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再現水天一色!乾涸數十年後重現“碧波盪漾”


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咸水湖,面積達2400-3000平方公里。自上世紀70年代羅布泊乾涸後,這裡一片貧瘠,成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區”。如今,隨著當地鉀鹽資源的開發,地下的天然滷水從泵井抽出來,通過一條條鹽水渠匯入一個個鹽湖,讓羅布泊重現“碧波盪漾”,沉睡千年的“死亡之海”正變為欣欣向榮的“財富之源”。

羅布泊位於新疆東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 很久很久以前,羅布泊曾經有汪洋一碧的湖水,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彙集於此,這裡有有世代生息的羅布人,絲綢之路在這裡繁榮了幾百年。 近百年內,羅布泊因來水斷絕,漸趨縮小,直至乾涸。

1921年,塔里木河東注羅布泊窪地,形成了近代羅布泊,水面達到2000多平方公里。1942年測量時湖水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上世紀60年代,由於上游截水灌溉等各種原因,塔里木河斷流,羅布泊斷絕來水日趨乾枯。1962年完全乾涸,形成現在的羅布泊鹽漠。由於這裡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羅布泊被稱為“生命禁區”。


長期以來,我國鉀鹽資源匱乏,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地質工作者就開始尋找鉀鹽,包括神秘失蹤的科學家彭加木。20世紀末,地質科學院工作者終於在這片絕地之下,在羅布泊找到了儲量極為豐富的稀缺礦產資源——鉀鹽。圖為新疆羅布泊鉀鹽生產基地全景。

2000年9月,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斷建設和發展,已建成年產160萬噸硫酸鉀生產裝置、年產10萬噸硫酸鉀鎂肥生產裝置,成為世界最大的硫酸鉀生產基地,解決了中國鉀肥自給率嚴重不足的難題,這片“生命禁區”以及沉睡地下萬年之久的鉀鹽逐漸變身為“財富之源”。圖為新疆羅布泊鹽田裡一艘採鹽船在採鹽。

如今,羅布泊不再一片死寂,在“羅布泊人”的努力下這裡變成了“希望之城”。“生命禁區”展現出了“希望之海”的風貌。鉀鹽湖的面積已經近200平方公里,“萬頃鹽池”碧波閃現,波光粼粼。站在湖邊水天一色,宛如到了海邊。圖為新疆羅布泊鹽田裡工人在開啟輸滷閥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