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導讀:雖然吧,大A股最近又歇菜了,但是年初的一波大漲還是讓基金們“溫暖”到了現在。bo姐查了查,截至11月11日,今年新發基金9700億,比同期暴增37%,在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百億產品。那新發基金數據裡,透露出哪些資金熱捧點?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1,新發基金9700億!

emmm,最近上海天氣真的開始變冷了。

像bo姐這種一直緬懷夏天、保留著風度的,冷不丁就重感冒了。今天稍微好點,但錢包又傷不起了。

話說現在醫院也挺黑的,一個感冒,又是驗血、又是各種排隊。最後,給你開神馬糖漿、神馬口服液。平時薅點羊毛啥的,最後讓醫院收割了……

哎,大家注意身體,別淨給醫院做貢獻!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雖然天氣轉涼,節氣上也已經進入深秋,寒意襲人。但基金髮行市場不僅不冷還很暖和,火越來越旺!

bo姐看了看Wind數據:

截至11月11日,今年以來共有813只新基金成立,合計發行份額9736.66億,較去年同期增加36.74%。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如果把這個數據扒拉開,是什麼樣呢?

細分來看,截至11月11日,今年債券型基金成立了377只,發行份額5481.34億份,佔比56.30%。

哎,雖然今年股市比較火,但是說到基金髮行上,權益類產品還是相形見絀,被債類基金實力碾壓!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年內發行排名第二的,是混合型基金。年內成立基金數量258只,發行份額2180.10億份,佔比22.39%。

股票型基金排行老三,今年新成立股票型基金155只,發行份額是1940.56億份,佔比19.93%的樣子。

此外呢,還有6只浮動淨值型貨基,發行份額75.44億份;15只QDII基金產品,發行份額53.46億份。

也時常有小夥伴問bo姐,更喜歡哪類基。

統一回答下哈:bo姐更喜歡混合型基金。因為歷史數據顯示,股市的長期回報大幅超出債券、理財等。bo姐還很年輕,似錦年華,權益類肯定要多配。再考慮到A股牛短熊長,所以更喜歡混合型基金。

2,債券基金緣何稱王?

從今年新發基金規模可以看出,債券基金頗受歡迎。發行規模最大的15只基金,也被債券基金包場!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從排名來看,5月27日成立的民生加銀中債1-3年農發債,基金首募規模高達224億份,是債類基金。

國泰惠信三年定開、中融睿享86個月定開,以及後面的中銀中債1-3年期、鵬華中債1-3年國開債、國壽安保中債1-3年國開債、海富通上證5年期地方政府債ETF等,還是債類基金……

前15名裡,僅有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嘉實央企創新驅動ETF、匯添富穩健增長3只是權益產品。

Ps一下:這些基金裡,有些是機構定製導致的規模較大。不過,能有機構這個“外掛”也是一種實力。

放長時間來看,債券基金規模可謂一路飆升。2010年以來,債基從2400億規模起步,狂飆20多倍!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債基緣何稱王?bo姐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外資今年狂買中國債券。

這個數據,bo姐之前跟大家分析過,就簡單寫下好了。很多朋友只看到了外資狂買中國的核心公司,卻沒想到,中國債券也遭到了外資掃貨!

截至9月末,外資持有的人民幣債券規模,合計2.11萬億。這2.11萬億,是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17910.21億債券+ 境外機構在上海清算所3222.82億債券。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外資瘋狂掃貨債券資產,咱們債券基金當然要雄起一番,進行資產爭奪戰!嘿嘿,其實沒這麼好心啦,都是為了賺錢來的。外資都盯上咱們債市這塊肥肉了,咱們沒道理白白放過吧~

第二,債市收益長期很健。

債券資產和股票類資產,風險大不相同。

A股市場一直是牛短熊長,經常上演過山車行情。波動大意味著收益高,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

這要是給了偏保守點的人,哪裡敢碰吶。。。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雖然都是投資,但是債券市場風險真的小太多了。雖然收益低點,但是架不住年年6%、7%年年複利。

bo姐給大家簡單舉個栗子:

比如下圖一隻債基,就是長期淨值穩健攀升,平均每年是6%-7%的樣子。同期滬深300則上躥下跳,最後還沒跑贏債基(區間不一樣,得出的結果不一樣哦,長期來說權益類收益率更高)。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第三,資產組合配置開始流行。

大家現在,越來越注重組合了。債券基金波動比較小,並且債券基金的波動,跟股市之間是負相關的。

負相關意味著大多數時候兩者走勢相反。

也就是說:股市上漲的時候,可能是債券市場下跌的時候;股市下跌的時候,可能是債券上漲的時候。

所以,資產組合里加入債券類品種,能降低資產組合的波動。既取得債市收益,還能控制淨值回撤。

3,ETF基金逆勢起飛~


相對於債基的紅紅火火,股基有些落寞!

先是2010年-2014年規模萎縮,然後大牛市裡沖天而起,又如同煙花般迅速凋零。此後3年停滯不前,直到今年A股行情轉暖又開始小幅發飆。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混合型基金的話,近5年規模相對穩定: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當然啦,大家也要客觀看待這個對比!

債券基金不是特別挑基金經理,風險和收益相對也穩定的多,所以債券基金規模大一些也是可以的。但是權益產品就不同了,尤其是主動型股基,非常考驗基金經理的選股、持有、調倉。。。

權益產品,今年主要有這麼兩大亮點:

第一,規模快速飆升。

今年A股二級市場行情反彈強勁,使得不少權益基金取得較好投資業績,帶動權益基金市場發行回暖。

同時呢,市場也出現了一批爆款基金:

比如睿遠成長價值、興全合泰等基金,成為權益基金中“爆款”產品,分別大賣700億、500億左右。由於控規模,也為了業績著想,實行比例配售,最終發行規模分別為58.75億、59.40億。

第二個大亮點是,ETF基金大爆發!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規模較大的權益產品主要來自指數產品,尤其是ETF基金。

比如募集規模較大的ETF產品,包括9月成立的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嘉實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首募規模分別為167.35億元、132.50億元。

還有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工銀滬深300ETF、平安粵港澳大灣區ETF等,募集規模均超過了60億。

乖乖,今年新發基金近萬億了

實際上,今年三季度指數產品的獲批速度更是一再加快。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獲批98只指數基金,其中有52只ETF基金、37只普通指數基金和6只增強指數基金。

還有新的商品類ETF在三季度獲批,比如華夏飼料豆粕期貨ETF、大成有色金屬期貨ETF、建信能源化工期貨ETF、華夏黃金ETF、工銀瑞信黃金ETF。

ETF市場的火熱,也讓公募基金對指數基金熱度攀升,截至11月11日,還有77只ETF在待審批狀態。

emmm,這篇文章有點長,乾貨有點多。
bo姐文末給大家寫下心得:債券基金因為淨值走勢一直較穩,規模也一路穩健攀升;混合型基金受益於茅臺、中國平安、恆瑞醫藥等的結構性牛市,規模也較穩;只有股票型基金太過大起大落,讓人小心臟hold不住,基金規模也因此波折較多……

在三類基金裡,大家要注意哦,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的產品種類。大方向不能錯,不然容易出亂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