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我憑什麼原諒你”


這一幕,在最近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裡同樣發生過,復讀插班生陳念因為幫那個生前被校園欺凌而選擇跳樓自殺的少女蓋上了一件外套,此後就遭遇了極為可怕的校園暴力,她被孤立,被排球砸,被推下樓梯……

語言暴力作為校園暴力裡的一個分支,其殺傷力一點也不亞於肢體暴力,語言,也可以殺人。而更可怕的是,選擇“冷眼旁觀”的人,也會不經意地成為這場霸凌裡的“隱形施暴者”。

《海邊的曼徹斯特》裡說,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可以被原諒,也不是所有的傷痛都可以被撫平,總有時間也無能為力的事情。

生而為人,務必善良,不愛請不要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