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遭紐約州總檢察長調查,軟銀尋求28億美元貸款

美國共享辦公初創企業WeWork除了要為公司試圖扭虧為盈尋找資金之外,還不斷被麻煩纏身。

WeWork遭纽约州总检察长调查,软银寻求28亿美元贷款

WeWork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路透社11月19日援引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的話,美國紐約州總檢察長(NYAG)正在調查WeWork,WeWork也已經證實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官員利蒂希婭·詹姆斯(Letitia James)已經聯繫過公司。同時,WeWork的發言人稱:“我們收到了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詢問信,正在配合此事。”

報道稱,紐約州總檢察長正在調查的問題與WeWork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有關。包括其是否假公濟私,為自己謀福利。諾伊曼此前曾先購置房產,然後將其租給WeWork,並以自己在該公司的股份為抵押借款。他還在WeWork更名為We Company後向其收取近600萬美元的費用,從而同意公司使用他註冊的商標“We”。另外,諾伊曼僱傭了約20名親朋好友在公司任職高管職位。

一個多月前,10月1日,We Company宣佈,公司將撤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S-1文件(招股說明書),尋求推遲IPO。撤回上市文件之後,在投資者對公司商業模式和治理持有質疑的情況下,創始人諾伊曼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且同意退還使用“We”的商標費用。

然而,WeWork的麻煩還不止這些,當前的公司正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儘管大股東軟銀集團以17億美元的代價讓諾伊曼對公司失去了控制權,但其仍持有公司股份,能夠以“董事會觀察員”的身份出席董事會會議,這意味著他可以參加會議進程,但不能對決策進行投票。

但近期曝光的一份諾伊曼與軟銀的秘密協議內容顯示,在WeWork仍保持目前私有狀態之時,諾伊曼有權在董事會中提名一名董事和一名無投票權的觀察員。如果公司上市,他將能夠提名另外兩名董事進入公司董事會。但需要注意的是,假如諾伊曼要想行使這種權力,前提條件是必須償還軟銀借給他的錢,同時必須遵守他的競業禁止協議。

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曾在一場與WeWork高管們的閉門會議上表示,他希望WeWork能在2021年之前實現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軟銀拿到了WeWork實際控制權之後,除了收購公司更多股份、注入更多運營資金、實施重組計劃之外,《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軟銀正在和日本主要銀行談判以獲得約3000億日元(約合27.6億美元)的貸款,從而為WeWork的扭虧為盈提供資金支持。

根據軟銀和WeWork達成的協議,軟銀將斥資約30億美元從公司股東手中購買價值約30億美元的股份,軟銀購買的價格是2015年以來最低的水平,約每股19美元。另外,軟銀集團還將通過貸款和其他方式向WeWork追加33億美元的資金。

為了拯救自己的投資,軟銀集團制定了紓困計劃,但是WeWork的長期前景仍不明朗。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透露,軟銀集團協商貸款的日本銀行包括三菱UFJ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和瑞穗金融集團。

軟銀集團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我們在考慮手頭現金的同時,正在靈活評估我們的選擇。”這位發言人說,申請銀行貸款“是一種選擇,但還沒有最終決定”。軟銀集團在10月份的時候同意向WeWork提供總額為95億美元的救助資金。在紓困計劃執行之後,軟銀集團將獲得WeWork公司80%的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