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斤,為何買到手的豬肉不便宜?有3大原因

在中國擴大豬肉進口、投放冷凍鮮肉、促進生豬生產等一系列"組合拳"的推動下,進入11月後,國內豬肉價格終於開啟了下跌模式,二師兄身價更是首次驚現"五連跌"。最新監測顯示,本週國內豬肉價格環比大幅下跌9.6%,連跌5日至每公斤46.11元。不過,不少市民對豬肉價格連跌情況毫無感覺,甚至反饋當地豬肉價格依舊高不可攀,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6省豬價跌至46.11元/公斤,為何買到手的豬肉不便宜?有3大原因

每公斤46.11元!16省豬價批發價一週下跌9.6%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1月11日-11月15日中國16省豬肉價格均價為每公斤46.11元,環比跌9.6%。其中,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華東地區、四川、廣東豬肉周均價分別是每公斤43.28元、44.20元、46.61元、46.58元、48.95元、53.25元。

可以看到,一方面隨著養殖戶和規模養殖場出欄生豬的積極性提升,加之凍肉集中投放市場,和多國的洋豬肉陸續抵華之後,造成豬肉供應過剩,帶動全國豬肉價格不同程度地下跌;另一方面,由於天氣等因素,比起南方豬價,北方豬肉價格回落更為明顯。但即便國內豬肉均價已連降5日,不少市民依舊反饋當地市場豬肉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甚至高達七八十元一公斤,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生豬價不等於豬肉批發價

何謂生豬價?在整個生豬產業鏈中,第一源頭的養豬戶賣出一頭豬的價格就叫生豬價。而為了恢復和保障生豬供應量,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在鼓勵養殖戶擴大生豬規模並落實補貼優惠,例如,近期湖北省對8家國家生豬核心種豬場,按每家20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天津對核心育種場和新建種豬場引進種豬每頭給予1000元補貼等等。

16省豬價跌至46.11元/公斤,為何買到手的豬肉不便宜?有3大原因

因此,中國生豬養殖戶補欄增產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如十月中旬,養豬第一大省四川就對外宣佈,一定會完成全省今年4008萬頭生豬出欄任務等。受生豬供應回溫的影響全國各地生豬價格明顯下跌,根據中國養豬網11月19日最新數據顯示,按照品種的區別,全國生豬(外三元)均價為32.38元/公斤,生豬(內三元)均價為31.81元/公斤。值得注意,生豬價格不等於豬肉批發價,而是指一頭豬論斤出售的價格。

原因二:豬肉批發價不等於零售價

何謂豬肉批發價?即是上文提及連降5日的豬肉價格,在生豬產業鏈中屬於中間商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豬肉批發價不等於零售價,而豬肉零售價屬於生豬產業鏈中的終端位置。

由於各地生豬供應量不同,加之地理位置不同,運輸費用也不同,各地豬肉零售商根據成本合理調整豬肉價格,因此,豬肉批發價與零售價存在一定差價。

鑑於此原因,全國各地豬肉市場零售價存在跌幅不一,或是居高不下的不同情況。

16省豬價跌至46.11元/公斤,為何買到手的豬肉不便宜?有3大原因

原因三:進口豬肉價格也水漲船高

話說,進口肉的增加也是穩定豬肉價格的重要因素,但是今年以來國際肉類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據業內人士透露,

目前豬肉進口價格到岸價已經達到了每噸5000美元,而6月份豬肉進口到岸價才每噸2158美元,比較之下漲了一倍有餘。

這主要受國際豬肉供應短缺的影響,不過據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豬肉貿易量將會首次超過1000萬噸。而有了這1000萬噸豬肉墊底,國際豬肉緊張局面將迎刃而解。此外,中國已公開發聲,呼籲各大國家肉類企業要合理定價

可見,為了照顧民生,中國也是各種措施多管齊下,不僅加大豬肉進口,緩解供應偏緊現象;適時投放冷鮮肉,控制一下豬肉價格;還鼓勵養殖戶擴大養豬規模,加大豬肉的供應。在中國多管齊下的保障下,生豬價格和豬肉批發價已經呈現穩中有降的局面了,而等到全國豬肉零售價大幅回落,還需要一小段時間。

【精彩內容不夠看,更多猛料等你贊!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輕鬆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