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臺|電費、供熱費:交費挺容易 退費卻犯難

曝光臺|電費、供熱費:交費挺容易 退費卻犯難

2019年12月6日青島日報4版

和交費服務的便捷相比,關於電費餘額提取、供熱退費等“退費難”問題成為近期本報輿論監督熱線的熱點——

交費挺容易 退費卻犯難

近日,市民陳先生(化名)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了他所遭遇的電費賬戶餘額難提取的事情。

“我家一直採用先用電後付費的方式交電費。為了交費方便,我還特意去銀行開通了銀行卡代扣電費的業務。”陳先生說,上月初,他出差在外,因擔心關聯銀行卡的代扣電費餘額不足,就委託他人用支付寶支付了一筆電費。回到青島後,他發現銀行卡代扣電費業務也支付了這筆電費。

對此,陳先生表示不理解:“從支付時間看,支付寶支付在先,銀行卡代扣在後。同一筆電費,為什麼會再次劃扣?雖說多支付的錢可以用來支付次月的電費,可我認為重複劃扣並不合理,就想將電費賬戶裡的餘額提出來。”

陳先生撥打了管轄的供電所電話,工作人員告訴他:“提取餘額的過程比較麻煩,建議把錢留在賬戶裡,多交的費用將會轉入預付費中,直接抵扣下個月電費。”

陳先生並不想採納這一建議,在他再三堅持下,工作人員告知了提取方式和流程:“需要用戶本人帶著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包含這筆交易打印的銀行流水、用戶本人的銀行卡等到供電所營業廳辦理,在營業廳還需現場填寫退費申請工作單。”

“把自己的錢從電費賬戶餘額裡提出來,為什麼這麼難?”陳先生不甘心,又多次撥打了供電部門的投訴電話,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建議。

後來的溝通有了結果,卻沒達到陳先生的預期。供電部門承諾將為陳先生提供上門服務,並讓工作人員通過第三方支付方式現場轉賬。

這樣的處理方式讓陳先生不理解:“多充的電費是由工作人員用個人賬戶轉給我的,這僅僅是一種權宜之計。”

“供電部門內部系統應該清晰地記錄著用戶的交費軌跡,退款為何要那麼多證明?而且時間週期無法明確?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交電費,比如說,有銀行代扣、微信、支付寶、網上營業廳等多種線上交費方式,為什麼供電部門不能通過流程再造,讓用戶也可以享受到提取賬戶餘額的便捷服務?”陳先生說。

供熱退費也是市民投訴的高發點。據瞭解,供熱季中如居民家中出現停熱問題,相關費用可以得到減免。而根據供熱公司的有關規定,減免的費用並不是直接退款,而是在下一個供熱季中予以抵扣,這種退款方式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質疑。來自市政務服務熱線12345的數字顯示,11月涉及供熱退費的投訴超過一百件。

家住李滄區的李先生因為三天的停熱費用而一波三折。李先生告訴記者,2018-2019年度供熱季時家中停熱3天,聯繫供熱公司,被告知在下一年度交納供熱費時會自動扣減。今年交納供熱費時,他發現相關的錢款並未扣減,就聯繫了供熱公司。“供熱公司的工作人員和我說,今年沒扣不要緊,會在下一年度抵扣。就這麼點錢難道還要折騰兩年?直接給我退現金不就完了嗎?”李先生對此不滿。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邱 正)

記者點評

打破“思維慣性”

公共服務行業長期存在“行業慣例”,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受到一定限制,背後是處於壟斷地位的公共服務行業存在的“思維慣性”所致。

當前,公共服務行業的供給格局正在發生著改變。強化服務意識,通過流程再造、提升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需求,正在倒逼著處於壟斷地位的企業改變“行業慣例”的“牛氣”,打破服務上“我免責,你負擔”的“霸氣”。

流程再造、優化服務並非易事,需得從思想觀念上打破“慣性思維”。因為思想觀念不打破,就不可能有流程再造的探索和實踐,客戶意識無從談起,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承諾也就會成為無意義的“口頭禪”。

曝光台|电费、供热费:交费挺容易 退费却犯难

線索徵集方式

1、青島日報

電話:82863300;82933327

郵箱:[email protected]

2、青報網、青島觀新聞客戶端

關注青島日報官方微信,點擊“小程序”菜單欄,點擊“曝光臺”,進入專題頁填寫您要反映的問題。

4、青島日報官方微博

關注@青島日報官方微博,私信留言填寫您要反映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