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黃小黃本來是個話少的人,但一出去旅行,交際能力就大大提升了。上週,到了戶縣(鄠邑區)城區,

在一棵千年古樹下邂逅了一位曬太陽的80歲老人,主動搭訕了一下,沒想到熱情的老人打開了話匣子,講了許多關於老戶縣的故事。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忘了給老人拍照了,他在右邊圈圈裡,左邊圈圈是家“古槐飯店”,裡面有戶縣名吃大肉辣子疙瘩

偶遇老人的地方是戶縣的中心城區,明代的鐘樓腳下,東街和南街交叉處的古槐廣場上。這個廣場得名於角落裡那棵枝繁葉茂的古槐。這裡地勢開闊,視野很好,左能望到南街,前能遠望西街和鐘樓,右能兼顧北街、文廟和東街,坐攬戶縣最繁華街景。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一級古樹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古槐廣場

這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霧霾也比較稀薄。老人隨身帶著小馬紮,出現在古槐廣場的中央,準備曬太陽。老人告訴我,他姓譚,1940年生人,馬上80歲了。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老人說,過去戶縣鐘樓下沒有這麼寬的馬路,也沒有這個廣場,解放前,鐘樓下面全是房子,房子蓋得都快緊挨著鐘樓了。房子中間是道路,道路的寬度和鐘樓門洞相當,馬車、行人都從鐘樓門洞下通行。門洞中央地方較為寬敞,馬車在裡面還能轉彎掉頭。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戶縣鐘樓又叫“中樓”,是戶縣的地標性建築,共有3層,攢尖頂。戶縣有八景,“鐘樓遠眺”是第一景。這座樓看起來像是西安鐘樓的孿生姐妹,長得極為相似,“年紀”比西安鐘樓小兩百多歲,始建於明崇禎八年(1635),是照著西安鐘樓的樣子修建的。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鐘樓自古就是戶縣最繁華的地方,曾經店鋪林立,商貿繁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店鋪是一家老藥鋪“謝家店”。“先有謝家店,後有鄠邑縣”,謝家店的盛況老人沒有細說,只是指了指廣場一角那個巨大的石碾子,“喏,那就是謝家店的藥碾子。”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黃小黃走近細看,藥碾子全身都是石質的,由底座、碾盤和碾子組成。碾盤直徑比我張開雙臂的長度還要長,石碾子看上去沉甸甸的,人力應該是推不動的,也許當時用的是毛驢吧。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這座鐘樓我上去過3次,還在3樓的一個角落裡刻下了我的名字。

”老人笑得有幾分頑皮。3次上鐘樓,都是為了打掃衛生。第一次是在民國時,國民黨解放戶縣後,老人和另外兩個同伴上去清掃鐘樓,當時,鐘樓上面成為鴿子等鳥們棲身的場所,光是鳥屎,他們就拉了4架子車。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解放後,他們上去給鐘樓拔蒿草。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老人記得六幾年的時候,鐘樓有一次修整。當時,天連續下雨,鐘樓西牆看上去有些傾斜,人們都很擔心它會倒掉,於是想加固。後來發現這種擔心完全多餘了,鐘樓基座堅固無比,是用

石碌碡灌注糯米汁等砌上來的,後來只在外牆修了登樓的樓梯。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他還告訴我一個細節,鐘樓屋頂的坡度很陡,瓦片卻從沒發生過掉落的事情,其中是有奧秘的——屋頂的筒瓦每一片都用釘子釘在椽上。原先鐘樓的屋簷更翹一些,後來修整時,把椽鋸短了,就成了今天微翹的樣子。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老人過去曾在西街口有個肉攤,這也是祖傳的家業,從他爺爺手中傳下來的。原以為他了解這麼多老戶縣的故事,應該是祖居戶縣的,意外的是,他告訴我,他家是移民家族,原為山西人,大概一九一幾年的時候,戶縣爆發了大範圍的痢疾,許多人死於時疫,人口大減,在這種情況下,老人的爺爺舉家搬遷到戶縣,定居下來,繁衍生息,現在家族人口興旺,他這一輩共有弟兄姊妹7人,他排老大。

西安戶縣千年古樹下偶遇80歲老人,他口中的老戶縣,網上搜不到

因為是老人一家之言,擔心可能和真實的歷史有出入,黃小黃還曾在網上搜索相關的信息,卻是一片空白。他所說的,可能要在戶縣年鑑和縣誌裡面去求證了。

黃小黃現在把所聽見的記錄下來,也算是一段民間口述歷史吧。這也是我這次戶縣行最大的收穫了。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