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屎這個小小動作,卻差點要了她的命!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掏耳屎的感覺真的太爽了,尤其是挖出一大坨的時候!那種成就感...讓人慾罷不能。

掏耳屎這個小小動作,卻差點要了她的命!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因為耳屎有一個“屎”字,大家就把它和排洩物等同起來,甚至隔三差五給他們“搞衛生”清理。事實上,掏耳屎不僅不衛生還隱藏著大危險哦,為什麼呢?往下看吧。

掏耳屎這個小小動作,卻差點要了她的命!

澳洲一位女士Jasmine差點因為掏耳屎要了命,Jasmine掏耳屎的習慣持續了很多年,當掏出血跡、聽力下降、耳痛時去醫院就醫,結果顯示:左耳中度失聰!左耳已經被細菌感染入侵至耳朵後面的頭骨了,如果不盡快做手術感染將進入大腦並危及生命。

儘管現已完成手術,Jasmine發熱聽力還是受到了永久性的影響,她的經歷告訴我們頻繁地掏耳屎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

掏耳屎這個小小動作,卻差點要了她的命!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掏耳屎“掏進醫院”的人不只有她一個。據統計,美國平均每天都有34位青年因不得當的掏耳屎方式,導致耳朵受傷進了醫院。注意,是每天!且僅是青年這個年齡段。

頻繁掏耳屎地危害:

1、一位耳鼻喉專家表示,“如果你強行使用棉籤等工具掏耳朵,反而容易將耳屎推入耳朵深處造成堵塞引起感染” 。

2、耳道只有3cm左右且鼓膜又很薄,自己掏耳屎的話稍有不慎就會損傷鼓膜,不僅會導致聽力下降,還有可能永久性損壞耳膜。

3、頻繁掏耳屎還會加快“耳朵死皮”脫落,你的耳屎可能會越掏越多、越掏越癢。

掏耳屎這個小小動作,卻差點要了她的命!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所以,不能愉快地掏耳屎了嗎?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掏耳屎是在清潔耳朵,事實並非如此。

耳屎只是我們通俗一點的叫法,其實它在醫學上叫做耵聹(dīng níng),是由外耳道軟骨部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醫學上不建議經常掏因為耳屎不僅不髒,還有它存在的意義。

耳屎能夠阻止灰塵、病菌等進入耳朵內,起到保護耳道、保護鼓膜的作用。

大部分情況下的耳屎是不需要刻意去清理的,即便是耳屎多了,也不用我們自己掏,隨著我們說話、吃飯、打呵欠時嘴巴做咬合動作,會產生震動把耳屎從耳道里震出來。如果你是油耳屎,只要將外耳道的油脂擦乾淨就可以啦。

掏耳屎這個小小動作,卻差點要了她的命!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那麼問題來了:

感覺耳屎多到都快溢出來了,要不要掏呢?

出現這中情況要掏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在游泳或洗頭時水浸入了耳道,導致耳屎吸水膨脹引起堵塞,這種情況也無法靠咬合震動震出了,慢慢累積的耳屎會堵塞耳道,達到一定量可能會造成傳導性弱聽和耳朵不適。

所以如果出現耳朵有癢、悶塞感就要考慮掏耳屎了,這個時候也不建議自己掏耳屎,建議去醫院讓醫生用軟化耳屎的溶劑將耳道清理乾淨,因為他們有著精細的可視儀器,可以安全徹底地幫你清理耳屎。

掏耳屎這個小小動作,卻差點要了她的命!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平時正確的清潔耳朵的方法:

1、使用耳道清潔油、鹽水等來清潔耳朵,然後用專門的滴耳器將液體滴入耳道中,頭搖晃幾下即可。如果擔心自己操作會出現意外,建議去找專門的醫生處理。

2、千萬不要讓非專業人士清理耳屎,比如街邊的洗頭店、洗腳店之類的“採耳”,是否專業暫且不說,他們使用的工具是否消毒了也不確定,如果消毒不好會引起細菌感染甚至感染其他疾病的。

所以,不要有事沒事就拿著面前、挖耳勺來掏耳屎,一不留神還是要去醫院的,麻煩更大。

看了這篇文章,以後你還敢自己掏耳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