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萬家MART

阿里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京東7-FRESH、蘇寧蘇鮮生等新零售超市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遍地開花。傳統超市似乎也不敢寂寞,紛紛嘗試新零售超市新業態。

11月23日,華潤萬家旗下品牌萬家MART寶安中心店全新亮相,寶安中心店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羅田路與寶源路交匯處高發西岸花園首層,經營面積近16000㎡。這是華潤萬家在深圳開設的第二家創新店。

門店情況

  • 面積:16000㎡
  • SKU:15000個
  • 品類:13個甄選核心品類
  • 特色1:超市+餐飲+健康+教育+生活配套
  • 特色2:移動支付、掃碼購、自助稱重、自助點餐
  • 特色3:擴大了生鮮和快消品類面積。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以下為年初深圳1店開業盛況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01華潤求變,多品牌發展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華潤傳統大賣場:華潤萬家

華潤收購賣場:蘇果、樂購EXPRESS

華潤精品超市:Ole、Blt、V+

華潤新零售超市:萬家MART

可以看到的是,不論最早的便利店,跨境購,還是現在的新零售,華潤萬家都在求變,而且做出了相應的品牌也業態來跟進,順應潮流,然而,似乎缺少一些勇猛和鬥志。

據華潤萬家方面透露,2019年內,萬家MART將開出15家門店,覆蓋包括深圳、廣州、上海、杭州、瀋陽、南昌、重慶、天津、蘇州、西安等10個城市。預計未來三年,萬家MART推廣至全國100家門店。

02華潤求變,萬家託夢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作為老牌超市,華潤萬家南征北戰,東收西購,在短短的10年時間內,通過收購,重組等方式快速全國擴張,拿下了中國快消品連鎖百強的首座。成為中國超市行業首屈一指的“超市一哥”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在2016-2018年大賣場行業市場佔有率中,大潤發超越華潤,排名第一。

華潤“新品牌”深圳開業,還能抓住新零售的尾巴嗎?

從目前來看,華潤從門店和營業額上基本還可以保持快消品連鎖百強首位,但即將突破千億大關的大潤發正在步步緊逼,今年(2019年)營收破800億的永輝也是後來居上,成為威脅。

此次萬家mart的推出,可能還需市場檢驗。

03誰動了傳統超市的奶酪?

昔日的超市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曾經的超市巨頭們紛紛戰略轉移,或關,或停,或並,或轉,要麼改革創新,要麼革命賣身。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很多時候你並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已經被時代拋棄,時代沒有義務,也沒有責任給你打招呼。

《零售圈》根據多年的經驗分析,以下原因可能導致了傳統零售的衰敗。

1.房租成本:超市本是一個用地面積大,勞動密集型行業。早一批零售企業在90年代簽訂的租賃期一般為15-30年,很多房租到期,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火爆,當超市再次簽約時,房租成本已經飆升2倍-5倍甚至更高,企業無法承擔。

2.人員成本:隨著社保體系的嚴格,社會工資水平的提高,超市的用工人員逐步從初高中畢業向大學畢業人才更迭。這個過程中的用工成本將大大增加,一個1萬平左右的大賣場配備上百員工,人員成本成為繼房租成本後的第二大成本。

3.電商衝擊:不可否認,網絡和智能時代的到來,方便了消費者,購物場景發生了巨大變化,造就了淘寶,天貓,京東,噹噹,唯品會,聚美優品等一大批電商巨頭。此消彼長,一個零售領域的爆發增長,必將引來另一個零售領域或者業態的驟跌,只是實體零售的抗風險能力相比較強,可能在5-10年後才顯現出了“招架不住”,但多少企業都是在硬撐。

4.同質化競爭:整個傳統超市已經經歷了“稀缺”到“飽和”再到“氾濫”的過程。超市品牌同質化競爭嚴重,由科學的“覆蓋三公里”到惡性競爭的“面對面開超市”。這種同質化的惡性競爭加劇了企業的營運成本。跑馬圈地成了競爭手段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必將導致“產能過剩”。表現在商品上則是同質化產品,你有我也有,你有我便宜。不在產品上下功夫,全在渠道搶佔上做文章。

5.貪腐與內耗:貪腐,內耗,零供關係惡化。超市是一個腐敗集中的行業,不僅僅是採購這個職業上,一個小小的門店課長,都會成為經銷商受賄的重要對象,因為要想有好的排面,課長說了算,縣官不如現管(管理一個商品品類的主管,比如食品大類下面的休閒食品課,會有這樣一個職位存在,稱為課長,很多超市叫法不一)。那些沒有管理好腐敗問題的企業最後都被內耗掉了。

6.零供關係惡化:零供關係一直是零售企業的詬病。高價的進場費、條碼費、節慶費、新品費等不僅僅讓好產品不一定能夠流入市場,也讓商品的價格不會親民。當然這也滋生了貪腐。“有關係,給好處”的商品可能更有機會進入超市,放在好的排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