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子溝,眾多冰山孕育出的五彩斑斕#2019秋遊季#


公路名稱:奶子溝/位置: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海拔:2350~3300m/公路長度:52公里/最佳季節:夏秋

景觀特點:位於岷山與邛崍山脈交匯處,屬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段。黑水奶子溝彩林是天然次生林,面積大,色彩多,主要有云杉、松、樺、櫟樹,丹楓、朱械、赤姍,參差其中的還有檢皮標、光葉棟、黃背棟、灰背標以及落葉松等。彩林與上方的冰川、沿路黑水河、嘉絨藏族風情構成一幅美妙畫卷。

黑水奶子溝從9月開始變得五彩斑斕,隨著氣溫下降,林木的色差越來越大。彩林景觀一直持續到11月下旬。黑水奶子溝公路從黑水縣和紅原縣邊界“小埡口山”算起,到黑水縣城,全長51公里,落差800m。河谷內的氣溫隨著海拔高度變化,植物種類漸漸豐富多樣,在羊絨哈德村周邊到達高潮,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樣板。


黑水奶子溝成名已久,然而近幾年才進入大眾視野。四川阿壩州境內以著名的黃龍九寨溝為首,產生的旅遊溢出效應波及到黑水。這裡更像九寨溝的續集或者副產品。近幾年自駕遊興起,省道質量大大改善,前來拜訪的遊人陡然增多。

黑水河水發源於周邊的雅克夏雪山、達古冰川、三奧雪山,它的顏色並非黑色,反而泛著乳色,匯聚在一起映著山體的蔥翠又會變成奶綠色。“黑水”藏名為“措曲”,意為“生鐵之水”,也許原住民意識到河水的礦物質較多,才會起這個名字。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滋養一方植物,彩林正是神奇奶子溝黑水的表現方式。如果你站在羊絨哈德村前的小河邊會感同身受。

藏族人形容羊絨哈德是神仙眷顧的地方,小村坐落在山坡上林地,背靠雪山,村口一座白塔經堂,生活著嘉絨藏族。在藏區,嘉絨藏族也被叫做“絨巴”,意為“農區人”,是藏地原始四大姓氏之一“扎氏”的後代。嘉絨藏族本在北方黃河流域一帶農耕,後來被強大草原部驅逐,被迫南遷,最後選在峽谷河畔落腳。

羊絨哈德村的農地很少,本以放牧為主,如今村裡開著幾家民宿、餐廳,自駕的遊人會以這裡為補給點,細密觀光週邊幾個景點。

很多人也為達古冰川而來到黑水奶子溝。它是山谷南側的一座雪山,已被開發成景區,設施完備。乘坐纜車,可以上升到4800m的冰川地帶。

在第四紀冰河鼎盛時期,達古冰山是一處大型平頂冰帽冰川,退化到現代,還剩13條。

這個季節的冰川和彩林在奶子溝交織出冰與火激情,蔓延到黑水縣城,戛然而止。然而魄力的景色還在上空延續,此時在縣城抬起頭仍可以觀賞到雲裡霧裡的七彩斑斕。好奇心驅使,試圖登上山頂看看。

開著越野車,穿過崖壁小村莊,繞過半坡包穀田,縣城越來越小,頭頂上的雲霧越來越濃,逐漸看不到人煙的地方卻赫然矗立著雄偉的墩都德青郎寺。火紅的牆圍,金頂,在山坡上和金黃的樹木一樣閃閃發光,色彩融合搭配恰到好處。

站在一叢白塔林俯瞰狹長逼仄黑水縣城,發現“黑水”之名的名副其實。黑漆漆的峽谷、黑漆漆的流水,與山頂的光明開朗形成鮮明對比。這時,山頂起了大風,風馬旗在耳畔“噗啦噗啦”作響,迴音壁效應,聲音也在整個黑水峽谷中迴響起來,如號角般,飄向奶子溝深處……

自駕路線:成都—133公里—汶川—172公里—黑水縣—51公里—小埡口山隧道

沿線景點與景觀:1、羊絨哈德:當地人叫做“冬巴嘎”,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碧水潺潺,恍若世外桃源,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彩色森林”。

2、達古冰川:達古冰山自然保護區面積超過600平方公里。中國工農紅軍一、四方面軍9萬餘人,翻越了景區內的昌德雪山、達古雪山,並在達古雪山下的毛爾蓋,召開了長征途中著名的“毛爾蓋會議”。

特別提示:1、海拔較高,紫外線強烈,注意防曬。晝夜溫差大,注意保暖。2、奶子溝彩林非常吸引人,自駕遊玩請把車停在指定停車場。3、遊玩範圍的海拔落差會超過1000m,時而缺氧、時而醉氧,身體容易疲憊,切勿疲勞駕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