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馬背上的“文藝輕騎兵”紮根大草原60多年

正藍旗烏蘭牧騎是內蒙古自治區歷史最悠久的烏蘭牧騎,仁.斯琴巴特爾是現任正藍旗烏蘭牧騎的隊長。早在1987年,他就加入正藍旗烏蘭牧騎。他告訴記者,過去60多年來,烏蘭牧騎紮根於人民、活躍在大草原上,每年演出場次達到100場以上,即弘揚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又豐富了農牧民的文化生活。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肖歡歡實習生廖崧傑 (署名除外)

過去一年下鄉演出100多場助力脫貧攻堅

過去一年,斯琴巴特爾很忙。他正藍旗烏蘭牧騎累計在城鎮、嘎查村、社區、敬老院等地下鄉演出100餘場次。為了助力脫貧攻堅,正藍旗烏蘭牧騎過去一年還先後到貧困嘎查村開展了慰問演出30餘場次。“‘紅色文藝輕騎兵’嘛,就是機動靈活,形式多樣,以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創作、創新作為定位,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挖掘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典型事蹟和先感人故事,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好政策、好故事傳播到農村牧區,為草原上的農牧民們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支馬背上的“文藝輕騎兵”紮根大草原60多年

斯琴巴特爾在演出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源自人民。對於我們烏蘭牧騎隊員來說,就是要多創作、多演出。我常跟隊員說,我們要心中裝著群眾,腳上沾著泥土,這樣才能有活力。”他說。2018年,活躍在錫林郭勒草原上的13支烏蘭牧騎在城鄉演出1200餘次(場),覆蓋城鄉群眾100餘萬人次。2018年,《我的烏蘭牧騎》入圍2018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及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

“農牧民把我們當親人”


“正藍旗烏蘭牧騎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是1957年9月25日成立,是原來的文化工作隊。”斯琴巴特爾告訴記者,在蒙古語中,烏蘭牧騎意思是紅色的嫩芽,它總能把黨和政府的方針和各級政府的政策、號召,融入於演出的節目中,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文藝宣傳隊。

斯琴巴特爾告訴記者,今年烏蘭牧騎的演出條件跟30多年前自己剛入隊時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隊員們外出演出,很多時候都是騎馬,或者用一輛平板車裝上演出設備,人跟在車後面。尤其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大雪封路,由於草原上的道路崎嶇不平,下鄉演出的過程非常辛苦。往往在路上趕路就需要一個月。這一個月時間,隊員們就邊吃乾糧邊休息。

多日跋涉,好不容易到達牧區,演出條件也非常簡陋。演出並沒有正式的舞臺,觀眾們很多時候都是圍坐在草地上觀看他們演出。唱著跳著,表演就變成一個大聚會,牧民們都會加入進來跟著演員們一起唱一起跳。冬天就在羊圈裡面演出,一來羊圈是圍起來的,二來羊圈稍微暖和一點,風小一點。有時演出在牛棚裡面,牛棚裡面點上煤油燈,不會被吹滅。當時沒有燈光,就用木頭棒子綁上舊衣服,蘸上柴油,拿出去掛在外面的鐵絲上,就是舞臺燈光。但夏天時就比較麻煩,因為蟲子趨光,臺上演員有時唱著唱著,蟲子就飛到嘴裡,但表演不能停,吐了轉身接著唱。演出結束後,柴油燃燒後的煙氣把腮幫子和臉都燻得黑乎乎的。大家相視一笑,哈哈大笑。演出結束後,便借用當地群眾的馬車趕到下一個演出點。

演出條件雖簡陋,但並沒有影響到牧民的熱情,有時兩個小時的演出會在牧民們“再來一首”的歡呼聲中延長至3個小時。等到演出完了,大夥兒也不散,並幫助他們把演出道具收拾妥當,才不舍地離開。演出的艱辛也從未讓斯琴巴特爾退縮,他的心裡裝著牧民們的期待,在他眼中,農牧民就是自己的親人。

在演出之餘,隊員們還要為牧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並幫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比如,幫助牧民們搭建房子、搭大棚、修電器等。這也成為烏蘭牧騎精神的一部分。斯琴巴特爾表示,今天的烏蘭牧騎隊員們繼承了老隊員們留下的傳統,每次到農牧民家中,都深受他們歡迎,農牧民們都熱情地和他們拉家常。對於生活中有什麼困難,也會向他們反饋。對於農牧民們的生活情況,他們也有了更多的掌握。


這支馬背上的“文藝輕騎兵”紮根大草原60多年

斯琴巴特爾在表演馬頭琴

隊員們一年有一半時間生活在農牧民中間

30多年來,斯琴巴特爾一直以一名烏蘭牧騎隊員的身份而自豪,因為這是一直有著光榮傳統的隊伍。作為烏蘭牧騎老隊長的殷珠色曾向斯琴巴特爾講述過烏蘭牧騎的輝煌故事,至今,斯琴巴特爾都難忘。1964年,內蒙古自治區從全區挑選12名烏蘭牧騎隊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正藍旗烏蘭牧騎有3名隊員被選中,進北京演出。一時間,整個烏蘭牧騎一片沸騰。作為基層文藝工作者,能有機會被選中到北京做演出,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在隊員的藝術生涯中都是非常難得的。周恩來總理曾先後12次接見烏蘭牧騎隊員,並親自安排烏蘭牧騎到全國巡迴演出。使烏蘭牧騎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紮下了根。在接見烏蘭牧騎隊員時,周總理說,要把烏蘭牧騎這把火在全國點燃。

斯琴巴特爾也是因為烏蘭牧騎才走上了藝術的道路。他說,在消息閉塞,文化生活貧乏的年代,烏蘭牧騎帶給牧民的是精神上的慰藉,烏蘭牧騎的演員在牧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從那時起,加入烏蘭牧騎就成了他的夢想。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他終於加入了進來,成為了一名馬頭琴樂手。

斯琴巴特爾表示,隨著今天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烏蘭牧騎如何能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創作出農牧民們愛看的節目,對烏蘭牧騎隊員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好在經過60年的發展,烏蘭牧騎的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他感慨地說,30年前下鄉演出,四五個人騎著幾匹馬就出發了,現在一支隊伍至少都在十多人以上,最多的有40多人。如今活躍在大草原上的烏蘭牧騎一共有70多支,隊員達到上千人。

並且,烏蘭牧騎隊員很多都經過專業的訓練,裝備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僅有了旋轉舞臺,還加入了絢麗的聲光電技術,演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了讓隊員們創作的節目更加接地氣,正藍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每年有一半時間都活躍在草原上的農牧民中間,與農牧民同吃、同住,一起從事農業生產和生活。在表演的同時,也尋找創作的靈感。從農牧民們日常生活中間發現創作的素材。從他的經驗來看,凡是受老百姓歡迎的、獲獎的節目,都是在生活中經過長期觀察,進攻不斷打磨才出爐的精品。

“農牧民在哪裡,我們演出的舞臺就在哪裡”

在仁.斯琴巴特爾看來,表演隊的創作靈感也都來源於農村牧區牧民,把生活融於了藝術中,他們是在用牧民們的語言演出,這也是烏蘭牧騎能夠長盛不衰的秘訣所在。“因為我們表演的節目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讓他們深有感觸,表演的內容就是來自農牧民們的日常生活”

斯琴巴特爾表示,現在烏蘭牧騎的表演形式越來越多樣化 ,以分散演出、流動演出等多種形式,滿足農村牧區、街道社區、企業廠礦、學校、敬老院等地廣大群眾的新時代文化需求。烏蘭牧騎常年奔走在基層,活躍在生產生活第一線,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也傳播了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與此同時,農牧民們也用一個個生動而感人的故事滋養了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創作靈感,激發著隊員們的創作熱情。演出中最常見的打草舞、接羔舞、剪羊毛舞、豐收舞,都是根據農牧民們生產、勞作的場景創作出來的。正因為帶著“露珠”和“泥土味”,貼近農牧民生活,才贏得了農牧民們的歡迎。接下來,正藍旗烏蘭牧騎將以農牧業生產、脫貧攻堅、民族團結、生態保護、孝老愛親等為題材開展創作,講述大草原農村牧區的新變化,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故事。“烏蘭牧騎紮根牧民、為牧民們服務的精神永不過時。農牧民在哪裡,我們演出的舞臺就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