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酒席最後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呢?

老張談三農


我雖然是在外地長大的,但是最近幾年溫州老家吃的酒席比較多,我們那邊沒有送客菜,就是最後有一個敬酒菜,一般是魚,黃魚比較多,這個菜上來不能吃,等主人家來敬酒,敬完了,和主人家不是太熟悉的就開始散了。



Turbo24477027


各地風俗不一樣,我老家是陝西偏遠的小縣城。酒席沒有送客菜這一說。開始先是酒菜12道菜外加一雞一魚,共計14道菜,上的白酒。是讓客人喝酒划拳的。等到所有的賓客都喝的差不多了,就會撤下去。然後上飯菜,飯菜是一個湯擺在中間,剩下的是七道小菜,然後就是饅頭無限量供應。然後吃好離席。


貪戀紅塵一散人


我們都知道,吃酒席的時候,都有一到送客菜,上完這個菜,就意味著這菜已經上完了,這個時候賓客也就心領神會的明白這場酒席已經接近尾聲了!

在我們陝西關中農村。也有這樣的習俗,農村人管他叫“送客菜”。如果你不知道到送客菜的話,還傻傻的等後面的菜的話,那麼是要鬧笑話的!


在關中地區,有些地講究就的是,八八大發、吉祥等講究,因此酒席開頭就是8道涼菜,8道涼菜完了之後,緊接著是8套熱菜,在我們這就叫換吃。最後也就是4菜一湯,最後這4菜一湯也就是“送客菜”,也叫“夾饃菜”!


當這幾“夾饃菜”一上,就意味著酒席已經接近尾聲了,就可以吃完走人了!在渭南蒲城,“送客菜”中有一道必不可少、雷打不動的菜也就是“八寶辣子”,這是我們蒲城的特色,如果沒有這道菜,整個酒席也就沒有靈魂!



不得不說“送客菜”不僅代表著一種禮儀,還凝結著智慧與趣味。

那麼你們家鄉的送客菜又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分享!!!


小農莉姐


我們這裡過去的規矩是先雞後魚,上菜時第一道菜是雞,最後一道菜是魚,上來魚說明菜上齊了。

現在條件好了,沒這講究了。就象喝酒,過去說喝“jv”了就行了,現在,沒有幾個喝醉的不散。

現在想來,還是過去的規矩更文明。




帶花的仙人球


農村酒席比較有講究的,應該是紅白事!我們石家莊地區,白事酒席比較簡單,主家家人利用給故人燒三天紙園墳和打幡,這重要日子,人員齊備!對大家幾日來的幫忙和滋助表示感謝,燒紙後女人們剁餡合面捏餃子,男人們切辦酒菜!完了大家圍在一塊,吃碗餃子喝喝灑,就散夥啦!沒有"送客菜″!

紅事也就是婚宴,是相當隆重正規的,無論在飯店就餐和在家裡自家操辦!酒菜大部分是八涼八熱四大件!既龍頭鳳尾豬肘子四喜丸子!宴會氣氛熱鬧歡快!人們划拳行令各顯神通!但不菅怎麼鬧!只要席上上用盤子裝有四個肉丸子的菜!大家立馬就知道了,這是最後一道菜!叫送客菜!四喜!代表的男方喜,女方喜,親戚朋友喜,街坊鄰居喜!皆大歡喜!圓滿吉祥!



馬錄群


洛陽的水席很有名聲,最後一道菜是雞蛋湯,又稱"滾蛋湯",等見到上了這個菜之後,客人就意識到宴席結束了,該走人了。

有一年到河南去,在洛陽體驗了一下洛陽水席,果然最後上的是雞蛋湯。

後來又到河南省博物館參觀,重點看了想當年開封被盜的文物,非常精美。最後看的是恐龍蛋化石,意味著參觀活動結束了,也是蛋類,極具偶然性,巧極了。


燕留城


東陽,對就是那個童子尿蛋的東陽[捂臉]

以前的時候,酒席一般都是農家流水席,最後一道菜基本都會選擇青菜豆腐湯作為結尾,湯裡裡面會額外加一些桂花肉圓和蛋花腸。

嫩青菜切小段,香菇切片;

豆腐選切釐米見方的白豆腐或者4×4×1釐米煎至金黃的烤豆腐;

桂花肉圓為浙江傳統小吃,雞蛋麵粉裹上肉末過油炸熟;

蛋花腸,豬腸洗淨風乾,灌入和水蛋液後蒸熟,形似嫩魚豆腐。

作為最後一道菜,給客人在大魚大肉之後清清口。

但是隨著酒店席的普及和大棚種植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最後一道菜基本都變為水果拼盤,主要以西瓜為主。



黑心鋒


我們廣西玉林也沒有送客菜,不過主家看見來客快吃飽了都會每桌每人發紅色的食品袋,示意來客打包吃不完的飯菜回家給不能來參加宴席的人吃。







廣西玉林富哥


丸子!不管是丸子湯,炸丸子等等,最後一道菜肯定是丸子,

滾蛋丸子嘛/!哈哈(ಡωಡ)hiahiahia



Spring花千樹


農村的宴席;告訴你如果不是正宗廚師炒出來的大部分那些糟老頭子燒出來的真的不是人吃的!!!

那口味真沒辦法吃,首先他的顏色就配的亂七八糟!!!

還不如在家裡炒顆青菜比那味道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