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陵川鄭家嶺

鄭家嶺,陵川縣潞城鎮一個小村,愛好走村竄巷的人都知道,這個小村陂有特色,地理環境周遭環翠,傍山向陽,人家分佈在山嵴相連的七八個山窪裡,坡緩處房屋又連在一起,形成一片,正前面一眼望去,山嵴犬牙交錯延向遠方。

每個山頭上為數不多的松樹很是特別,就象為村民站崗防哨的士兵,但形態特異,有的虯技蒼老如蓬,有的利劍斜出在擊,有的雙層蓮花疊加,有的展翅欲飛似鳳,真令人思來想去也不得要領。

背後的山上又突出一包,山包上有座山神廟,稱“天下都山神",有立石,有匾額,還有明朝時石碑為證。“天下都山神"就是天下山神之宗祖,小山包上小廟堂,誰敢枉稱作“都",廟裡的壁畫告訴你,話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峰煙四起,劉秀兄弟起兵南陽,被王莽大兵追殺,傳說劉秀逃入太行山上,來到王善水村,便有了“蛛網重結救漢主"和“螞蟻隱跡幫劉秀"的故事,劉秀得救後說:“我有遭一日掃平天下,得了江山,要封此山神廟為都山神"。後如願以嘗,山神廟被敕封。王善水村因鄭姓為主,後改名為鄭家嶺村。

歷史進入清朝某年,有一李姓人家遷徙到鄭家嶺,經過多年的打拼,終於有了一些積蓄,想把茅草房拆了建幾圈石窯,不想離前戶人家太近,路仄巷窄,也引起了村裡人的不滿,李家人自願後退三尺,方便大家。於是找來石匠開始建石窯。石匠要工錢三鬥銀子,一口價,不行拉倒,李家只好答應,限定時間三個月。於是石匠去石窩選石鍛石,可是一個過去了,一塊石頭也沒有弄回來,更不要說壘上牆了。兩個月過去了,還沒有一點動靜,李家著急了,就去問石匠,石匠說功到自然成。又過了二十七天,匠人來找主家說,房已成了,只是得給三升銀子小利錢。主人氣不打一處來,一塊石頭沒壘,又要小利錢,真是豈有此理。匠人說不給就走了,主人無奈,只好又給了三升小利錢。石匠臨出門說三天後您可入住。石匠用三天時間就象搭積木似的,再沒動一錘一鑿便建成了十圈窯。門額上有“巖樓"和“十圈洞",門兩邊還刻了十分符合主人心境的一聯,左邊是“休恨眼前道路窄",右邊是“退後二步自然寬"。後人說:三鬥三升銀,築起十圈洞。又有人說:南京有個六尺巷,這裡有條二步路。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晉城:陵川鄭家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