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不忘初心典型人物

永嘉不忘初心典型人物

東方剛露出一絲魚肚白,永嘉縣巖坦鎮巖坦村黨支部書記戴顯鋒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簡單用過早飯後,召集兩委開碰頭會——“歸根園”生態墓必須緊鑼密鼓地持續推進,一起再商討商討。

戴顯鋒與“搭檔”邊走邊說,現場察看巖坦大酒店,瞭解工程進展情況。

“好,就這麼定。”戴顯鋒一臉笑意地拍板決定。午飯過後,經過與設計方現場調研、研究討論,大家達成了巖坦大酒店裝修設計方案。

隨後,戴顯鋒驅車來到山早安居小區施工現場……

這就是戴顯鋒日常工作的縮影。巖坦村近年來的美麗蛻變,離不開這位當家人。

棄商從政,成了村裡的當家人

戴顯鋒是土生土長的巖坦村人。在到村委會工作之前,曾辦過農村合作基金會,開過貨運卡車,辦過超市、酒店。由於踏實肯幹、成績突出,1997年,28歲的戴顯鋒在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任上入了黨。期間曾出任過巖坦村村委會副主任。

辭去村幹部職務後,他在房地產行業做了幾年生意,生意做得挺紅火,而最後做了村裡的當家人,卻是機緣巧合。當時,村裡的老書記即將退休,村民、村賢、村幹部考慮到他既是黨員又是懂經營,就勸說他到村裡工作,接老書記的班。

戴顯鋒至今還記得當年他正猶豫不決時,老書記對他說的話:“你有錢,是你個人的事。村裡需要有人站出來,做出‘犧牲’,這關係到子孫萬代。”2013年11月,戴顯鋒全票當選了巖坦村黨支部書記,成了村裡的當家人。

“我是巖坦村人,幹得好不好,父老鄉親都看著,老父老母的面子不能丟,所以從上任第一天起,我就下了決心,要麼不幹,既然挑了這副擔子,就要拼命幹出點樣子。”戴顯鋒說。

永嘉不忘初心典型人物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戴顯鋒的“第一把火”燒得挺旺。當時,村裡建設多年的安置房項目因手續和資金問題一度停滯,只完成了主體部分,導致184戶村民無法入住。有的年輕人結婚沒有婚房,有的一家人寄人籬下,原本惠民的安置房項目一度成了上訪熱點。

補手續、找工程隊、抽籤、分配……14個月的不停奔波,村民陸續入住。在熟人眼中,戴顯鋒既有一種農民的誠懇,也有一股商人的精明,更有一份為民謀福利的情懷。在他的腦海中,有一個美麗鄉村的藍圖,“我的目標是要讓全村的角角落落都美麗起來。”

環境整治,為農民增收埋伏筆

然而,一直以來,村裡的年輕人熱衷於外出經商、打工。一進村子,便是“滿地雞糞,到處茅坑”,髒亂差曾長期困擾著這個原本應該美麗的鄉村。這幾年,縣委、縣政府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主打全域旅遊。在戴顯鋒的規劃中,巖坦村致力打造的美麗鄉村,就是依託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稟賦,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而題中之意首先就是要進行環境整治提升。

萬事開頭難。比如,很多村民自給情結很濃,喜歡在房前屋後種瓜果蔬菜。擔心小屋和露天茅坑拆除後的產權問題,所以很多村民都在觀望。工作組經常被前來反映問題的群眾圍得水洩不通。有的態度蠻橫不講理,有的因為事情沒有解決,就對工作隊員發脾氣。

要想真正取得村民的支持和理解,那只有真正地走進他們的生活,用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想什麼,要什麼。他將全村衛生區域分成13個網格,一個支部委員和一個村委會委員一組。自己也入格,帶著工作隊員在村裡走家串戶,與村民拉家常,瞭解他們的想法,對大家提出的訴求,政策範圍內的立即在幫助解決,政策範圍外的通過自己想方設法解決。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段時間後,該村共拆除800多間小屋、近700個露天糞坑,還建起了5個公廁。

在戴顯鋒的帶領下,鎮前街原本2.5米寬的道路順利拓寬到14米,切實方便了村民出行。村裡還建起了兩個停車場,更是成了公墓革命第一個試點村。“我們的理念是‘小支出、大收益’。”戴顯鋒介紹,在不改變原有土地功能、產業結構的情況下,通過小景佈設、道路綠化等進行提升改造,“既改變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也能營造觀光旅遊的氛圍,為農民增收埋下伏筆。”

永嘉不忘初心典型人物

攻堅克難,不忘初心與理想

“經過幾年的努力,巖坦村道路拓寬了,露天糞坑、小屋被拆除了,和前幾年相比,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村民戴海光說,這在過去是完全不敢想的事情,現在他逢人就誇,村裡大變樣。

“初心聽起來過於‘高大上’了,我認為我的初心就是用心用情工作。”不少人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初心在哪裡”的感慨,但在戴顯鋒看來,初心就是如此簡單。作為山早安居小區聯合攻堅黨支部成員,他將災後重建視作主題教育的特殊戰場,敢擔當,敢作為,充分發揮黨員衝在前的帶頭作用,為推動巖坦新區儘快進場施工建設盡心盡責,助力山早安居小區項目順利開展。

安居小區建設必然要進行徵地拆遷,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若是進行不當,極易發生糾紛,然而,就在大家認為他會計算付出、回報這筆賬時,戴顯鋒堅定地認為,必須把握機遇,主動接下了工程。“春節前搬新家就是我們黨支部對山早村民立下的軍令狀。”在山早搬遷重建方案制定後,戴顯鋒立即協調召開新村融合後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會,對村內徵地政策進行詳細解讀和耐心解答,僅用時2小時,最終全票通過紮實推進安置地塊徵地事宜。同時積極對接溪口村黨支部書記戴元彪,請年長老黨員協同謀劃,共同鑑定地界。僅用2天時間,徵地地界及有爭議的自留地全都規劃清楚。從選址、立項到設計、開工,僅用不到20天時間……快速度背後,是戴顯鋒帶領全體黨員幹部蹲點項目一線現場辦公的結果。

為什麼要當村幹部?到了村裡,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怎樣發展好村級集體經濟?在村裡工作的這些年,戴顯鋒用真心和行動回答好這3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