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晒出“成績單”

全媒體記者 王文彬)11月20日上午,市委宣傳部、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建市5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十一場竹溪專場發佈活動。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蔣波出席發佈會並詳細介紹了我縣5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曬出“成績單”

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曬出“成績單”

我縣地處鄂渝陝交界的秦巴腹地,位於中國雄雞版圖雞心位置,素有“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國心”之稱。良好的生態是我縣最好的資源、最大的優勢、最厚的家底。歷屆縣委、縣政府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縣戰略,著力建設“綠色產業引領區、生態城鎮示範區、省際物流集散地、旅遊休閒目的地”。

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曬出“成績單”

聚力發展綠色產業,做優山區有機農業,壯大綠色低碳工業,發展全域旅遊業。形成茶葉、魔芋、核桃、生漆、中藥材等農業產業基地80萬畝,建成物聯網追溯基地2個,認證有機產品24個。2018年,獲評國家有機產品認證創建示範縣;培育規上工業企業40家,創建國家地標保護產品5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初步形成以農產品加工、清潔能源、電子信息、醫藥化工、水產業為主導的五大工業板塊;推進實施“15315”全域旅遊計劃,打造“全域景觀、詩意田園”中國候鳥旅居縣,2018、2019連續兩年榮登“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曬出“成績單”

聚力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全省生態環境最優縣。全縣森林覆蓋率78.6%,植被覆蓋率84.3%;先後榮獲全國綠化模範示範縣、全國珍貴樹種培育示範縣;竹溪的負氧離子濃度日均35000,是中西部地區珍稀植物基因庫、中國生物多樣性重要功能區、世界珍稀動植物繁衍棲息地、人類綠色的基因寶庫;創建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偏頭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龍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八卦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十八里長峽省級地質公園、萬江河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等6張綠色名片;獲評市級以上生態鄉鎮15個、市級以上生態村262個、湖北省綠色鄉村50個。

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曬出“成績單”

經過多年綠色發展,全縣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人民生活顯著改善。2017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我縣 “全省縣域經濟工作進位顯著單位”稱號。2018年,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三類地區綜合排名15位。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68.7:9.9:21.4調整到2018年的25.9:43:31.1,實現由“132”到 “231”的歷史性轉變。2018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850元,是1978年的162倍,年均增長13.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9993元,是1978年的149倍,年均增長13.3%。

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曬出“成績單”

竹溪在十堰建市50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曬出“成績單”

新聞發佈會上,部分媒體記者還就竹溪電商扶貧措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竹溪品牌旅遊景區建設和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的創建等熱點焦點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

經濟日報、國際商報、湖北日報、湖北廣播電視臺、荊楚網、新浪網、楚天都市報、部分網絡大V,以及十堰市屬新聞媒體等參加了新聞發佈會。

秘境竹溪康養地,
綠色崛起新作為。
站在歷史新起點,
竹溪,將奮力譜寫
新時代竹溪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以優異成績向建市50週年獻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