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就業扶貧助1220名貧困人員端上新“飯碗”

近日,從江西省瑞昌市人社局獲悉:今年截止目前就業扶貧共幫助1220名貧困人員就業。其中:公益性崗位安置362人就業,LED企業安排59名貧困人員,扶貧車間幫助47名貧困人員就業,技能培訓幫助752人從事技能崗位。

該市人社系統把就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抓手,圍繞脫貧攻堅大局,深耕勤種就業脫貧攻堅四塊“責任田”。

託底安置保就業

“每大的活不多,負責打掃村裡2公里左右的道路衛生,比較輕鬆”今年60歲的柯傳約告訴我們:“我年齡大了。又身患疾病,身體不好找事難,沒有生活來源,幸虧政府專門為貧困戶開發了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領上工資。”柯傳約是江西省瑞昌市華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成為輔助性崗位的一員,當上了道路養護員,每個月領取300元位補貼。在華坊村一共有因病、因殘、身體差等原因貧困人員18名走上了公益性崗位。

為解決貧困戶有勞動能力卻無法外出打工的問題,人社局堅持把貧困戶公益性崗位作為就業扶貧的重要舉措之一,根據各村貧困群眾文化低、年齡大、就業難的實際情況,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三無”貧困勞動力,開闢了一批精準扶貧特設公益性崗位,量身為其打造“家門口”的就業崗位,包括村內保潔員、公路管護員、政策宣傳員、河道管理員等特設崗位。1-9月共安置178名貧困勞動力特設崗位,每人每月崗位補貼300元,有效幫助這部分“就業困難戶”成功實現了穩定就業。

精準培訓助就業

16歲女孩董丹霞是一位湓城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剛初中畢業。出生時由於母親難產腦部缺氧不幸成為“腦癱兒”。母女兩人打聽到了就業局創業中心有免費電子商務培訓,就趕來報名參加。“她玩QQ、微信打字可快了!”丹霞媽媽慈愛地看著女兒說:“想讓她利用節假日假期來多學點電商知識,我每天都陪她一起來,自己也和女兒一起學開網店。女兒身體雖然有殘疾,但是還是想讓她學一技之長為將來謀生作準備。”看著四肢彎曲的女孩子和瘦小的母親,在場面的我們都為這對堅強的母女感動著。

據悉:今年來,創業培訓中心為讓廣大群眾更好地認識電商、參與電商、運用電商,著力培育“電商達人”,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普及電子商務知識,增強培訓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營造了濃厚電商發展氛圍。電商教學的趣味性和工作人員細緻服務,讓許多學員學習“上癮”,白天覺得學了,晚上還來旁聽。最近更是報名學員絡繹不絕,高校畢業、兩後生、返鄉務工人員等都紛紛利用暑期報名參加培訓,誘發了電子商務學習的“熱潮”。

圍繞產業帶就業

5月中旬,林安物流在洪一鄉簽訂了“扶貧茶園認購協議”。開啟了江西省瑞昌市“認購茶園帶動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新模式。

5月底,橫立山鄉各村地裡熱火朝天。鄉村幹部、扶貧人員紛紛下田栽種辣椒。這次栽種的辣椒苗,是鄉鎮府無償贈送給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的。

夏季,樂園鄉小龍蝦南北港村扶貧基地已正式開秤。首批小龍蝦網開啟不久,就有許多電話打進村幹部手中,諮詢的、訂購的,不絕於耳。一期流轉水田面積80畝,每畝可收益1萬元,共年獲益80萬元,全村28名貧困戶可享受30%的分紅。

“一片水稻、一溝龍蝦、一地兩用、一水兩養”該鄉村將在加大基礎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延伸產業鏈條上大做文章,用小小龍蝦托起脫貧致富夢。

今年以來,瑞昌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遊則遊”原則發展產業,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鼓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由農業企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以“帶著幫”、“連著幫”、“示範幫”的方式,引導貧困戶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地理優勢發展特色高效產業,同時無償提供種苗、培訓、無息貸款支持,為貧困戶創業解決後顧之憂。目前,已形成山藥、蔬菜、水果、中藥、油茶、茶葉、水稻、生豬、魚蝦等特色產業。

扶貧車間強就業

“我們夫妻在家門口扶貧車間工作,負責給魚餵食兼搞搞車間衛生,幹活比較輕鬆自由,讓我既可在家門口乾活掙錢,家裡老人孩子都可以照顧,還種了田和地呢!”夏畈精準扶貧人員邵愛國說起扶貧車間的好處滿臉的喜悅。“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是我孩子從小學到以後大學的學費都是扶貧車間老闆幫我們出,政府和企業對我們貧困戶的大恩大德真是無以回報啊!”

為方便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群眾家門口就業達到增收脫貧目標,實現顧家和增收兩不誤,市人社局根據部分貧困群眾沒有一技之長、文化水平低、要照顧家庭無法離開家鄉,但是又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實情,採取“企業+車間+貧困勞動力”的模式,著力推進“扶貧車間進村”活動,把就業扶貧車間建到百姓家門口,把就業“飯碗”端到貧困勞動力手中。

“我們積極探索就業扶貧新途徑,大力落實獎補政策和開展貧困勞動力跟蹤幫扶等工作,把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和創業典型等建成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的就業扶貧車間,有效發揮了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人員就業和穩增收的作用。”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今年11個扶貧車間吸納建檔立案貧困勞動力47人。為30戶貧困勞動力補貼資金3萬元;為10名貧困勞動申請發放創業貸款90萬元。(洪秋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