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縣建立健全“六項機制” 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開展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合水縣主動適應專項鬥爭發展新形勢,緊扣“打擊遏制、深挖根治、長效長治”的目標,探索建立健全制度機制10項,為鞏固擴大專項鬥爭成果、推動專項鬥爭縱深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支撐,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是建立了組織保障等制度。先後3次調整領導小組,調整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為第一副組長,其他縣委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組建了辦公室,形成了縣委書記統一領導下的組長、副組長負責制,確保專項鬥爭真正有人管、有人抓、落得實。加強掃黑辦日常管理,建立了請示報告、調查研究、信息報送和保密安全等制度,成立了4個工作組,分工負責、通力協作、全力推進。縣財政先後安排專項經費245萬元,全力保障專項鬥爭開展。

二是建立了線索摸排核查機制。建立了以政法機關、紀檢監察、組織、信訪等部門為重點的線索摸排核查工作機制,線索排查做到了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公安機關運用特情耳目和調查暗訪等方式,從重點人員、重點場所和警情案件中排查涉黑涉惡線索;檢察院對近3年審查辦理的12類重點案件和刑事抗訴案件逐案進行復查摸排;法院重點對2015年以來審結的民商事、刑事、行政、執結案件進行篩查,既查黑惡違法犯罪事實,又深挖隱藏在幕後的涉黑涉惡線索;紀檢監察機關充分利用巡察和信訪舉報途徑,深查背後的“關係網”“保護傘”;組織部門注重從基層黨組織和群眾中摸排發現涉黑涉惡線索;信訪部門注重在群眾來信來訪中及時梳理、發現涉黑涉惡線索。同時,對摸排掌握的涉黑涉惡線索,成立了專案組進行核查,做到了“線索必核,核必見底”。

三是建立了線索案件偵辦管理等機制。對摸排受理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建立快速移交、移送、反饋和保密制度,縣掃黑辦、公安局分別成立了專門的線索核查中心,對每一條線索都實行專人移送、專人負責、規範核查,核查結果實行“三長會籤制”,並將核查辦理結果及時答覆舉報人。建立健全了重大涉黑涉惡案件公安機關辦案責任、職務迴避、提級辦理、異地關押、異地用警、分類標註移送等制度,對核查認定的“三惡五霸”案件,堅決做到快偵、快訴、快判。健全完善了“打財斷血”機制,在審理嚴某金等惡勢力團伙案中,召開領導小組協調會專題研究涉案財產處置問題,及時準確查明涉案財產,依法全部收繳。

四是建立了紀檢監察機關執法執紀監督工作機制。建立了掃黑辦、政法機關與縣紀委監委涉黑涉惡線索雙向移交機制,嚴格落實“兩個一律”“一案三查”工作要求,對“三惡五霸”案件提前介入、同步上案、分析研判、跟蹤監督,深挖徹查背後的“關係網”“保護傘”以及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嚴格落實紀檢監察機關負責人簽字背書制度,加大案件直查直辦力度,對掃黑辦轉辦的22條問題線索,縣紀委監委堅持直查直辦,切實做到嚴查嚴辦、快查快處。

五是健全了行業部門齊抓共管機制。縣掃黑辦協調各行業監管部門加強協作配合,認真履行監管職責,重點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油田開發、民間非法借貸、黃賭毒、非法醫療等六方面進行綜合整治,分別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建立責任清單,集中攻堅治理,全面堵塞管理漏洞,形成亂象治理強大合力。公安機關結合“隴風3號”專項行動開展了社會治安大清查大整治行動;住建、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重點行業監管部門開展了非法建設、食品流通、環境汙染、醫療服務、超限超載等專項整治行動,共排查整治各類亂點亂象18個。政府辦牽頭,會同公安、人行等部門開展了非法集資、高利放貸專項整治行動,摸排金融亂象問題34個,全部建立整治臺賬進行銷號整治。政法委牽頭,公安、石化等部門聯合行動,開展了油區治安環境整治行動,排查攔車擋路、敲詐勒索等有價值線索13起,2起被認定為惡勢力進行嚴厲打擊。司法等部門

對142名社區矯正人員和619名刑滿釋放人員進行幫教管理;公安機關篩選重點人員86人,實行重點管控;信訪部門篩選摸排31名重點人員,由縣級領導包抓,帶案下訪,限期化解矛盾糾紛。

六是健全了宣傳教育聯動機制。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的宣傳模式,形成社會宣傳、新聞宣傳、網絡宣傳三位一體的聯動機制。精心策劃主題,積極跟進報道,重點加大涉黑涉惡典型案件及“保護傘”“關係網”案例宣傳報道力度,從該縣及周邊縣區打掉的黑惡勢力和“村霸”等案件入手,重點選取尋釁滋事、敲詐勒索、“軟暴力”纏訪鬧訪、阻工擋路等典型案例,精心編印《典型案例彙編》2萬冊,分發鄉鎮和村社進行警示教育宣傳。利用金秋廣場文化月活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中央關於掃黑除惡的重大意義和政策法規;拍攝製作《破滅的索財路》等專題片2部,在市縣電視臺播出;在縣電視臺“一線關注”欄目刊播掃黑除惡典型案例進行以案說法、以案說紀,用身邊的案例教育引導群眾,形成震懾,激發和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專項鬥爭的熱情。

通訊員:合水縣委政法委賀志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