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比猩猩、猴子聰明,為什麼他們反而在3萬年前滅絕了?

維度開拓者


其實咱們對於達爾文的演化論有個誤區,這和當時翻譯成中文《進化論》有關,我們總以為生命是進化的,生命是從單細胞生命進化到多細胞生命;低級生命演化成高級生命的過程。

其實生命的演化並沒有路線,只要能存活下來,無論採取什麼樣的生存方式,都是成功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尼安德特人也好,猴子也好,在自然環境面前,無論是否演化出智力,只要不能適應環境,就會被環境無情的淘汰。古往今來,地球歷史上太多這種事情發生。

不過,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會滅絕,倒是值得我們研究一下。

先說明一下,嚴格來說,尼安德特人並沒有滅絕,今天我們體內還含有2%-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為什麼看起來“更高級”的尼安德特人會滅亡,而猩猩猴子在今天依然存在呢?

其實,這不得不涉及到一個演化問題。

人屬與猿類的分家

我們今天都知道:人類起源於非洲,但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人類會起源於非洲呢?

我們來看一下非洲的地圖,在今天的非洲,有一個比較著名的景點,叫做東非大裂谷,這個大裂谷大概在3000萬年以前,由於地質運動的原因,逐漸形成了一條天然峽谷,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峽谷變得越來越寬。

在東非大裂谷形成之初,整個非洲的生態環境都非常相似,這裡遍佈著大量的猿類,其中就包括人屬與猿類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隨著板塊運動的發生,東非大裂谷把非洲割裂成東西兩個互不相連的大陸,並且氣候也互不相同。

東非大裂谷的西部,當時植被豐富,因此猿類可以繼續停留在樹上。

東非大裂谷的東部,由於氣候原因,以稀樹草原為主,部分猿類不得不下樹以謀求生存。人類最早就源於這一支下樹的猿類(較強壯的猿類佔據樹上,下樹的猿類屬於弱勢)。

由於食物競爭關係,下樹的這一支猿類為了更好的節省能量,慢慢的演化出了直立行走方式,科學家研究發現,直立行走比四肢行走節省了75%的能量,最早可以直立行走的是地猿,人類也是從這一支演化而來的。

地猿直立行走之後,由於解放了雙手,因此雙手可以做更多創造性的工作,比如使用工具,製作工具,這些工具的誕生,也能幫助個體更好的捕食或者挖掘植物塊莖。因此地猿又逐漸演化成為南方古猿——能人——匠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現代人。(注意,同一個時期演化時並不是只有一個物種,這裡把其他物種省略了)

尼安德特人的出現其實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而不是說尼安德特人演化路線比猩猩或者猴子“高級”。

瞭解了這些,我們就知道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會滅絕,而猩猩或者猴子至今仍能在地球上生存。

尼安德特人的滅絕

尼安德特人走出非洲的時間比智人較早,早期尼人由於體型佔優勢,甚至還把早期走出非洲的智人趕盡殺絕。

但是當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後,尼安德特人的好日子才算結束,這是因為智人和尼人的食物結構相同,存在著食物競爭的關係。

在剛開始,由於尼人和智人的人口數量都較少,因此當地的食物可以維繫兩個種群生存。但由於在3萬年前全球氣溫變冷,當地可供使用的食物減少,再加上智人和尼人在食物競爭時處於上風,導致了尼人數量減少,直至滅亡。

不過,目前這個說法還沒有被最終證實。

還有科學家認為,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和繁衍有關。因為智人一年四季均可繁衍後代,大大提高了繁衍的速度,有利於人口增長,但智人的人口增長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擠壓了尼人的生活環境,導致尼人滅絕。

還有說法是,智人靠武力征服了尼安德特人,這個說法今天來看並不奇怪,因為從古到今因為人類導致生物滅絕的事情時有發生。

不過,無論尼安德特人以什麼方式滅絕,都或多或少和智人有些關係。

從這個角度來看,為什麼猩猩和猴子沒有被滅絕,就是因為猴子和猩猩一直生活在樹上,沒有和智人搶奪食物,食物的來源以及生存模式都不相同,因此人類的繁衍對猩猩的影響較少,當然,從今天來看,無論生物處於什麼生存模式下,都會因為人類棲息地的增加而導致自身種群數量的減少,或者滅亡。


鍾銘聊科學


尼安德特人從12萬年前開始,就已經霸佔了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

與人類的祖先智人相比,在某些方面,他們是領先於智人的。他們的身材更加的健壯,而且他們的腦容量要遠大於智人。而且,在他們成功適應靠近北方的寒冷氣候的時候,人類的祖先還生活在非洲的溫室裡。

電影《瘋狂原始人》中的一家六口就是尼安德特人。

但很神奇的是,單兵能力極強的尼安德特人卻在4.5萬年前消失了。

他們的命運有三種:被智人殺死、被智人吃掉,或者成為智人的奴隸,只有很少的尼安德特人女性通過交配,留下了一點點自己的基因,歐洲人種就有一定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為什麼這群體格更健壯,更耐造的頂級獵食者們,會被“不如”自己的智人滅絕呢?

原因可能有下面幾個方面:

1、當智人走出非洲的時候,在人數上,對尼人來說有著絕對的數量優勢,這在原始社會,人數有優勢時很容易就會碾壓對方;

2、尼人對於石器的使用程度已經很高,但是與智人相比,差距是明顯的,智人已經能夠使用投擲長矛等武器,尼人卻還在用長矛、木棍和砍刀;

3、尼人的腦容量雖然更大,但是在語言能力和文藝創造、抽象思維等方面要弱於智人。腦袋大了並不一定聰明,相比體格,智力上的碾壓才是真正的碾壓;

4、尼人更適應森林生活,而智人更適應曹原生活,後期環境的變化,也讓尼人失去了生存優勢;

5、尼人的食譜相對於智人來說更頻發一些,智人是遇到啥吃啥,尼人的嘴巴則更刁一些,只能吃肉。

正是基於如上的原因,尼安德特人很輕鬆就被早期人類祖先給滅絕了。

那為什麼猿猴這些明顯比尼人更笨的動物沒有被智人消滅呢?願意很簡單:

1、相比抓個尼人吃,抓猴和猩猩更加危險,也更有難度;

2、猿猴的生活區域與智人重疊比較少,衝突的幾率自然也少……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大約在3-4萬年前,地球上有著一群智慧物種,他們就是尼安德特人,在當時的地球上,他們的思維和技能是超前的,儘管已經處於野蠻狀態,但起碼要比猩猩和猴子有智慧的多。

很遺憾,這些智慧生命卻突然消失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進化,而是滅絕了。唯一能找到的就只有他們的遺骨和古老簡陋的武器。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他們的遺骨來設法還原、重塑其面貌。

儘管他們是原始人,但他們與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事實上,兩者如此相似,我們的祖先跟他們曾“異種交配”,繁衍後代。

然而,兩者之間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他們的眼睛大的出奇,比我們的眼睛大出一倍。眼睛大意味著視力好,但眼睛大,也可能會致命。沒錯,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尼安德特人滅絕的原因跟他們的大眼睛有直接關係。正是這對大的出奇的眼睛帶給他們的滅頂之災。

尼安德特人出現什麼時代呢?科學家認為他們最早出現在25萬年前,足跡遍佈歐洲和亞洲。<strong>

而我們的祖先——智人,大約20萬年前在非洲生活,而後不斷進化,不斷遷徙,逐漸成為現代人類。當然,這些是進化論中所描述的,事實上很多科學家不認同智人起源非洲的說法,他們認為人類具有不同種類,起源於不同地區,而不僅僅是非洲。

約4萬5千年前,智人抵達歐洲大陸,發現尼安德特人早已在此繁衍生息。當然,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叢林法則告訴我們,不論是動物還是人,弱肉強食是關鍵。

最新研究估計,我們的祖先與他們儘管發生過戰爭,但仍共處了5千年之久。不過最終他們還是滅絕了,年代大約在4萬年前。

2013年,英國牛津大學的伊爾恩德▪皮爾斯教授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解釋:大眼睛極有可能是導致他們滅絕的元兇。

通過對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人頭骨進行對比分析,皮爾斯教授發現尼安德特人的眼睛和大腦視覺區域面積更大。如此一來,大腦用於社會交流功能的部分就少了,而大腦其他部分也相應較小。

理論上來講,他們無法將大腦的大部分用於處理複雜的社交功能的開發。而智人卻能更好的運用大腦,因此,尼安德特人在智人面前處於劣勢。大腦的運用不足,使得他們缺乏形成強大團隊的能力,因此無法獲得所需的支持和幫助。而智人卻偏偏懂得團隊作戰和狩獵精神,他們知道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

儘管生活在高緯度北部區域的尼安德特人擁有更強壯的體魄以及更大的力氣,但是面對智人,他們仍舊是弱者。智人將他們當成野獸逐一捕殺,就如消滅矮人“弗洛里斯人”一樣,智人最終成功的滅絕了這些長著大眼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

這種說法聽起來有些搞笑,沒想到卻得到許多科學家以及生物學家的認可。當然,仍有大部分科學家不認同這種觀點,只不過目前但這為找到推翻這一觀點的最佳證據罷了。


幻之獅


其實說起來吧……尼安德特人,人種雖然是滅絕了,但基因卻傳了下來。

我們這些現代人啊,除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類沒有尼安德特人基因之外,其他人種的基因裡都有尼安德特人的一份子,基因佔比約1.5~4%。

尼安德特人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16萬年,歐洲、西亞一帶都是他們的地盤。

很多人曾認為尼安德特人比智人笨,覺得是因為這樣導致了尼人滅絕,但其實不盡然。現代人有的行為,尼安德特人也會。

尼安德特人會使用石器,使用火,甚至可以利用或來淬鍊樹脂。

他們曾在洞穴留下壁畫——這意味著他們也有自己的藝術,雖然比較原始簡單。

他們會埋葬死者並留下花朵——這是不是代表著他們敬畏生死?或者他們也發展出了聯繫緊密的家族、種群關係?

但是尼安德特人在3萬年前滅絕也是事實。關於他們的滅絕,比較主流的原因分析大概有這麼幾個。

氣候變化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

在距今7萬年-1.17萬年之間,地球經歷了末次冰期。氣候變冷,歐洲大陸很多地方以及西亞出現冰原,土地變得貧瘠,動物也變得稀少,尼安德特人在攝取食物上變得困難。

另外呢,尼安德特人在很多方面也確實弱於智人。

比如說在使用武器上,尼安德特人就落後一些。智人都能投擲長矛進行遠距離攻擊了,尼安德特人還在只能用砍刀木棍之類的進行近距離攻擊。

智人的社會網絡也更復雜,人種規模更大一些。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尼安德特人到智人的過渡時期,大概5.5萬年-3.5萬年這段時間,智人的數量已經能達到尼人的接近10倍了。而且他們的群體開放性接納性更強,一方面擴大了基因多樣性,另一方面文化、語言、技術在交流和傳播中都也能更好地發展和傳承。

尼安德特人的群體規模本來就小,不同群體之間的交流也很少,也有近親繁殖的情況,基因多樣性也被限制了。

這也使得曾經稱霸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最終在智人擴張地盤的過程中越來越弱勢,最終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當中。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嘻嘻。


不吃腸的大腸


不僅比猴子猩猩聰明,尼安德特人這種早期智人比我們的祖先晚期智人的腦容量還大,力氣更大,身體更能適應寒冷氣候。藝術方面他們對於音樂美術方面都有涉獵,就這樣他們還是絕種了,為什麼?

因為大自然並不是以誰高等誰智商高作為誰能活下去的標準的。我們的祖先第一次從非洲出來被尼安德特人打回去了。幾萬年後第二次出來以後看一下雙方對比,我們祖先的身體條件除了身高比尼人高(同時更加瘦弱),跑的比尼人輕鬆且快,其它都弱於尼人。但是我們有自己的優勢,首先是喉嚨聲帶的進化導致可以說出具有複雜含義的語言,在配合溝通狩獵上有了更強的組織性,可以利用群體優勢,大兵團作戰,投擲長矛標槍,以弱勝強,耗死獵物,消滅巨型動物,從而獲得更充分的熱量食物。因為身體構造有利於直立行走耐久跑,可以用同樣的能量跑的更久更遠,導致人類成為當時地球上狩獵效率最高的哺乳動物。一路吃過去吃光沿途的大型動物,把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地區更古老的直立人種的地盤佔個乾淨,原來的尼人和直立人不是被排擠到生活條件更差的地方就是在對戰中被消滅,最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當然因為同屬於智人,生殖隔離不強,他們有一定的交配,留下了自己的一點基因給現代人,我們現在很多遺傳疾病都是來自於尼人,包括抑鬱症、糖尿病、癲癇……很多疾病在當時是適合環境的優勢基因,到了現代社會就成了疾病基因😂


西湖邊的胖老虎


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滅絕不清楚,但恐怕和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脫不開關係,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早走出非洲,它們在40萬年就陸陸續續進入今天的歐洲,中亞,以及地中海一帶,那麼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素質強大,它們的骨骼更強壯,脂肪的代謝能力以及肌肉含量都要比智人要強大。

所以在短短的數萬年時間當中,它們的活動範圍一度擴大到今天新疆地區,但在之後的時間當中,尼安德特人的分佈範圍開始急劇收縮,並且在3.5萬年之前突然滅絕,至於為什麼滅絕沒人知道,但考慮到人類祖先智人,正好是3.5萬年前進入歐洲以及中亞一帶,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智人的出現恐怕是尼安德特人消失的直接原因。

那麼智人到底幹了什麼,我想正常的人都能想到,但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什麼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素質更強,卻輸了給了身體素質更差的智人,那麼一些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智人還沒有走出非洲的時候,就演化出了一套強大的語言體系,而複雜的語言可以讓智人形成更大的原始部落。

於是當智人在進入歐洲和中亞的時候,雖然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素質更強,但部落的體量要遠小於智人,於是智人憑藉著龐大的人口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消滅了大量的尼安德特人,所以雖然尼安德特人的身體,智商以及大腦發育都和智人差不多,甚至是有些方面還強一些,但語言體系的落後,是尼安德特人滅絕的直接原因.......


種植恆星


首要原因,是智人和尼安德特人處於同一生態位,是競爭關係。

猩猩和猴子生活在叢林,不是智人所喜歡的生態環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也處於不同的生態位,沒有正面衝突;同時,猩猩和猴子不是我們的主要獵物,直接獵殺也不多。但尼安德特人就不同了,當智人祖先走出非洲,迎面碰到的就是佔據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到整個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他們在生態位、棲息地、食物種類、生存方式等方面處處都是你死我活的直接競爭,必定要分出個高低勝負出來。

所以尼安德特人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與智人的競爭中失敗。按照《人類簡史》的說法,尼安德特人單兵作戰能力雖強,但沒有智人會講故事,不能用一些抽象概念進行大範圍的社會組織,所以群體能力反而處於嚴重弱勢。

其他原因的話,還有氣候變冷、食物減少。

距今7萬年-1.17萬年,是地球的末次冰期,氣候明顯變冷,許多陸地變成冰原,大型動物日漸稀少,這對於肉食比重大的尼安德特人來說有很大影響。而尼安德特人由於社會組織能力弱,遷移的意識與能力都不足,只能忍飢挨餓,導致人口數量不斷萎縮、棲息地破碎。這又進一步導致部落間交流變少、近親繁殖,最終一步步走向了末路。

最後補充兩點:

1,猩猩與猴子代表的是種類豐富的靈長類,是靈長類群體沒有滅絕,而具體到單個物種,在人類的逼迫下滅絕的可不少,現存的很多也已經岌岌可危;2,尼安德特人雖然滅絕了,但還是有基因留下的。除了南部非洲,其他各地的人體內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片段。這是因為智人在擴張中,與尼安德特有攻殺也有雜交。


不入流的大劉


因為尼安德特人雖然比猩猩、猴子🐒聰明,但他們的聰明還比不上現代智人,難以在早期人類競賽中勝出,並且受到大冰河期等原因的重重攻擊,以致在約3萬前滅絕了。


尼安德特人是晚期智人,生活於23萬年前~24000年前的歐洲、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一帶,滅絕於冰河世紀。是歐洲人祖先的近親,現在的歐亞人種還保留著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因1856年在德國尼安德特山中發現其化石而命名。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會滅絕

尼安德特人身型稍矮,身高在1.5米左右。但他們很壯實,腦容量大,是短小粗悍的人種。

人類學上關於尼安德特人滅絕的原因有“環境變化”、“被現代智人驅趕”和“重金屬汙染”三大推測:

  1. 環境變化 約24000年前~3萬年前,出現了災難性的大冰河期,地球70%左右的生物慘遭滅絕,整個歐洲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尼安德特人(以下簡稱尼人)和現代智人也受到了巨大的嚴寒考驗,尼人和智人都被逼到了山洞中,野牛、麋鹿等食草動物逐漸消失,尼人捕獲不到食物,以致最終沒能戰勝這場冷酷的大冰河期而滅絕了;
  2. 被現代智人驅趕或同化 考古學家研究智人和尼人化石遺留物發現,智人數量有尼人的10倍左右,而且智人的工具較多,食物數量廣,藝術品較精美。尼人滅絕之日,恰是智人進入歐洲之時。統治歐洲15萬年的尼人被智人驅趕到歐洲西部的直布羅陀,最後完全滅跡。但在尼人滅絕後的3000年,一具4歲兒童屍骨即有尼人的特徵也有智人的特徵說明了尼人和智人存在通親現象。或許在某種意義上說,尼人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下來;
  3. 重金屬汙染 研究團在西班牙柯蘭多利納巖洞、直布羅陀巖洞伊比利亞半島南部巖穴…都發現了方鉛礦等重金屬痕跡,其它還有鳥糞和蝙蝠糞便都會對中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形成不利影響。這可能是使尼人徹底滅絕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什麼較弱智的猩猩和猴子🐒沒有滅絕?

因為猩猩和猴子還沒有進化出智慧,只是動物階段,他們既沒有恐龍般龐大的身軀,也不像尼人那樣為爭奪地盤而受到智人驅趕,它們甚至會成為智人的寵物而受到保護。再有猩猩和猴子對環境要求不高,只要有樹葉或小型動物為食就可以生存下來。它們的毛髮又長又厚,是抵禦嚴寒的利器,即使大冰河期也不會凍死。


何況現代的歐洲人還殘留著1%~4%的尼人基因,或許他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存活下來,並沒有真正的滅絕。


弄潮科學


無論是低等動物還是高等動物,要適應環境才能生存,這一點對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動物要生存,就要在生態系統中有自己的位置,我們稱為生態位。有位才能活下去,沒有位只能滅絕。

競爭和干涉性的生態原理

由於資源有限,多種動物可能同處一個生態位,這樣就會產生競爭。有的動物對競爭對手干涉很強,必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有的動物則可以與別的動物和平共處。同一塊草地上可以容納兩種兔子、兩種羚羊,但容不下兩種獅子。

智人和尼安德特人

我們人類對相近物種的干涉性比獅子還強,因為我們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具有超強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能佔領地球的任意角落。在物競天擇的時代,不同人種之間必然會產生激烈競爭,弱者可能被強者趕盡殺絕。

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消亡?

現代人都屬於智人這一個物種,智人的定義即解剖學上的現代人。尼安德特人和我們智人是近親,約70萬年前分化。尼安德特人曾雄踞歐亞20萬年,為什麼在4萬年前忽然滅絕?這在學術界至今仍是懸而未決的難題,但已經有很多專家指出,尼人的滅絕和智人走出非洲的擴張有莫大關係。

尼安德特人


智人沒有淘汰掉猴子和猩猩,因為後兩者和智人根本不是一個生態位的,或者說不在同一層次上。而尼安德特人,和4萬年前的智人一樣,都是生態系統中居於統治地位的。

尼安德特人是偉大的進化,他們長相和智人非常相似,而且體魄強健,腦子比我們智人還要大。但在與智人的競爭中,尼人卻完敗了,智人4.5萬年前進入尼人的“大本營”歐洲,約5000年後尼人就消失了,這裡面有很多原因。


尼安德特人(右)比智人(左)的腦容量更大

第一,部落規模和人口流動性。智人生活在比較大的部落中,而且部落更具有流動性,再加上智人已經掌握了語言,他們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社交網絡已經初具規模。因此,在與尼人的戰爭中,人多勢眾的智人將佔盡便宜。

而且,智人可以從更廣闊的地區獲得食物,尋找製造石器的原料,先進的石器製造技術在不同部落間流傳。而考古發現,尼人95%的石器原料都取自當地,說明他們人口的流動性較差。

第二,武器代差。尼安德特人的武器適於近身搏鬥,最有效的武器莫過於石制長矛。而智人已經學會了把石器和木頭、鹿角等其他材質的原料相結合,發明了投擲標槍,更安全,攻擊更精準,而且更加致命。

智人殺死的尼安德特人Shanidar-3

在伊拉克境內發現了一具5-7.5萬年前的尼人骨骼,古生物學者史蒂芬·丘吉爾發現,這是一名四五十歲的尼人男子,肋骨被投擲標槍刺穿致死,當時尼人還沒有這種武器,只有智人掌握了製造這種武器的技術,因此這是智人殺死尼人的實證。

尼安德特人的石矛和智人的投擲標槍

第三,獲取資源的能力。尼人主要捕食大型有蹄動物,而智人食譜更加多樣,不僅能捕捉小動物,還擅於採集植物,因此承受環境變化的能力更強。當時智人已經馴養了狗,狗在捕捉小動物方面幫了大忙。看來狗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從我們祖先打敗尼人的時候就開始了。

尼安德特人集體狩獵圖


第四,文化和語言。智人的文化遠比尼人發達,尼人遺址中很少見藝術品、壁畫等具有象徵性意義的物品,同時期智人遺址中卻很常見。而且智人遺址中發現了很多製作衣服的工具,在尼人遺址中從未發現過,說明智人已經穿上了衣服,尼人還停留在處理皮革的初級階段。智人和尼人遭遇發生在一個很冷的時期,智人穿上了衣服,會蓋房子,這將是個很大的優勢,能更好應對氣候變化。

尼安德特人的石器

智人與尼人相遇的時候,智人已經掌握了口語。尼人當時會不會說話至今仍是個謎,尼人有語言基因,大腦中也有負責語言的區域,證明他們有語言能力。不過尼人的社群小而稀疏,因此可能沒有發展出真正的口語。

第五,雜交。智人走出非洲向全世界擴張的過程中,第一站就是西亞和歐洲,在這裡他們與尼安德特人發生了雜交。研究發現,全世界的人口除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尼人基因。尼人基因只佔現代人基因組的1-4%,也就是說雜交只發生在局部,但足以使正遭受環境變遷和智人競爭雙重打擊的尼人處境雪上加霜。

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

總結和啟示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交鋒發生在一個很特殊的時期,當時他們已經有了工具,不再是純粹的動物了。他們已經是人了,但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文明。他們的交鋒有些方面類似於自然界兩個物種的競爭,也有些方面類似於古代兩個民族的戰爭和融合。

智人走出非洲,統治全球(數字為到達時間,單位千年前)

尼人失敗是因為技術全方位落後,但實際上尼人在舊石器時代中期(25萬至6萬年前)一開始,技術就已經發展到相當精湛的水平。之後尼人的技術一直沒怎麼進步,技術慣性現象很明顯,而同時期的智人技術在突飛猛,最後的結果就是他們相遇的時候尼人完敗,這可能是由於智人群體大、社交性強、流動性強等原因。不管在什麼時代,閉門造車都會導致落後,技術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智人(深灰)對尼安德特人(淺灰)領地的蠶食

再低等的動物只要能適應環境就能生存下去,別說猩猩和猴子,就是草履蟲、水母現在也活得好好的。再高等的動物,即使是尼安德特人,甚至說更先進的現代人類,如果在環境中沒有了一席之地,也只能走向消亡。


動物博覽


尼安德特人比猩猩、猴子聰明,和他們為什麼會滅絕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在人類的演化史上,出現過數個比猩猩、猴子要聰明的人種,如海德堡人(10-60萬年前)、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人同期),但是他們都滅絕了,因為他們的對手不是自然界種的猩猩、猴子、老虎、獅子之類,而是智人,他們無法抵抗智人的入侵,生存空間被壓縮,食物減少,不是向智人演化,就只有滅絕一條路選。如果當時的智人知道建立自然保護區的話,他們還有生存空間,可惜智人不會,所以他們只好滅絕了。

智人的入侵

人類演化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就是發源非洲的智人出走事件。在10多萬年前,非洲的智人們醞釀著一場風暴,一場誓要走遍全球的風暴。在約10萬年前,智人來到中東地區,在花費了2-3萬年的時間,智人們越過了土耳其海峽,進入了歐洲,當時尼安德特人統治的區域。在約7萬年前,智人剛進入歐洲時,智人並沒有將尼安德特人驅逐出家園,而共同生活的3-4萬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智人的智慧得到發展,到約4萬年前,智人的聰明才智遠超尼安德特人,他們再也戰勝不了智人,被驅逐出居住地,沒有了生存空間,沒有食物,尼安德特人只能等待滅絕的來臨。

智人出行路線及時間

武器的落後

尼安德特人雖然擁有比現代人類還有大的腦容量、強壯的身軀,但是他們智慧在統治歐洲10多萬年的時間內,並沒有增長多少,一直停留在原地,使用的武器一直是磨製的石器,毫無進步可言。而相對應的智人,則會利用用石頭和木棍的結合,製造殺傷力強大的武器,例如在石斧上安裝手柄,如此製作的斧頭不但省力,而且擊打效果也是十分的好,並且智人還開發出投擲武器,這個就更加高級,它讓智人在安全範圍內殺傷敵人。考古學在一些遺址內發現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遺骸,經過驗證,他們是被智人的武器殺死的。

尼安德特人的武器

個體數量

在熱武器誕生之前,戰爭的勝利天平一般都是偏向數量眾多的一方。在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對戰時期,考古學家對於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遺址進行評估計算,得知智人的數量居然達到200萬之巨,而尼安德特人才只有10多萬人,並且尼安德特人兩個相鄰的居住點距離達10多公里。所以當戰爭發生時,即便尼安德特人能以一敵三,這也是一場必敗的戰爭。

尼安德特人狩獵場景

智慧等級遠低於智人

尼安德特人雖然可以說是智慧能力比較出眾,但是他們並沒有發展出現真正的藝術,僅限於一些裝飾品,甚至連衣服的製造技術也是很低,僅是將獸皮披在身上而已。然而同時期的克羅馬農人則完全不一樣。他們衍生出了繪畫、浮雕、音樂等等藝術,甚至宗教和墓葬,而且繪畫技亦是十分高超。如此智慧的等級差,當尼安德特人面對智慧成型後智人的入侵時,他們是無力反抗的。

尼安德特人的生活場景復原圖

結語

當生物物種演化出智慧,或是聰明才智高出其他物種之後,他們的競爭對手就不再是一般的“動物”了,而是智人,現代人類。在現在人類的智慧碾壓之下,只有期待人類建立自然保護區供他們生存,否則他們只有滅絕一條路可走。這不是人類的殘忍,而是生存所迫。當然,今天及未來的人類不需要這麼做了,因為人類可能不再需要掠奪而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4萬年前強壯且具有“大”腦容量的尼安德特人為何輸給智人?

https://www.toutiao.com/i67514221985750062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