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抗住雙11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安防雲將是下一個“峰”口?

阿里雲抗住雙11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安防雲將是下一個“峰”口?

2019天貓雙11全天成交總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元,全天12.92億的物流訂單,更是刷新了世界物流新高度,阿里巴巴怎麼解決這一世界級的議題?

11月11日晚,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2019天貓雙11再創技術高峰,阿里雲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

阿里雲抗住雙11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安防雲將是下一個“峰”口?

流量高峰背後的阿里雲

今年雙11,天貓一次次刷新自己創下的紀錄,形成了超5億消費者、超過20萬品牌、數百萬商家的全社會共振。

度過2019天貓雙11流量峰值後,阿里正式宣佈其核心繫統已100%跑在阿里雲公共雲上。

官方介紹,兩個月前阿里巴巴就已悄悄完成這一浩大的遷徙工程,將數以十萬計的物理服務器從線下數據中心遷移到了雲上。

在這個過程中,淘寶、天貓消費者和商家對這個“給飛機換引擎”毫無感知。

這背後的技術基礎設施更是一項世界級的超級工程:2009年開始自研雲操作系統飛天,2011年首次應用自研數據庫OceanBase,2014年實現異地多活,2015年實現混合雲彈性架構,2018年首次應用神龍服務器,2019年實現核心系統100%上公共雲。

2019年創造新的TPC-C數據庫基準性能測試世界紀錄,成為首個登頂全球權威測試榜單的中國公司,與雲數據庫PolarDB一起成為數據庫行業的雙峰。

飛天雲操作系統、自研服務器、雲數據庫、數據中臺、業務中臺、AI技術等是核心系統100%上雲背後的基石,沒有10年來的技術投入就沒有今天上雲的可能。今年的訂單創建峰值更是高達54.4萬筆/秒,2009年第一次雙11的1360倍。

阿里雲抗住雙11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安防雲將是下一個“峰”口?

由此,阿里巴巴成為全球首個將核心交易系統100%運行在公共雲上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同為雲計算巨頭的亞馬遜、微軟、Google都尚未邁出這一步。

官方強調,天貓雙11十一年來一直在推動著阿里巴巴的技術進步,征服雙11流量洪峰意味著阿里雲已經有能力應對商業世界任何複雜的技術挑戰。

雲計算產業發展迅猛

就區域而言,因市場差異,阿里雲的成長主要受益於國內雲計算市場需求的提升。IDC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到54.2億美元。

另外,《雲計算白皮書》預計2023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超3000億。

根據IDC數據,2019上半年公有云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排名前10的廠商目前已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阿里以其強大的客戶、生態和運營能力,持續助力互聯網行業業務系統上雲,不斷深耕零售、政府和金融三大行業雲化轉型。

放眼未來,作為行業龍頭的阿里雲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阿里雲抗住雙11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安防雲將是下一個“峰”口?

大數據時代的安防雲

雲計算被認為是繼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後第三次IT浪潮,很多知名企業也紛紛發佈雲計算戰略,大幅增加其在雲計算領域的投資,以期在未來信息產業發展格局中佔據有利位置。

為應對急劇膨脹的數據浪潮與複雜多變的現實環境,安防系統也不斷提升信息處理能力與應急處置能力,實現安防業務雲化。

雲技術引入 助力安防

雲計算技術引入安防應用,為我國龐大的視頻監控系統提供了包括存儲、運算、檢索等方面的支撐:通過部署雲計算、雲存儲平臺,可以將遍佈城市角落的攝像頭所採集的海量信息實時動態傳遞到雲平臺。

通過雲平臺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實現對各類視頻信息比對以及對不同類型信息之間關聯度進行深入分析,推測可能出現情況,將監控模式由事後追查監控轉變為事前預防監控,更加充分發揮城市安防系統效用。

雲+安防,已經成為安防行業快速發展的指南針,不僅在安防各領域成功落地應用,也為安防行業帶來很多新思考。

阿里雲抗住雙11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安防雲將是下一個“峰”口?

涵蓋安防各類技術 廣泛應用大勢所趨

按照雲計算分層模式,雲化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可分為IaaS層 、DaaS層、PaaS層和SaaS層四個主要層面,涵蓋了目前安防系統各類技術和產品。

目前,安防業內已經廣泛應用的雲存儲主要在DaaS層提供服務(有些廠商也把雲存儲歸於IaaS層或者PaaS層),而如今普遍關注並開始顯現技術和市場威力的智能視頻圖像分析服務、安防大數據分析挖掘服務在安防雲平臺架構上,屬於安防雲平臺能力服務層(PaaS層)。

作為視頻圖像智能分析和安防大數據分析的引擎,提供視頻以及數據的分析基礎能力,為上層(即SaaS層)各類業務服務系統(如車輛/人員卡口服務、圖像偵查服務)提供統一服務。

阿里雲抗住雙11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安防雲將是下一個“峰”口?

雖然安防不是雲計算核心締造者,但如今也有很多安防企業與信息技術公司共同合作開發雲計算,安防雲計算已經是大勢所趨。

從互聯網“雲”嫁接到安防領域的“雲”,“雲安防”可謂是舶來品。不過,隨著未來對高清,智能化應用日益廣泛,安防領域對於雲計算的依靠乃至融合,只會越來越多。

隨著雲計算不斷完善,以及監控、智能家居需求的不斷提升,安防與雲技術的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