要是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能夠應用於航母上面,那麼使用電磁彈射技術起降固定翼預警機的日子不遠就會來到。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伴隨003型航母一塊兒入役的就是我國的新型固定翼預警機。


沐風談兵論道


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牽涉到可能性和實用性的問題。

實際上,類似E-2C這樣的輕型固定翼預警機(最大起飛重量也就20多噸,還沒殲15大),美國早前已經實際測試過,是可以在滑躍上面上起降的。不過,考慮到安全性問題,還是建議不部署。

艦載機起降的安全性問題,不止是兩個發動機都工作時的可行性/安全性問題,還包括一個發動機發生故障,只有一個發動機工作時的安全性問題。在這個時候,對發動機動力的要求就比較高了。

目前關於我國正在研製的空警600,各種說法很多;關於其發動機的說法,同樣有不少。如果只是現有型號的改進型,那麼動力可能略顯不足;如果是全新研製的型號,那就需要進一步的信息了。

其實,關於我國兩艘滑躍型航母未來戰鬥力提升的問題,不止是預警機的問題,還有艦載機的問題。殲15只是3代戰機,而美國海軍,以及周邊國家以及開始部署F-35系列型號的戰機。雖然不少文章裡對F-35頗多嘲諷,但是,嘲諷歸嘲諷,實際差距還是要正視的。目前殲15的改進型,3.5代的彈射型殲15正在測試,新一代的隱身艦載機也正在研製,未來他們將逐漸取代現有的殲15——也就是說,彈射型號的戰鬥機是可以上滑躍航母的。

如果是類似殲20改進型這種具備強大的網絡化、一體化作戰能力的戰機,其實每一架都可以看做一架小型的預警機、電子戰飛機;通過實時動態組網、分佈式探測技術,可以大大擴展整個機群的探測能力,部分取代預警機的功能。目前美軍正在測試這種技術,我們必然也會發展、裝備這種技術的。


晨曦談兵


我國的2艘滑躍式航母理論上完全可以部署固定翼預警,但是實際上卻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制約很難實現,因為有了蘇聯的前車之鑑,我們發展航母必須走出自己的路子。

傳說中的空警600模型

不過在歷史上蘇聯確實是實現了這個夢想,前蘇聯在80年代秘密研製了安71短距離起降的預警機,並且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實現了起降。該型飛機依靠3臺強大能力的發動機,分別是2臺D-436K/T3 渦扇發動機外,另外一臺便是RD-38A單軸渦噴發動機,依靠這些發動機使安71預警具備了優秀的短距離起飛的能力,並且順利的完成了在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安71同樣是給未來蘇聯的核動力航母使用的,僅僅製造了3架就由於蘇聯的解體導致了項目的擱淺,俄羅斯的由於經濟和技術原因也沒有重啟該項目,在加之該型預警機在性能上差強人意,作戰半徑只有370千米,在實際實驗中有該型預警機在體積上超大,機載設備和系統問題上問題多多等,最終導致了安71預警的的失敗。

AN71

雖然從蘇聯研製的安71預警機給我們製造固定翼預警機提了可參考的價值,我們在發動機領域的瓶頸欠缺,經濟成本和發展思路的轉變,我們今天發展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不能再照搬蘇聯發展模式,我們也沒有必要再研製一款可以在滑躍式航母起飛的固定翼預警機了,我們更多的是未來按照美國發展航母的思路,未來更傾向發展一種類似美國E2C的固定翼預警機,而且未來也會使用彈射平直甲板的航母來滿足部署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需要,目前階段我們的2艘滑躍式航母預警任務主要由直8的改進型號以及卡31預警機來承擔,雖然不能完全滿足需要,但是仍然是最現實的選擇。

說到預警機那麼就不得提一提美國唯一艦載固定翼預警機E2C,E2C預警機作為世界上唯一款在服役的固定翼預警機,以前優秀的性能廣受好評,依靠美國的航母的彈射技術,輕鬆實現了在航母的起降。其航程了達到了270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6噸,探測距離在500千米左右,可以監視多個目標和引導多架戰機進行攻擊,光是預警機能力上說,E2C預警機超越其他所有國家航母預警機(法國航母也是使用的美國的E2C預警機)的能力。

我國固定翼預警機肯定在研製當中,叫空警600也只是傳說,但是研製是否完成是保密的。我國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研製腳步一刻也沒停過,我們的未來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瞄準的是我國的彈射型航母。當我們製造出適合這款預警機的彈射航母平臺後,我想大家一定會看我國的固定翼預警機上艦的好消息。


藍海夢想666


我國現役的兩艘航空母艦雖然都是滑躍起飛航母,但是他們可以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現在他們只搭載有預警直升機的原因並非是因為他們不能搭載固定翼預警機,而是因為我國當前並沒有可以實現一線部署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

圖為網友設計的我國艦載預警機設想圖。


關於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能否在滑躍航母上進行起降,美國曾經用E2預警機在地面搭建的滑躍甲板上進行過相關測試,結論是可以起飛,降落只要跑道夠長就可以。其實,固定翼預警機在航母上起飛不成問題,只是對於降落的要求更高。從重量上來看,E2預警機的全重也就30噸左右,和一般的重型艦載機差不多,只需要適當延長降落跑道即可。

圖為國產艦載預警機可能的配置表。


從起飛上看,二戰時,美國海軍曾經在沒有彈射器,也沒有滑躍甲板的大黃蜂號航母上實現了B25轟炸機的起飛任務,B25掛彈滿油的重量大於E2預警機,但是依然能夠排隊在沒有任何輔助起飛設備的航母上滑跑起飛,這說明E2預警機完全可以在滑躍甲板上起飛。實際上,前掠翼或者平直翼飛機,使用螺旋槳的情況下,起飛時對於速度的要求並不高,甚至可以通過強制制動後再起飛的方式完成短距離起飛。

圖為我國艦載預警機驗證機。


就目前來看,我國新一代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已經開始試飛了,雖然還沒有進入服役,但是我們已經可以基本清楚他的技術狀態,這是一種使用輕型運輸機平臺運12為基礎研發的固定翼預警機,改為雙垂直尾舵,增強了發動機配置,增加了預警雷達天線和數據鏈設備,全重應該比E2預警機高一些,但是也不會很離譜,重量應該還在30噸左右,以遼寧艦和國產航母6萬噸大甲板的體格,完全可以搭載部署。


海事先鋒




很多人喜歡通過杜立特轟炸東京來證明中型運輸機也可以在滑躍起飛航母上升空來臆斷“空警600”的存在。

殊不知,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並不是以放飛多少飛機、放飛多大的飛機決定的,而是由飛機回收能力決定的。



1942年,為報復日軍偷襲珍珠港,杜立特率領十六架B-25轟炸機從航母上起飛前去執行轟炸東京的任務;此外,美軍在近些年也曾多次搞過C-130運輸機在航母上彈射飛的任務。



但是,大家應該注意到,這些大中型飛機在航母上起飛是不考慮回收的,這些飛機執行完任務以後都是在陸地上著陸,因此並不限制航母戰鬥力的發揮。



我國的艦載固定翼飛機的限制不在於航母和雷達系統技術的限制,而是在飛機平臺的限制。目前我國現有的各型飛機都不適合做為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平臺。



這次在西安閻良空軍基地出現的“空警600”應該是一架全尺寸模型,這並不能說明所謂“空警600”的存在,它能證明的是:西飛集團正在研發未來的我軍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載機。



艦載預警機的載機在我國屬於空白領域,必須像研發其它高科技軍事裝備那樣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幹出來,載機的研發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的,絕對不可能憑空變出一架空警幾,然後上艦形成戰鬥力。



載機研發成功以後,進入量產階段,隨後才會被用於安裝雷達天線(頭頂上那個盤子)、操作平臺已經系統,最後是上艦實驗、調試、改進……一系列完成之後才敢說我軍已經擁有固定翼預警機。



軍迷朋友們對固定翼預警機的期盼心情可以理解,但並不能說你今天才看見種子發芽就覺得明天可以樹下乘涼了。


兵器知識譜


不存在什麼無法部置問題,甚至可以說,能夠入選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那麼能夠從滑躍起飛就是一個基本前提條件。許多人為了否定中國航母設計才非要這樣說不可,其實這屬於誤導大家。

大家只需要考慮一點,對艦載機的要求是什麼?人們只注意到艦載機從甲板上起飛的問題,卻忽視了一個問題:著陸,這個著陸可不簡單,還包括一個攔阻失敗,進行復飛的問題,也就是說,這個艦載預警機可以在平直的著陸跑道上進行復飛,這個距離比飛機滑路要短的,也沒有滑躍跑道,只不過還有一點速度,以及較輕的載重,但是這個要求非常嚴格,比滑躍起飛的要求還高,如果它能夠復飛,那麼滑躍起飛就不是問題了。

有關有問題,美軍早已進行過實驗,證明以滑躍方式進行起飛無問題,幾乎談不上什麼難事,美軍現有的鷹眼預警機就可以完成,我們的預警機大概與鷹眼類似,而且可能會更好,所以也具備著起飛的能力,現在也就是我們的預警機何時入役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用的問題了。可能還要等上幾年,才能夠正式的服役,但是這個時間不會太遠了。


麥田軍事觀察


目前我國還沒有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下線的消息,即便是有,可以肯定地說,也不會部署在001和002級滑躍式航母上,但也不等於說沒有預警機。直-18AEW幾年前就已公開亮相,正好可以配備在現役航母使用。

因為滑躍式起飛甲板的原因,暫時沒有計劃裝備固定預,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直-18AEW足可滿足使用,也從而成為最是實用者。

艦載固定預,如網友議論,是為003準備的。

除了直-18AEW和空警-600,網絡曾經曝光了第三種型號預警機,如圖,這是一種高空長航時的無人型號,成為世上唯一的一種,可以理解為一種實驗中的機型。如果技術成熟以後,可以以彈弓式彈射起飛的方式,可以設想部署在目前的航母上。網友或問,回收有無問題?答案是沒有問題,如果我們真有這種需要的話。

總之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選擇會更多。

有意思的是,國產航母002未入役,已有人在考慮001退役以後會怎麼處理的問題。遼寧艦作為海軍第一所航母大學,正值壯年,至少在可見的十年之內,不會做退役的打算。它對我國海軍的貢獻堪稱功不可沒,經過001十年改造,我們從無到有,發展出自己的航母,現在建設的節奏正在加速。

預警機當然也要跟上航母建設的步伐,致於003是否使用空警-600這樣的固定預,還是如“神鵰”一樣,消息還不夠明朗,但從兩型中選擇一種使用,是必然的。

有了更大型的航母以後,那麼在遠海執行一般任務的001和002,使用直-18AEW,可以說性能已足夠。不知如此分析,網友們是否贊同?


魂舞大漠


完全可以,實際上固定翼預警機也可以從滑躍甲板起降

原因是,上世紀80年代,滑躍甲板技術出現之後,除了英國,蘇聯中國,西班牙等國都高研發,美國這個世界第一航母大國,當然也不例外,他們將幾乎所有航母艦載機全部都在陸地滑板上做過實驗。

實驗結果就是,完全沒有影響,幾乎任何一款艦載機都可以從滑躍甲板上起飛,即使E-2這種慢速螺旋槳飛機也不例外,這個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之外。


最終為何沒用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滑躍方式簡單,但是比彈射來說,有2個缺點,這就是滑躍起飛最大重量不如彈射,而且滑躍起飛速度不如彈射快,而且不夠安全,所以,雖然能省錢,但是美國航母都有現貨,對於低價低檔滑躍甲板,無愛!


大水



空警600和殲15同時出現在位於武漢的一個陸地用水泥砌成的模擬航母甲板上,這個消息令人振奮。綜合來看,這款未來的預警機一定是我國為航空母艦量身設計和研發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但是受制於體積和空重,空警600應該無法在滑躍式起飛的兩艘航母上起降,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會在未來傳說中的具有彈射起飛的003型航母上裝備。

預警機是地面或者海上作戰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有了預警機,就可以實現對來襲目標的數量、方位、速度、距離等進行發現和跟蹤,將信息快速傳至地面或者海上指揮平臺,並指揮和引導己方戰鬥機對來襲最具威脅的敵目標進行優先攻擊,沒有預警機的航母艦隊只能算是防守型的,還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具備全球進行打擊的攻擊性航母艦隊。

空警600會採用雙渦漿發動機,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了最新型的渦漿6D型發動機,這2臺4000千瓦級的渦漿發動機足以為空重25噸以內的空警600提供充沛的動力,但是這並不代表著空警600就能滑躍起飛。

滑躍起飛對於戰機還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而這些要求也不適合預警機等大型平臺的起降。具體來說就是。

第一、滑躍起飛模式需要在起飛階段消耗大量的燃油,但是預警機恰恰需要的就是長時間的滯空,如此的燃油消耗勢必縮短滯空指揮預警時間。

第二、即便是縮小了體積,但預警機依然是航母上的大型固定翼飛機,這樣就會在起飛階段佔用較大面積的甲板,影響戰鬥機的起飛。

第三、滑躍起飛的難度較大,在海浪較大的情況下,甲板的顛簸更容易使大型的預警機難以控制而發生起飛航線偏離。

所以我國目前在這兩艘滑躍式航母上會裝備直升機預警機,而絕不會裝備固定翼預警機,003號航母上會採用彈射裝置,我們期待空警600型預警機早日上艦。


冰雹藍天


我國的兩艘滑躍起飛形式的航母理論上是可以佈署固定翼預警機的。為什麼現在並沒有佈署呢?因為沒有現成的機型。理論上講,飛機動力的推重比大過臨界點,就可以在航母上短距滑躍起飛。我國固定翼艦載戰鬥機是殲15,起飛重量30幾噸,而美國的E2C還輕一些。也就是說如果我國有一款大小和起飛重量和E2C差不多的預警機,推重比也和殲15差不多,是可以在遼寧艦上正常使用的。問題在於E2C是彈射的,推重比沒那麼大,自己通過滑躍甲板是飛不起來的,必須換髮動機讓推重比達到類似殲15那樣,符合滑躍起飛的要求。我國沒有那麼強的渦槳發動機,也沒有E2C大小的運輸機做預警機改裝平臺,運七還是太大,動力又太小;運12太小,背不了鍋。因此我國應把精力投入下一代彈射航母上用的能彈射的固定翼預警機上去,而不是去浪費時間和錢去研製有超大推重比可以滑躍起飛的固定翼預警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