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條"使企業銀行賬戶凍結 檢方發再審檢察建議護權益

辦理民事申訴案保護外地企業權益

  荊州市荊州區:檢察監督查實虛假訴訟案

  正義網訊(記者蔣長順 通訊員夏薇薇)“如果不是檢察院,我真不知道如何擺脫虛假債務的不白之冤!感謝檢察官為我討回公道,幫助我公司脫離危險!”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某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某,在接受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石紅平回訪時表達感激之情。

  據瞭解,該電器公司是一家小微企業,員工50餘人,靠林某10年來苦心經營逐漸發展壯大。2018年底,林某發現自己的銀行賬戶被凍結,經打聽得知,荊州區某建築公司員工彭某以林某未償還20萬元借款為由,起訴至荊州區法院,法院一審缺席判決由林某限期償還本息,現判決已生效並進入執行環節。林某對此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他根本不認識原告彭某,而且銀行賬戶的凍結直接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心急如焚的他從廣西趕到荊州探問究竟,卻四處打聽沒有結果,最終向荊州區檢察院申請監督。

  該院受理此案後,迅速調取了本案卷宗,重點審查了原告提供的“借條”,並多次找到彭某及出庭作證的兩名證人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詢問調查。終於查明:此案的重要證據“借條”系偽造,且另有他人(陳某)指使,目的是要將林某購買的位於荊州區某小區的一套房產據為己有。今年4月23日,荊州區檢察院向區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同日,將陳某、彭某等4人涉嫌虛假訴訟罪的案件線索移交公安機關。4月26日,公安機關對陳某等4人立案偵查。6月24日,荊州區法院再審裁定撤銷原民事判決,對林某的銀行賬戶解凍。8月22日,荊州區檢察院經審查以涉嫌虛假訴訟罪對4人提起公訴,案件目前正在辦理中。

  就這樣,通過一起民事申訴案件的辦理,不僅去偽存真,還原了事實真相,依法平等保護外地企業的合法權益,而且及時發現虛假訴訟犯罪,同時也為審判機關嚴審細察、公正司法提供了警醒。

  據悉,今年以來,荊州區檢察院共辦理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8件37人、民行申訴案件3件、公益訴訟案件2件、立案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2件,通過辦案全力維護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