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創業者”都是花錢買了一份工作而已,根本不能稱之為創業

之前我們的視頻有講到擺地攤的項目,如果你在創業的路上資金不太充足,地攤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這裡面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創業”和“謀生”。你以為你是在創業,其實你只是在謀生而已。

大多數“創業者”都是花錢買了一份工作而已,根本不能稱之為創業

我自己是從擺地攤起步的,所以我見過太多的年輕人鬥志昂揚地從地攤開始創業,5年以後他還是在擺地攤。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年輕人,我們不能稱之為創業者,他僅僅是找到一份生計而已。

那麼“創業”和“謀生”有什麼區別呢?舉個例子吧。

曾經我在城中村擺早餐攤兒的時候,我的隔壁住了一對90年的年輕夫婦。他們倆比我們先到那裡擺攤兒。

倆口子都瘦瘦高高的,看起來乾淨利落,他們倆是晚上擺地攤兒賣麻辣燙的。白天他們忙完活兒的閒暇時間,總看到倆人捧著手機在門口坐著。隔壁的麻將館三缺一的時候,總是叫那個男孩去頂一下,但是他一次都沒有去過。時間長了,大家都覺得他倆玩手機都玩傻了。

大多數“創業者”都是花錢買了一份工作而已,根本不能稱之為創業

因為我也不願意參與類似於打牌這樣的娛樂活動,所以有時候會和他們聊天。

熟悉之後才知道,他們倆也是大學畢業。出來擺地攤兒也屬於無奈,家庭條件差,想做生意沒有本錢,只能是賣麻辣燙自己攢錢。他倆天天抱著手機,其實並不是在玩遊戲或者刷朋友圈,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在找合適自己的鋪面或者是在研究周邊商圈。他們打算先開一家自己的小店,然後在餐飲行業慢慢做大,有一份自己的事業。

果然,幾個月之後,他們倆帶著做麻辣燙攢下的幾萬塊錢,在一個他們看中的商圈裡租下了一間鋪面,僱了兩個員工,開了一家冒菜館。堂食加外賣的模式,擺地攤兒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把這些都研究得非常好了。所以小店一開業,他們的生意一直是穩步增漲。

到現在為止,他們手裡的冒菜館已經有5家了,在現在這種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他們這種小吃店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看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這樣的擺地攤兒才能稱之為創業。創業和謀生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在進步,是否有發展,是否有“社會價值”。

可能有的人會說,開一個飯店還沒有擺地攤賺得多,幹嘛要去開店呢?對於有這樣疑問的人,我只能說,“擺攤比較適合你,你可以過得非常滋潤。”

“創業”和“社會價值”是不能分開的,也是界定“創業”和“謀生”的重要標準。

大多數“創業者”都是花錢買了一份工作而已,根本不能稱之為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