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獨有的手藝!只要有人能打出生斑銅,馬上有人趕來收藏


雲南會澤,錢王之鄉,銅商文化厚重悠遠,斑銅工藝“中華一絕”。會澤斑銅文化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匠人們數代相傳這一稀世珍品,匠人精神下鍛造了一尊尊“藝術瑰寶”。

最具代表的會澤德康斑銅,2018年8月被評為彩雲之南的文化精品。明代末期,大批手工業者因銅的開採、冶煉、加工而來會澤定居,會澤因銅而興。他們中的銅匠開始在今會澤城東銅匠街經營銅器,其中以斑銅最具代表。會澤斑銅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1914年,會澤斑銅工藝品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2008年6月,以會澤張氏斑銅為代表的斑銅製作工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一躍成為“國寶”。匠人們執手相傳的斑銅工藝,如今成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會澤乃至全省一張響亮的名片。


48歲的康貴友是會澤斑銅傳承人之一。機緣巧合,一對花瓶讓康貴友與斑銅結緣,從此牽手生情。康貴友告別老家的小作坊後,一手創辦起了德康斑銅。

走進會澤縣老廠鄉林工站旁的會澤德康斑銅工貿有限公司,在他的生斑製作作坊內,叮叮噹噹的鍛打敲擊的聲響此起彼伏,工匠們撥弄著手中的鐵錘與器具,在不斷的燒製與鍛打中,把一件件冰冷的金屬昇華成光彩耀人的藝術瑰寶。

康貴友來自於三代銅匠世家,父親是當地一名老銅匠。康貴友從小便跟隨父親學銅藝,主要打製吊鍋、銅盆、茶壺等生活用具,也算是靠手藝吃飯的工匠。1997年7月,他有幸成為會澤張氏斑銅第十一代傳人張興明的一名幫手,協助鍛打製作一對斑銅花瓶。


半年後,康貴友離開張家,開啟了自己的“康氏斑銅”的研究和試製。幾年過去,他做斑銅的關鍵技術一直沒有什麼長進。直到2005年的一天,康貴友終於破天荒將一隻花瓶製出斑紋來。

康貴友興奮不已,之後他把斑銅作為一生的事業,白天黑夜裡不停地琢磨,從燒斑到顯斑,不斷進行試驗,失敗再來,一次又一次,終於成功掌握了斑銅工藝品的關鍵技術。

在他的作坊裡,各式各樣的失敗樣品隨處可見。其中,“金屬寶石”的生斑工藝品因為打製要求極高,自古至今,僅為雲南會澤的民間藝人所特有,所以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稀世珍寶。康師傅說現在的生斑銅工藝品只要能打至出來,馬上就有人聞訊趕來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