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在今日頭條這個舞臺上,我看到了很多人來頭條創作的理由:有人想要額外賺的一份收入;有人想要找到一種情感的寄託;還有人想要在平臺找到自己的事業。

唯有我可能更貪心:

我希望在頭條能找到做全職媽媽迷失的方向

我希望在頭條以寫作的方式苦讀育兒書籍

我希望在頭條能有一份證明自己的收入

我希望在頭條能鍛鍊一種自己走上社會的能力

程顥說:

貪之甚,甚昏蔽而忘禮義;

求之極,則爭奪而致怨。

或者這就是對我的現狀的極致體現。

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寫作的初衷太廣闊

註冊頭條號是2018年的8月份,那個時候的我,對自媒體一點都不瞭解,只是偶然在一個專欄看到相關內容。一路高歌,就衝了進來。

進入頭條後感到“一入宮門深似海”。

記得《水滸傳》裡曾有這樣一首詩:

誰無暴風勁雨時,

守得雲開見月明。

花開復見卻飄零,

殘憾莫使今生留。

大概意思就是

誰都會遇到暴風勁雨的情況,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看到烏雲散去,看到明月。花兒盛開了,再次見到的時候,卻已經凋謝飄零,不要讓今生留下了殘存的遺憾。

可我衝進來發現到處都是暴風勁雨,各路大咖、大神。而我什麼也不會,不會寫,也不會運營,而且加上我是一個全職二胎寶媽,大寶剛上小學需要輔導,二寶在懷中嗷嗷待哺。

好像身體與心理都一致了一個選擇:

那就是落荒而逃

真的!我是用逃的,怕我做不好,怕我做不到。

直到2019年5、6月的時候,偶然再看今日頭條的時候,看到好多比我加入晚的都是優秀的創作者,而我依然只有一個頭條號,加上這個時候二寶也能在視線內獨自玩耍!我就拿起了筆,嘗試發了幾篇,依舊帶著廣闊的初衷。

在不知所云的模仿裡,我居然有了數篇10萬+,一萬的單價也就只有一塊多,而且我出現了越寫越茫然的狀態:

我寫了博眼球的文章,內心卻有著空落落的感覺,除了博眼球之外,我絲毫看不到我的文章有內涵。就是我根本不願意拿我的文章給相熟的親戚朋友看,我自己都覺得掉價。所以我陷入了茫然。

後來遇到了等風來老師的原創課,當時我們是這樣溝通的:

我說:現在一天有幾十萬閱讀,就是一萬一塊。

她說:過原創之前,閱讀量什麼的都不用考慮,沒意義。

我說:看得我都不想寫了,覺得我不是那塊料。

當時她說的話對我觸動很大:

“堅持不堅持在於自己,放棄是很輕鬆的事,只有在進步才會覺得很艱難。”

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這句話對我幫助很大,卡萊爾也說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所以我靜下心來,在等風來老師的課上學習了通過原創的一些要素條件,然後強迫自己用原創的要求去寫文。

4篇字數2000+的文章後,我通過了原創。

第一篇原創文章就青雲獲獎,是一種別樣的感受。

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我當初就覺得自己過了原創就該止步了。

因為生活中,“一拖二”的日子,就是一地雞毛,很多寶媽說自己帶孩子,可是我發現很多即使全職媽媽,也有老人幫忙,而我沒有。

公公婆婆說:他們要幫女兒帶,因為女兒從小啥也不會,自己帶著,日子就沒法過了。

好吧!言外之意,我好像是在後娘手裡,不斷摔打長大的。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讓孃家媽帶?

不是不想,只是:

爸爸三十好幾快四十歲才有了我,也快是古稀之年。曾經得過腦梗,我還有兩個弟弟,雖然父母有提過,但是我不願意,怕影響媽媽照顧爸爸,也不想父母與弟妹之間有矛盾,而且我的兩個弟妹和我關係很好,我更不願意為難他們。

畢竟,在大部分中國家庭來說:

嫁出去的閨女就是潑出去的水。

而我看了很多保姆虐童事件後,發現保姆我一點也不放心。

所以我只能“一拖二”的一地雞毛中,青雲計劃的獎勵我是一點也不敢奢望。曾經我對老公說:

“頭條作者都好厲害,我不行,我也不會寫作,也沒有時間學習提高,我過了原創就好,眼下不奢望得青雲獎,等閨女三歲去幼兒園後,我就努力試試。”

結果過原創的第一篇文章就獲得了青雲獎勵。當時我是心情有點不好,老公帶著孩子,我自己去散心喝咖啡。突然就收到了頭條的青雲計劃獲獎信息。

我很激動,不是因為那是一千元錢,更是因為那是頭條對我的一種認可和鼓勵。真的很很感謝今日頭條這個平臺,也很感謝青雲君的青睞。

頭條就是烏雲中的一米陽光

梅塔斯塔齊奧說過這樣一句話:

“在黑暗中,即使是一線微光,也常常能使航手找到北極星而修正他的航向。”

頭條於我而言,就像那一線微光,幫我找到了方向。我決定在頭條深耕,好好的鍛鍊自己,順帶賺點零花錢也是好的。六月的夠十天就在摸索中度過了。

七月第一篇文章又得了青雲獎,這給我的自信心又加了不少分,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場的時候,屬於我本命年的黑暗日子開始了。

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真像《老子·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大概意思是:

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我有點身體不舒服,醫生建議住院做一個全面檢查,當時,我還笑著和老公說:

“醫生就容易認真,我這麼彪悍,能有什麼問題!不過還是聽醫生的,全當在醫院歇兩天。”

“一拖二”的寶媽真心都是這麼不容易,住醫院才是難得的休息!

老公說:

“醫生讓你住,你就乖乖住幾天,徹底檢查一下身體,沒事我也就放心了。”

就這樣我住院了,第二天結果出來的時候。我就懵了。我的腦袋裡長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即使當地醫生說這大多數是良性,我也陷入了焦慮:

我有一雙兒女,兒子7歲,女兒還兩歲不到,腦袋這麼精密的組織,即使不是惡性,手術也是相當危險的。我要是有事,孩子又該怎麼辦?

之後一個多月在北京多次奔波,各種檢查,各種等待。終於塵埃落定,眼下是良性的。而且離手術指標大小還差點,之後半年一年繼續複查。

一顆心還沒有放到肚子裡,我的身體又一次出現狀況,正如任賢齊歌中所唱:

一波還未平息

一波又來侵襲

茫茫人海 狂風暴雨

起初我以為就是感冒引發的支氣管炎,用點藥就好了,可以兜兜轉轉,醫生給我吃了一個月的支氣管藥,還有輸液,咳嗽症狀不但沒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

我心血來潮跑去檢查胃鏡,結果發現,胃出了問題,因為被誤診的一個月,導致胃液反流灼傷咽喉部,出現了頻繁咳嗽,直到現在雖然在用藥中,但是恢復很慢!

頻繁咳嗽,整得我筋疲力盡;

胃液反流,我夜不能寐,還需要擺特定姿勢睡覺。

在從七月開始的日子裡到現在,三個多月,我焦慮過、絕望過、痛苦過,彷彿一生中的所有不幸都堆積在這段時間出現。但是無論經過過多少痛苦,我都告訴自己:我是媽媽!

記得惠特曼說過這樣一句話: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我也有一個非常的赤子之心!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也要面對很多,困難、挫折和磨難都不是問題,但是缺失這種鈍感力卻是很大的問題。

鈍感力是什麼:

“鈍感力”一詞其實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發明。按照渡邊淳一自己的解釋,“鈍感力”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所以作為媽媽,我首先要有這種鈍感力,從容面對我生活中所面對的一切,堅定地朝自己的方向前進。

頭條平臺就給了我這樣的機會!

儘管身體不舒服,出文章很慢,也看不了太多的書,但是頭條創作一直是我在這段陰霾中持續在做的事情。即使寫的自己不是很滿意,還是又一次被青雲君青睞!真是無比榮幸!也將一如既往。

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對於我而言,頭條這個平臺真的就像是我在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也因為這一米陽光,我的觀念和狀態都出現了變化:

沉澱自己,讀書學習成了我的必修課

我知道在頭條創作中,有很多優秀的創作者一路高歌,成績突飛猛進!我很是為他們高興,真心祝福他們,卻不羨慕。因為我知道:

人生最強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我!

這個世界永遠是:人外有人天外天。

我不求超越別人,只求超越每一個昨天的自己,只求自己比每一個昨天的自己更優秀,更通透。只有這樣才能:

三清笑看塵世間。

頭條創作給了我諸多受益,即使身體不適,我也如沐春風,這幾個月我讀了過去五年也沒有讀過的書本數量。以前帶孩子的空閒,我都是某寶、某東各種購物,或者各種追劇。其實對於我來說:

這種日子物質無憂,可是精神世界坍塌。

感覺自己越來越頹廢,找不到可以突破的出口。

在頭條創作裡,我是屬於輸出倒逼輸入。

短短几個月,我超過一千多元的買書記錄,雖然一千多元的書不算太多,但是我想說,我看過我買的所有書。當然不算太精讀。但是給了我很多變化:

育兒模式的變化

之前的教育:

我屬於一個暴躁的媽媽,加上沒有太多研究育兒理念。孩子在我的教育裡逐漸乖巧而不盡如人意。我就像一個一個無孔不入的“監控探頭”。雖然盡職盡責,可是孩子成績下降,畏手畏腳……

之後的教育:

我在無意識中,就變得平靜祥和,該放手就放手。並嘗試用平等的立場去對待孩子。而且孩子能看到我在生病狀態下的精神面貌依然很好,這樣的我不只是他們未來的榜樣,更讓孩子在當下進步很大。而且無論是7歲的兒子也罷,還是2歲的女兒也好,都會照顧生病的我……

家庭氛圍的改變

之前的家庭氛圍:

我和老公感情一直都很好,但我也知道,這是老公對我的包容,其實在我們的相處模式裡,我很任性,自己不舒服了,不開心了,很多時候,我都會發脾氣。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火焰筒”。基本屬於一點就著的。經常整的家裡氣氛很緊張。

之後的家庭氛圍:

我做到了控制自己,以感恩的心情,面對我身邊的所有遇到,於茫茫人海里,遇見知我懂我的老公,還有一雙乖巧可愛的兒女,對我而言,是上天的恩賜。所以在現在的情況下,家裡不是一種生病而病怏怏的氛圍,而是溫馨祥和的狀態。

寫作水平超越昨天

之前的寫作:

寫完雖有爆文產生,但是有很多是博眼球的存在,其實除了那個點睛之筆的熱點,我覺得我本身的寫作基本就是屬於毫無意義:

我不知道為何而寫?

也不知道寫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更不知道寫作能為自己,為粉絲帶來什麼?

之後的寫作

雖然很少有爆文,但是卻有很多實用的東西,因為之後的文章,很多都是平時看書的一些心得體會,對自己很有幫助,也希望這微薄之力能幫助到給我大力支持的粉絲。

粉絲說:

“你是有良知的職業人,為你點贊……”

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我和頭條的故事:頭條對我而言,就是烏雲密佈中的一米陽光


我知道了自己為何而寫,即使自己只有一點微光,也能照亮散熱。

也知道了我寫作的意義,正如香港第一自媒體人,百萬微信訂閱公眾號“Spenser”的創始人,他在《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一書中說:

消費本身不會帶來高級的快樂,但創造可以。

寫作會讓人擺脫膚淺。

寫作不是吸收,而是創造。而創造讓人走進內涵,走向思考,走向深刻和高級。

我也懂了在充實自己的同時,能夠用我的所學所悟可以影響粉絲裡和我曾經一樣,有茫然的父母。

這幾個月雖然經歷了很多很多,但是對我而言,黑暗我也遇過,光明我也見過,很感謝今日頭條這個平臺,在我黑暗的日子裡猶如一米陽光,照亮了我前進的路。

我想:如果我沒有遇見這個平臺,經歷這麼多事的我一定會沉淪在黑暗裡,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雖不華麗但很充實的生活。

感恩遇見!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將會在頭條深耕,心態淡然,但是小目標還是要有的:青雲計劃獎勵認證,我是認真的!

待到驀然回首時,希望大家都能面向太陽,笑靨如花!

#我和頭條的故事#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是一個二胎媽媽,左手執筆,右手育娃。用學習和思考的態度,努力走在做一個好媽媽的路上,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