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也有一座“鳳凰古城”,有千年歷史還免門票,卻鮮為人知


中國古鎮的命運常常會走兩個極端,要麼被以盈利為目的過度“開發”,要麼因“無利”而被人們遺忘。也許是南方的古鎮太多,太過耀眼,以至於位於安徽涇縣青弋江邊的章渡古鎮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被“遺忘”的道路,這座搖搖欲墜的古鎮被網友遺憾地稱為“中國十大即將消失的風景”。

章渡古鎮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因古鎮內的老房都是一半做在岸邊土地上,一半用木頭支撐的吊棟閣,故古鎮以“江南千條腿”聞名於世,曾被唐代大詩人李白譽為“西來一鎮”。

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章渡古鎮還是當地重要的水運碼頭,後來隨著公路的修通,陸路運輸發展強大,越來越多的居民搬遷離去,老街日漸衰落,不少古建築、民居也因為缺少日常維護而倒塌,古鎮隨之漸漸沒落。

說起地理位置,章渡古鎮可以說相當優越。這裡離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軍部舊址不遠,古鎮附近還有“世進士第”、“大夫第”、“衛公祠”等明清府第及古民居建築多達100餘處,加上又在到桃花潭、查濟的必經之路上,來遊玩的遊客其實不少,但古鎮內沒有娛樂項目,沒有住宿地方,甚至沒有餐館,大部分遊客都是來轉一圈,發發感慨就走了,能留下的並不多。

古鎮內的民居其實相當精緻,磚雕、石雕、木雕都極其富有心思,高高的馬頭牆朝天而翹,有著皖南建築第一無二的風情。青石板和卵石鋪就道路發出圓潤的光澤,再加上吊棟閣的獨特建築造型,即使中國古鎮眾多,章渡古鎮的歷史和風貌也絲毫不輸其他。


章渡老街建於明代中葉,是古鎮現存最長的老街,由一橫一縱兩條主要街道構成。如今橫街幾乎已見不到人跡,縱街上也只有幾棟房屋還有人居住。原本林林總總擁有一百多座的吊棟閣的古鎮,熱熱鬧鬧的氣息不再,留下來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一座古鎮,千年歷史,說消失卻很容易。章渡古鎮既不是國保單位也不是省保單位,除了當地政府加緊申報,爭取維修資金外,也需要人們更多的關注和捐助。保護古村落、古建築從來不是某一個地方的責任,不珍惜不修復,若干年後,古鎮將作古。(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